张百霞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大学生对于这门以历史面目出现的思想政治课怀有诸多疑虑和抵触心理。如果不解开学生思想中的这些“疙瘩”,就不可能使“纲要”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势必影响整个“纲要”课的教学效果和教育目的实现。因此,如何疏导大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其深切认识到学习“纲要”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成为“纲要”课能否成功施教的前提。
1 化解疑虑,澄清认识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关心的一些共性问题就是:中学阶段刚刚学过中国近现代史,为什么进入大学后还要重复学习这段历史,这不是在“炒冷饭”吗?为什么我们报的不是历史专业,却要继续学习历史课程?这些疑虑不解决,“纲要”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就成了问题。
首先,阐明“纲要”课的性质和任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既是一门历史课,更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性是“纲要”课的鲜明特性,更是与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课最显著的区别。因此它不是从历史专业课的角度系统和全面地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的各个方面,而是“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说,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叙述和分析,帮助大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另一方面, “纲要”课的基本属性仍然是历史性,是通过叙述与“两个了解”和“三个选择”有关的史实来阐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理论问题和观点,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其次,阐明开设“纲要”课程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影响,我国中学历史教育一直被忽视,历史课往往被看成是“副课”,被置于从属次要地位,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课时得不到保证,常以各种理由被削减。特别是高中学生分科较早,一些理科生高考不考历史,因此并不重视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不清楚国家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这非常不利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另外,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历史课缺乏趣味和韵味,学生只是机械记忆、背诵历史知识,历史课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词,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历史的兴趣。正是由于以上原因,长期以来历史教育得不到应有重视,导致很多青年历史知识极其匮乏。而历史知识贫乏又使相当部分青年历史观极度扭曲,一些青年学子受“告别革命”论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对当代历史采取虚无论与怀疑论态度;由于缺乏对近现代史的了解,部分青年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存在一定的怀疑,对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产生了疑问。
因此,通过对中学历史教育现状和青年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情况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中央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编写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并将其作为本科生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及时、非常必要,意义非同寻常,让大学生特别是具有理科背景的大学生认识到自已是幸运的,能在大学阶段补上这一课。
另外对文科学生,我们首先应该肯定他们通过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中国近现代史已经有一个基本了解,为“纲要”课学习做了必要的知识铺垫,但是他们对历史发展脉络,还不能完整把握;对历史发展规律和主要经验,还不能准确理解;对与“三个选择”有关的历史情况,也还缺少深入了解,存在这样那样的困惑。比如,马克思主义的故乡在欧洲,为什么在中国大地上的先进分子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并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在中国不实行多党制?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些内容中学课本都有涉及,但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思维链和知识链。这些问题的提出使学生认识到自已已有史学知识的有限性和非整体性,从而意识到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加深、提升的必要性;同时,这些问题也激发了学生求解答案的渴望和思考问题的冲动,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 化解学生头脑中的“屈辱”情结,激发学习“纲要”课的积极性
在和学生交谈时,很多学生提到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太压抑、太沉重,没有学习古代史那种自豪感和自信心,这种情绪产生是有原因的。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0年的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这期间全世界几乎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曾侵略过中国。在大学生心目中,战败、求和、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等负面词语是和中学阶段中国近代史学习相伴随的,多数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在近代史上所遭受的苦难与挫折不能释怀,历史屈辱感使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学习产生了一种不自觉的逃避或抵触情绪,因此,排解近代史“屈辱”情结成为上好“纲要”课的一个关键。教师需要再次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程性质,使学生懂得学习“纲要”课程,不单纯是为了学习历史知识,也不单是为了回顾那段辛酸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而是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介绍相关重要内容,讨论相关重要问题,使当代大学生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明确观念,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满怀信心地投身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并自觉抵制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 这也正是课程设置的价值和重要性所在。
3 突出“纲要”课的价值,展现“纲要”课的学科魅力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科学性和趣味性,都有它独特的魅力。作为以讲授中国近现代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课程同样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然而由于受功利主义思想影响,“历史无用论”在大学生思想中很有市场,因此很多大学生在开课伊始就对以历史面貌出现的“纲要”课采取不以为然、敷衍了事的态度。要改变这种现状,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花费些时间讲清学习“纲要”课的价值和意义,这是开好“纲要”课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第一,学习“纲要”课,可以更有效地培养青年学生人文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是一部丰富的人生教科书,它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正像意大利学者克罗齐所说:“历史是生活的教师。”它对学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信仰、观念、精神、智慧和思维能力上。在谈到历史对于个人成长这方面作用时,教育部颁发的《大纲》中曾指出,《纲要》课能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当代大学生有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但成长中不可避免地有社会阅历少、对历史缺乏真切了解的弱点,而“纲要”课开设无疑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历史提供了重要渠道。中国近现代史是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是封建主义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之民族精神底蕴和众多杰出人物的人格魅力,以及各方面的经验和智慧,不仅可以引发大学生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而且可以使青年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纲要课的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思想境界、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学习做人品格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二,开设“纲要”课教育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宏扬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途径。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而爱国主义则是在对自己国家历史的认同中逐步培养出来的,不了解、不懂得祖国历史文化,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是很难牢固地自觉地树立起来。章太炎曾说过爱国主义好似庄稼,需要施肥、浇水才能成长。而今天我们开设的“纲要”课程就是为爱国主义施肥浇水,作培植根的工作。放眼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自己国家历史的教育,因为这是培育爱国主义的基础工程。相反,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不熟悉自己的历史,忘记了历史,背离了自己民族的优秀历史传统,就会沦落为一个愚昧无知的民族。晚清思想家龚自珍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亡人国必先亡其史”,强调历史教育是关系国家兴衰荣辱的大事,这是无数史实所证明的一条真理。所以,如果我们青年学生不熟悉中国国情和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遇到有人歪曲历史,就容易上当受骗。对当今大学生进行“纲要”课教育,决不只是让他们掌握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纲要课学习,锻炼他们运用科学历史观、方法论来看待问题、分析析问题能力,使他们学会借鉴历史,认清潮流。
实践表明,在开课之初花费些时间排除学生的思想疑虑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历史其实并不遥远,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历史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他们进一步认识和接受“纲要”课做必要的情感铺垫,从而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学习“纲要”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后续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白文刚.上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两个关键[J].高校理论战线,2007(9).
[2]李国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负面情绪引导[J].世纪桥,2008(1).
[3]沙健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