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双语教学之我见

2012-04-29 10:37刘畅
科教导刊 2012年11期
关键词:国际法法学双语

刘畅

1 双语教学的困惑

纵观时局,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双语教学在国内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在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缺乏足够积淀的情形下,学术界有关双语教学的争论也随之而来。对双语教学的质疑自始存在,尖锐的批评直指三大方面:

第一,双语教学与职业精神。有人提出,一个社会的良性循环需要公民具备敬业的职业精神。而要求非英语专业的老师进行双语教学,从本质上看则是违背敬业的基本内核,即:以恭敬、敬畏、尊敬的心忠实于自己的职业。

第二,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按照这部分批评者的观点,实行双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他们的质疑是:更重要的应该是学科知识的传授,如果外语使用的比例过大,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能力,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势必会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指向语言的学习,一部分指向学科知识的学习。一心二用,效果可想而知。

第三,双语教学的具体方式。双语教学在个别学校的实践确实差强人意。调查发现,有的课程明明学生的外语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但教师却只是在教学过程中穿插那么一两个外语单词,或是在无关紧要的地方加那么一句简单的外语句子,谓之为“双语教学”。或者有的教师干脆把专业课完全上成了外语课。批评者认为,上述两种方式都不能再叫双语教学,而应该称为“单语教学”或“外语教学”更为妥帖。

2 国际法与双语教学

目前国内有关中小学阶段的双语教学研究及实践的举措较多,并开始形成以上海等国际化大城市为代表的若干试点。而关于高等教育阶段的双语教学研究则显得零散或失于宽泛,专门有关国际法学教育的双语教学方式更是难觅系统深入的探讨。姑不论双语教学整体的利弊得失,仅就国际法学科本身而言,引入双语教学有着其天然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1)双语教学的基本内涵。到底怎样的教学模式才为双语教学?把握双语教学在我国的定位,将直接影响着双语教学在我国的切入模式与步骤。大致而言,双语教学即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地缘环境及国家利益需要而存在差异。我国及不少亚洲国家和地区正在探索试验的双语教学,一般是指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体系。

(2)国际法课程是学校开展双语教学实践的较好切入点。国际法学科的知识体系的构建,本就超越了单纯一国的法域,而以更为宏观的视角来看待和思考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间的法律关系。无论是国际法学中哪一专业方向,无论其着眼点更侧重于国家或私人,国际法学科的理论与实践都与国际交往的发展、国际关系的变幻紧密相联。而双语教学的教学运用恰与国际法学科的国际视角与思维相契合,也因此也能够在学校的双语教学实践中成为较顺利的先行者。

(3)提升国际法课程教学品质需要双语教学。发端于国际交往,并与国际关系的发展水乳交融的国际法体系,于其本质就呼唤着更为开放更为国际化的教育模式。而双语教育方式的引入,无疑是题中应有之义。国际法学的教学内容较多的是国际交往的积累,比如国际公法,更是集中(下转第150页)(上接第99页)以主权国家的交往实践为依托,这些特性难免使学生感觉较为遥远,难以在其熟悉日常生活中找到印证。各种相关理论的讲解,实践的比较,案例的探讨,如能直接运用原文的第一手资料,应能让学生更容易融入学习情境,通过接触那些原始的语言,熟悉相应的表达方式,从而体会背后导向的思维方式。这种学习切入方式,无论是对当前课堂内容的把握,还是在课后进一步的深入学习都大有裨益。尽管立足于本国国情与主权利益也是国际法学的研究宗旨,但国际法的源起与未来的发展无一不与各国历史传统、法律文化的沿袭息息相关。因而通过文化的载体——语言来直接感觉、认知国际法律知识,进而以熟悉他族法律思维来深化学习,于国际法是提升其学习品质、优化其学习效果之内在需要。

3 关于国际法双语教学课程设计的一些思考

3.1 关于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这部分内容应该有两方面的着眼点。其一为教师的“授”课水平,其二为学生的“受”课程度。就学生方面而言,我校作为国内重点院校,本科学生素质基础已经达到一定层次。在本科学习整个阶段,在保证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的同时,也都极为重视英语课的教学。应该说,学生的英语水平已经奠定了开设双语课的基础。但同时要认识到的是,学生英语整体水平还是参差不齐,因此,没有必要在所有的课程中实行双语教学,也无法实现某门课程在所有的任课班级均实行双语教学。国际法学的双语课程设置也就是在这样的思路下进行专业分布和课时安排。就教师方面而言,很多专业教师都在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目前我校也与国内外有着定期或不定期的学术交流,或与国外院校合作办学,这都为教师提供了进修或考察的机会,既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英语和专业水平,也为双语教学引进原版教材提供了有利条件。

3.2 关于国际法双语教学的基本形式和课程设计

这也是国际法双语教学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基本形式必然影响课程设计和内容安排。要支持和充实项目内容,达到研究的基本目的,以下几方面是必须讨论的:

(1)双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双语教学目标是双重性的,其一是获取学科知识,其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此外,教学中应注意正确处理好外语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关系。学生应重点掌握专业知识,切忌将双语课变为普通英语课的翻版。在双语教学这种新教学模式中,如何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是双语教学的又一个重点和难点。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国际法学教授的手段、作业的方式、实践的方式以及考核的方式都应该有所更新。

(2)正确处理好母语教学和外语教学的关系。双语教学中,教师讲解学科内容所使用的第二语言必须符合学生当前的第二语言的理解水平,避免使用第二语言中的修辞语言讲解学科内容,注意扩大学生第二语言的词汇量。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课内时间全部用英语进行教学在高职院校仍是行不通的,需要通过母语的配合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因此,第一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始终不容忽视。

(3)如何提供充实的教学资源。双语教学非常强调教学资源的保障,尤其是国际性极强的国际法学的教授,更好的提供和选择外文教材、资料是双语教学的一个必要条件,它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也让学生掌握一定利用第一手资料的能力。我校的专业中文参考资源较丰富,但外文专业参考资料相对匮乏,教师如何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发掘、收集积累更新更适合的教学资源,是值得思考的又一内容。

猜你喜欢
国际法法学双语
论陈顾远之先秦国际法研究及启示——基于《中国国际法溯源》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作为国际法渊源的条约
国际法上的禁止使用武力
法学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