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短尾猴
短尾猴是猴科中体型最大的,也是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特有的灵长类动物。由于短尾猴生活在高山林区,且鲜为人知,一经发现,常被人当做“野人”。比如,曾经就有人把在安徽省内发现的一只雄性短尾猴称做“毛人”;还有人把在湖南省发现的短尾猴叫做“野人”,但是经中国“野人”考察研究会鉴定它其实并非“野人”,而是一种罕见的短尾猴。
短尾猴颜面宽阔,身体及四肢粗壮,尾很短。成年猴两颊和颏下的须毛像络腮胡子。成年雄猴颜面近似青灰色,雌猴为暗红肉色,幼年个体不分雌雄均为淡肉色。成年猴的眉毛多呈棕黄色,老年猴面部出现白毛,常伸向鼻侧。我国西南一带的短尾猴头顶棕色较重,而产于东部者其头顶褐色显著。
短尾猴分布在我国的四川西部、甘肃南部、湖北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南部、贵州东北部、广西北部、广东北部、湖南西南部、江西东部和福建西北部等地。现存量约10万余头。其中以井冈山短尾猴和黄山短尾猴最为著名。
井冈山短尾猴
当你走进井冈山浓荫如盖、藤蔓交缠的深山密林里,或者漫游在壑谷、奇峰怪石上,时而断断续续听到“嘎、嘎、嘎”的声响;时而又隐隐约约传来“叽、叽、叽”的叫声,循声望去,就可看见在数人合抱的樟树上、过山藤上,短尾猴在树枝上跳来蹦去,母猴提掷小猴腾空而下,手扶枝条如荡秋千,如翻架栏。
井冈山原始森林保存完整,古木丛生,石笋林立,经常出现猴群,是江西省猴子居栖最多的一处。它们以竹笋、野果为食,过着半树栖半岩栖的生活。据观察,这里的短尾猴智力发达,聪明伶俐。近几年经常有短尾猴到草坪村舍附近找食,惹人喜爱。
井冈山的短尾猴见人不觉陌生。相传很久以前,老井冈山曾有数十户人家居住,过着与世隔绝的原始生活。那时,猴群在这里川流不息,与山里人很熟悉,遇上大人到山里干活,小孩留在家里时,有时老猴还会主动上门来看小孩。摊晒在房前的食物,他们也常常会偷偷地拿走一些,可山里人却不计较,久而久之,这里的猴子与人相近,性情温和,直到现在见了游人也不觉陌生。这里的人们就这样与猴群和谐共处。
黄山短尾猴
黄山短尾猴是黄山特有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其尾不超过两寸而得名。
1990年,黄山风景区和寨西村共同建成了黄山浮溪天然猴园观赏区,也就是通常所称的浮溪野生猴谷。猴管员负责每天4次定时投喂食物。为了保持野生短尾猴的生活习性不被人为改变,猴管员每天投喂的玉米只有猴群所需食物的五分之一。
短尾猴的王国中有着森严的等级顺位体系,猴王为第一等,老二、老三和猴王宠妃为第二等,战败猴和外来猴为第四等,其余的大多数猴子为第三等。猴王为最高顺位,拥有优先享用所有食物的特权,胆敢越位的猴子会遭到猴王严厉的惩罚,即便是猴王的宠妃也不例外。
除了优先享用食物的特权,猴王还拥有和猴群中所有雌猴交配的特权。秋季是雌猴发情的季节,此时的猴王一天中的交配次数最高可达35次。虽然猴王会使用严酷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独占雌猴的特权,但专家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雌猴都会背着猴王和其他雄猴交配。雌猴这样做的目的,除了增加繁衍后代的几率,还希望在自己和后代遇到危险时得到更多雄猴的保护。
觊觎猴王宝座的成年雄猴每年秋天都会对猴王发起挑战。就在几天前,老猴王与挑战者进行了一场恶战,虽然老猴王最终赶走了挑战者,但对方也在老猴王的腿上留下了一块深深的伤痕。
事实上,在短尾猴的世界里,不论是雄猴还是雌猴,从一出生开始,就要接受残酷的丛林法则的考验。如果幼猴两个月大时还不能与同龄幼猴一起玩耍,猴王会把它咬死。幼猴六个月大的时候必须离开母亲自己寻找食物,否则也有可能无法存活。历经重重考验存活下来的小猴可以度过几年快乐无忧的时光;与同伴们嬉戏时打闹的记忆,在它们7岁成年后,会成为为争夺猴王宝座而相互厮杀的经验。
因为黄山短尾猴的基因与人类基因的重合率非常高,黄山短尾猴也被称为“最聪明的猴类”。为了避免近亲繁殖,雌猴会拒绝与出生在本群的雄猴交配,而雄猴一旦成年,也会主动离开,去另一个猴群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