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
很惭愧,笔者虽然是有车族,但是却从锦湖轮胎事件时,才真正开始关注轮胎。后又读之《汽车观察》杂志2012 年10 月刊《封面故事》一文《危险!不定时炸弹》,感受颇多亦颇深。
正如文中提到的那样,一次又一次因爆胎引发的重大交通事故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不三包”轮胎也越来越威胁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人们正期待着一场针对轮胎行业的监管风暴,中国轮胎企业低成本扩张道路已走到了尽头。
用“内忧外患”来形容中国轮胎企业的生存现状并不为过。
眼下,折磨中国轮胎企业三年之久的中美贸易壁垒即将到期的喜讯,似乎不值得一提了。
因为从2012 年11 月1 日起,欧盟轮胎标签法正式生效,这就意味着凡是在今年6 月30 日之后生产的轮胎,想要进入欧洲市场就必须加贴新标签,而中国半数输欧轮胎则不符合规定。
很难想象对外依存度高达1/3 的中国轮胎企业,未来面对出口第一大市场欧盟,会发生什么事情?
据悉,欧盟轮胎标签法针对的是乘用车轮胎、轻卡轮胎和载重卡车及客车轮胎,上述轮胎在入境销售时必须标示轮胎的滚动阻力、滚动噪声、抓地力等级。其目标是到2020 年欧洲能源消耗减少20%,这对轮胎的制造工艺,尤其是高性能橡胶生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与国内悲观情绪相比,欧盟各国则普遍坚信,此强制性法案的出台对道路安全和环保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它有助于轮胎生产商提高产品质量,另外对社会和消费者来说,也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笔者认为,欧盟轮胎标签法的出台的确会“倒逼”国内落后产能离场,对中国轮胎业而言虽说是一次阵痛,但也不乏机遇存在。玲珑轮胎董事长王锋就曾说过,国外低估了中国轮胎业的制造水平,目前国产轮胎的质量不比国外品牌差,有的甚至比他们还要好。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酝酿或已经实施了轮胎标签法,日本与韩国就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各国政府之所以要出台轮胎标签法,无非出于两个考虑,一是对道路安全的考虑,二是对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的考虑。
好消息是,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秘书长蔡为民透露,中国的轮胎标签法也正在与各轮胎企业共同制定中,有望今年年底前完成初稿的审定工作,可能会在明年4 月或5 月颁布。
对于欧盟新出台的轮胎标签法,国内检验检疫部门给出的建议是:企业应积极应对和提高产品性能;同时加快开发国外新兴市场,推行多元化战略。
正如行业专家分析的那样,笔者也认为,行业洗牌可以让国内轮胎远离各国启动贸易壁垒的底线,释放出巨大的国内市场空间,更有利于本土品牌轮胎的成长。一方面,国内轮胎企业应加强研发力度,提升技术水平,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占领欧洲市场;另一方面,进行战略调整,积极开发新市场,实施多元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