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摘要: 审美素质是一种多元综合的整体性素质,包括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多种美的欣赏、评价和创造能力。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双方在对美术活动和美术作品的感受、认识、理解、评价基础上共同参与教育过程,其直接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中学美术教育审美素质培养方法
审美素质是一种多元综合的整体性素质,包括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多种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欣赏、评价和创造能力。它是人的精神境界中一种高层次的整体素质。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教师与学生双方在对美术活动和美术作品的感受、认识、理解、评价基础上共同参与教育过程,其直接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要让学生能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校园环境、服饰、居室、书籍装饰、城市建设和绿化、科学等,实现全面发展。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呢?我们课题组经过两年的研究后,有了一些收获,下面我就自己对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素质发展的体验作分析,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
一、美术教学要依托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
中学生身体的成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对他们行为的期望。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期望学生的行为更像成年人,但实际上学生在认知、社会性等方面并不像成年人那么成熟。他们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希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和理解,但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受到忽视和压制。所以,这一时期学生的情感是动荡和不稳定的,教师如果在教育过程中没有正确对待这一问题,往往就会因行为不协调而引发双方冲突。
1.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始终是成功教育的条件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和关注学生青春期心理变化现象,这一时期的初中生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认识水平进一步提高,不少初中生开始有了自己崇拜的偶像,有的达到近乎忘我的程度。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这种心理上的变化,切入审美教育,使他们的好奇心理能融入对美的关照中。“只有了解人的心理,才谈得上培养人的心理;只有洞察人的成长规律,才谈得上完善学生的人格。”“因为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从自然状态中产生。”把握学生心理变化,合理引导学生对美的理解,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
2.激发情感中的积极因素是成功的保障
当前,过分的家庭爱护加剧了孩子情感、意志的脆弱倾向。因此在教育中教师需要更多地鼓励和肯定,注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确立一定的成功感,这往往会使学生在微小的进步中积蓄前进的动力,在小小的成功之后渴望更大的成就。要想激发一个人的创造热情、潜能,就要研究和培养他心灵中与智能因素不同的东西,即情感因素、正确诱导、构建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无论人们从事何种活动,总是伴随着情感活动。如果让学生去识别,‘悲痛一词,他不一定伴随着情感活动。但如果让学生观察一幅典型生动的‘悲痛的人脸表情,则很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悲痛的内心体验”。在美术教育中生动形象的直观性,较一般的教育更具感染力。教师的正确引导能使学生在欣赏美的事物时,形成深刻、稳定、持久的审美心理结构。
三、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
中学阶段的美育,能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賞美、鉴别美丑的能力,使他们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所以,在教学中,欣赏材料的选择和教师的讲评引导极为重要,由于选材不当使教学无法展开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有的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年龄段的认知能力,便展示一些人体艺术绘画,结果弄巧成拙。
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个人视野和知识、经验的不同,学生对作品评价有很大的主观成分,这些主观成分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使评价结果难以统一。另外,教师在评价讲解作品时,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而要用推测性语言引导学生感知和评价作品。比如用“我体验到”、“我认为”等非肯定语气,学生感到老师的评价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从而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观察角度和理解角度评价和感知作品。
四、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审美素质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人们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追求理想的生活。当今世界发展变换极快,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改变世界,只有审美主体素质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创造美。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我认为应注重以下方面。
1.审美理想的培养
审美理想是在审美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充满激情的意象,它是美的创造蓝图。审美理想能明确美的创造目标,激发美的创造动力,把人生提到一个新的境界。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不能分辨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优秀的艺术作品,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或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分析,或辅之以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
2.在实践中进行审美创造
美术不限于绘画。随着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美术的触角已伸向了商品经销、印刷工艺、建筑装饰和服装设计等和生活贴近的广泛领域。培养未来劳动者素质的美术教育,理应在生活中发挥学生的审美作用。美术教材诸如纸盒包装、广告招贴、标志设计、壁挂设计、服装设计、折纸建筑等内容,由于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更易为学生接受,这些课题内容的教学并不要求学生成为将来的设计师(当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目的在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愿望和追求。
总之,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牢牢把握审美素质发展这条线,以学生生理、心理发展为依托,通过学生的内在情感活动形成稳定的审美心理,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启发学生思考、表述,在实践中锻炼学生创造美、表达美的能力。不断引导学生挖掘深层次的美,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完善和健全人格,真正实现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