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活动的策略与思考

2012-04-29 00:44吴登荣
黑河教育 2012年11期
关键词:物理科学探究

吴登荣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由于学生的探究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从现实生活的问题或任务出发,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相似的过程,因而把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也叫科学探究。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将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相结合,各取所长,努力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活动的策略

(一)适度指导学生探究

科学探究活动的总体原则是:以现行的物理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教师要注重引导和启发,给学生提供充分思考提问、自由表达、探究讨论问题等机会,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策略。教师的引导要适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有需要学生自己探究的问题,教师不包办代替;所有学生能够自己探索出来的问题,教师不作引导。初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一开始不能够独立地探究一些问题和规律。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应有一个逐步放手的过程。

第一阶段:探究过程的每一环节完全由教师引导进行。八年级第一学期的前两个月,探究活动可以完全依靠教师的引导。具体内容有:声音的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声音的音调跟哪些因素有关、材料隔声性能的好坏,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光的折射规律、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规律等。

第二阶段:探究的一部分环节由教师引导进行,另一部分由学生独立进行。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三个月开始至学期末,应适度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如:探究活动中物体的熔化与凝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等,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测定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了解电路中的一些基本规律等则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

第三阶段:探究的全过程基本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八年级第二学期的部分内容,九年级的大部分内容基本可以放给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在学生的探究活动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引导。如:密度,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的条件,浮力、物体的浮沉条件等,可以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进行;力的三要素,固体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大气压强的存在,简单机械、动能、势能、改变内能的方式等可以让学生独立探究。

(二)引导学生获取探究方法

教师应有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还应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实际,设计层次分明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并提高相应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是参差不齐的,为了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尝到探究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加强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指导。教师也可以将自己视作学生中的一员,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在参与中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三)把握探究活动的时间

由于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完全开放的,所以活动所需要的时间难以把握,学生探究的内容和结果自然也不会整齐划一,因此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探究活动,根据活动的要求和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从而使实验、讨论研究等活动不偏离主题,做到开放、多样而有序,还能够适时地引导学生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层次,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活动的思考

1.科学探究不是对过去传统物理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在传承中的进步和发展。一些科学探究并不是以实验的方法为主,而是融合了传统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优选方法,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推理方法、熔化过程研究的图像方法、信息传递中的社会调查方法等等。

2.初中物理也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用探究性学习方式,一些知识点的讲授采用接受性学习方式更为合适,学生更容易掌握,比如功、功率,机械效率、能量的概念以及电流表、电压表、弹簧秤的使用方法等。在研究一些科学问题和规律性知识时,应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比如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特点,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等等。

3.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心理安全”,给学生创造一个畅所欲言的良好探究氛围。对错误的回答怎么点评,对开展不好的活动过程怎么评价,这都值得教师深思。

科学探究是物理教学的常规性活动,探究过程可以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材料改进设计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不仅让学生深切体验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真实性,而且体会物理学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责任编辑赵永玲)

猜你喜欢
物理科学探究
只因是物理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处处留心皆物理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