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金凤
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很多时候只知道“我想做什么,我要做什么”,家长也基本顺从他们的意愿,他们很少考虑到其他人的想法,更不知道怎样与人沟通。怎样教育他们尽可能地体谅别人,多多倾听别人的想法,并将自己的想法传递给他人,成为班主任日常教育的重要部分。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还不知道如何沟通,教师的桥梁作用显得极为重要。
这不,第二节课课间,小A同学哭着回来了,把手里的帽子使劲地摔到了桌子上,然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抽噎着。我疑惑地看着他,他似乎没有想向我“告状”的迹象,他平时也很少“告状”。我走上前去,笑着问:“咦,这是怎么了?被同学欺负了?”“哎呀,没有!”他仍然气鼓鼓地,眉头紧皱着。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陆陆续续地走进了教室,几个孩子跑到我面前说开了,虽然有些乱,但大致听懂了,事件主要涉及了小B同学和小C同学。一节课顺利地过去。课间,我把这三个淘气的小家伙叫到一起,小A的眼睛还红着呢。“说说吧。”我最先开了口。这下可好,三张嘴同时张开了,有些混乱。我让小A先来陈述一下。“我要和小B、小C玩,可是他们不带我玩,我就哭了。”听了小A的话,我点了点头。“那你们两个为什么不和他玩呢?”“他玩的时候总爱生气,输了就生气,太小心眼了。”“他一直追我们,我们不跑,他就给我们捣乱。”听了这些话,我笑了,对小A说:“听了他们的话,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不喜欢和你玩了吗?”“嗯,知道了。”他的情绪已经平稳了很多。“以后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要多想想为什么会这样,也许你就不会这样生气了,还会收获更多的好朋友。那现在说说你的想法吧。”我专注地看着他。“我以后不随便生气了,我不小心眼了。”小A说这话时很有诚意。我又对小B和小C说:“我们要成为一个宽容的人,要包容他人的缺点。”“嗯,知道了。”“那就赶快下楼玩吧,不然一会儿上课了。快去吧!”三个人马上有说有笑、兴高采烈地出去了,仿佛刚才的小插曲从未发生过一样,这就是孩子呀!第二天,在小B同学的日记里看到了这样的话:今天又惹祸了,小A被弄哭了。但是,老师没有责骂我们,而是问了为什么会这样。我很开心,老师给我解释的机会。
孩子们的感情是最纯真的,他们也把自己的感觉最直接地表达出来,喜欢或讨厌,都用最明显的方式来表现。他们不会向自身去问为什么,有很多不明白和不理解。教师作为一名理性的旁观者,更容易看出症结所在,怎样将孩子间的结打开,让他们顺利地沟通和交流,这就需要更多的耐心和体谅了,我会每天伴着他们,做好他们沟通的桥梁。
(责任编辑 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