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珩一 胡勇
湖南省益阳市博物馆收藏有一批新石器时代至战国的出土玉器,其中不乏精品,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可作为断代的标准器。本文遴选数件予以剖析,供大家鉴识。
新石器时代玛瑙璜
《周礼》有“以玄璜礼北方”的记载。璜,《说文解字》把半璧形玉器称作璜。文物考古界则习惯把形同璧或环的扁平截段形玉器称为璜。它是一种弧形玉器,弯弧两端有小孔,往往出于墓主颈下,可能用于佩带,故有“佩璜”之称。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出土有大量的璜,形制不一,扇面形、桥形、条形等都有,多数比较窄长,无纹饰。一般在两端有穿孔。
1997年益阳李昌港乡麻绒塘村大溪文化遗址出土4件:
玛瑙璜(图1)长19厘米,宽1.9厘米,厚1.4厘米。圆管状,弓形,两端各有一斜穿孔,璜体光润,质地晶莹,有几处土黄色沁,内含明显丝絮带状块体,稍磨损,较通透。
玛瑙璜(图2)长11.8厘米,宽1.4厘米,厚1厘米。扁圆状,两端有孔,色泽润白,微透,一端土沁现象明显。
玛瑙璜(图3)长11.5厘米,宽1.8厘米,厚1厘米。扁圆月牙状,有两处较明显的土沁现象,较通透。另一件已残。
1976年益阳农机修配厂工地出土两件:
玛瑙璜(图4)长17厘米,宽1.5厘米,厚1厘米。扁圆状,弓形,弧度较小,两端穿孔较明显。白色,质感厚实,微透,有裂纹。
玛瑙璜(图5)长14厘米。璜体圆管形,弓状,两端有一斜孔,其中一端穿孔已破,微透,有土沁现象。
玛瑙璜(圖6)长14.5厘米,宽6.3厘米。璜体呈月牙形,璜身中段为圆柱状,两头扁平,表面较光洁。1986年益阳市茶盘洲农场大溪文化遗址出土。
以上璜质地均为玛瑙,类似的璜在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也有出土2。追溯其源头,它们与江淮地区北阴阳营文化出土玛瑙璜极为相似,由此可见此类璜很可能起源于长江下游地区。从目前考古发掘情况看,玉璜作为礼器的功能还不明显,主要是作为装饰品在发挥作用。如益阳李昌港乡麻绒塘村出土4件玛瑙璜为依次组合的胸饰,应是具有装饰美化功能。
新石器时代玛瑙笄
笄是古代人绾发或固冠于发的用具,先秦时称笄,汉后称簪。玉笄作为一种高贵的实用器,在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墓葬中时有发现,一般皆光素无纹。
玛瑙笄(图7)长17.5厘米,直径1.2厘米。呈柱形,笄身上粗下细,下端呈锥状,通身光素无纹,润白透亮,质感好,器形简单古朴,具有早期玉笄特征。1989年益阳茶盘洲农场玉竹出土。
新石器时代玉
玉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为环形状,有一缺口。在古代主要用作耳饰和佩饰。小玉常成双成对地出土于死者耳部,类似今日的耳环,较大体积的则是佩戴的装饰品和符节器。新石器时代玉多光素无纹,制作朴素。
1989年益阳茶盘洲农场玉竹出土2件新石器时代玉:
玛瑙(图8)外径4.5厘米,内径2.5厘米,厚0.3厘米。圆环形,色泽润白,表面光洁,接近口处有一端呈暗红色,整个身线条流畅饱满,造型规整,给人以圆润简约之感,体现了早期先民们的审美意识。这件与江淮地区北阴阳营文化出土玛瑙极为相似,也可能来源于长江下游地区。
梯形玉(图9)长3厘米,宽0.5厘米,厚0.5厘米。呈梯形。青玉质,间有杂质,中间有一不规整圆孔与下底断口相连,表面光滑透亮,光素无纹,形制不太规正,给人以自然古朴的感觉。口太大,不太可能作为耳饰,应是作为佩饰使用。
商代高领玉环
玉环是孔大的扁圆形佩饰,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商代玉环孔大而圆,肉薄而窄,通常光素无纹。个别有同心圆阴刻线,有的一面装饰,有的两面装饰,线条整齐清晰。另有一种环,孔两面各有一周环形凸起。
玉环(图10)内缘正反两面凸部各高0.6厘米,直径11.2厘米,好径6.4厘米。圆环形,内缘壁向上凸出,高于外缘壁,素面无纹,颜色为鸡骨白,是典型的商代高领玉环形制,应是早期遗留下来的。1991年益阳市赫山区城建局基建工地M1楚墓出土。这种高领玉环在商代晚期的遗址和墓葬中都有大量发现,仅湖南就出土有20多件3。
战国玉璧
玉璧是一种中央有小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周礼》有“以苍璧礼天”的记载。玉璧除作礼器外,还是佩玉,称为“系璧”;也作为礼仪或馈赠用品和随葬用品。玉璧是玉器中沿用时间最长的器形,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几乎都使用。战国至两汉为玉璧的鼎盛期,玉璧的造型、纹饰、琢工和使用量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工艺精湛,器轻体薄,阴刻、透雕、浮雕俱全。出廓璧、吉祥语和数字铭文先后出现。纹饰多变,谷纹、乳丁纹、蒲纹、螭纹、云纹等变幻无穷。益阳出土的战国玉璧中,以双凤谷纹玉璧和云纹玉璧最为典型,战国玉璧特征显著。
双凤谷纹玉璧(图11)通长8厘米,外径4.8厘米,内径1.7厘米,厚0.5厘米。色泽乳白,扁圆体。内外缘均以阔边作轮廓线。孔内壁光滑平整。器之两面均琢有谷纹,排列有序。1977年益阳市赫山庙基建工地出土。谷纹是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的典型纹饰,此时的谷纹以浅浮雕或阴刻技法制作,形似发芽的谷粒。从工艺考察,该器谷纹是在底面上先打磨出条状网格纹,然后在其内琢磨出谷纹,因而在器外缘上留下打磨沟痕。璧外缘两边对称各附有一透雕凤形神兽饰件,凤首昂起,凤尾舒展微上翘,该器造型优美、制作规整,为战国晚期的佳作。
云纹玉璧(图12)外径11.5厘米,内径4.5厘米,厚0.4厘米。碧玉质。圆环形,内外廓缘光滑锋利,正反两面均饰有云纹,云纹分布密集均匀,具有战国玉器特征。1992年益阳泞湖乡粮食局基建工地出土。
战国圆柱形玉印
印章是一种表示权力和凭信的用具。玉印出现于战国时期,汉代较多,绝大多数为官印和私印。主要有方、长方或圆形,其中以正方形为多。一般器体较小,边长约在2厘米左右,印钮多作覆斗形。也有少量圆雕兽钮和螭钮的,形象颇为生动。印文有篆、隶等。此外,还有一些肖形印。
玉印(图13)通高2.5厘米,印面直径0.9厘米。呈圆柱形,玉为鸡骨白色,上方一圆形钮,印面阴刻有字,字体模糊。这种形制的印章在出土器物中非常少见。1991年益阳羊舞岭乡M28楚墓出土,时代确定,故弥足珍贵。
战国玉剑饰
玉剑饰为在剑柄与剑鞘上镶嵌的玉饰,饰玉的剑称作玉具剑。一柄完整的玉具剑由4件玉饰物组成,分别是剑首、剑格、剑、剑。剑首,剑之柄端所嵌玉饰,置于剑柄的顶端,最早的实物出土于春秋晚期的墓葬中;剑格镶于剑柄与剑身相交处,有隔之意;剑是镶嵌于剑鞘上,供穿带佩系之用;剑是安在剑鞘尾端的玉制品。以玉饰剑,在西周已有发明,玉柄铁剑出土于西周虢国墓。剑鞘饰玉,则从东周开始。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兵器生产量大,达官贵族为标榜财富实力,显示社会地位,表明身份,在所佩之剑上饰玉,玉具剑于是被广泛使用,成套玉具剑以西汉为盛行期。益阳楚墓出土了多件玉剑饰,四种玉剑饰均有。
云纹玉剑首(图14)直径3.6厘米,厚0.4厘米。呈圆饼形,粉白色泽,表面光滑。正面纹饰分内外两区:内区圆凸呈球面,饰卷云纹,外区呈平面,饰有凸起的谷纹,为典型的战国玉剑首特征。1983年益阳麻纺厂M10出土。
云纹玉剑格(图15)长5.4厘米。侧视作长条形,俯视作菱形,中部逐渐凸起一脊,两面饰云纹,穿孔为椭圆形,下边缘趋向尖垂,具有战国中期玉剑格的特征。1992年益阳羊舞岭粮食局基建工地出土。
竹节纹玉剑(图16)长5厘米,宽2.2厘米,厚1.8厘米。长方体形,粉白色泽,中间镂空一长方形孔,正面饰有三条宽带竹节紋,两端呈弧形,微凸于两侧,表面平整光滑。1977年益阳县赫山庙基建工地出土。竹节纹玉剑在出土玉器中少见,湖南省博物馆收藏有1件汉代墓葬出土的竹节纹玉剑,两者形制相似,可能具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云纹玉剑(图17)长4.7厘米,宽2.6厘米,厚1.4厘米。(图18)长5.7厘米,宽2.6厘米,厚1.4厘米。均呈矮梯形,两面均饰有云雷纹,纹饰清晰,线条规整。上端截面为椭圆形,中间有一圆孔,底部打磨平整,表面光洁,粉白色泽。1977年益阳赫山庙基建工地出土。
玉剑(图19)长5.2厘米,宽4.7~5.6厘米,厚1.2~1.4厘米。色泽粉白,有杂质。呈高梯形,两面均饰有云雷纹,纹饰因受土沁而稍显模糊。上端截面呈椭圆形,正中有一圆孔,表面光滑。1992年益阳羊舞岭砖M8出土。
战国云纹玉带钩
玉带钩是用于勾束腰带的器物,一般由钩首、钩身、钩钮三部分组成,钩首用于钩连,钩钮则起固定作用。形制较多,有龙首、鸭首、马首等,器身有琵琶形、螭形等,华贵者还镶嵌有各种宝石,历代都有精品。玉带钩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是带钩的雏形,春秋时期玉带钩的形制趋于成熟,战国和汉代是玉带钩的兴盛期,数量和类型都极其丰富。
战国玉带钩多呈长条形和琵琶形,钩首高昂,有龙、凤、兽头等,钩面光素,或用阴线、浅浮雕等技法琢出几何形纹。钩钮较高,有方、圆两种,多设在近尾端处。器面光滑,棱角规矩利落,光泽度极强。有的玉带钩还与金、银组合镶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玉带钩(图20)长4.1厘米,宽2.2厘米,高1.7厘米。粉白色,有土黄色沁。钩首为龙首形,龙首刻琢简约,嘴短宽,圆眼外凸,仅见轮廓,钩尾部呈梯形,表面饰有几何纹,背部弯曲处有圆形钩钮。造型奇特,为战国玉带钩佳作。1977年益阳县赫山庙基建工地出土。
(责编:蔚蔚)
注 释:
1.何介钧:《湖南史前玉器》,《东亚玉器》,香港中文大学,1998年。
2.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城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
3.喻燕姣:《略论湖南出土的商代玉器》,《中原文物》200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