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志愿者都是东方明珠

2012-04-29 00:44耿春雷
社会与公益 2012年11期
关键词:小周外地人海派

耿春雷

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也是一个海派城市。志愿者身上体现的,正是这种移民城市的坚强、上进和努力的精神。

“在养老院有一次例行巡楼,我们带着工具准备帮老人修指甲。一位爷爷见我手里拿着修甲工具,小心地问:‘我的脚指甲也长了,你能帮我修一下吗?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老爷爷伸出了脚。那时候,我真的惊呆了。他的指甲又长又厚,一看就知道是很久没有修剪过。那一瞬间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爷爷。”

“人总有衰老的时候,我们现在多照顾一下老人,以后我们也会被别人照顾。”这是志愿者小周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她一直践行的行为准则。

做该做的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小周是一个来自于江苏的温婉女孩,现在上海某公司做销售。日常生活中她喜欢听听歌、看看书、做做运动,安静而活泼。因为某种机缘巧合,小周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小周的志愿行动从2008年开始,时间虽然不长,但这并没有影响她对公益活动的偏爱。就在这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她服务于各个民间公益组织,去养老院照顾老人起居、捐助困难失学儿童、帮助智障儿童。

有一次去智障园,一个孩子看到我就问:“姐姐,你想我没,我想你了,每次你来我都很开心。”当记者问到她参加的志愿活动时,小周不禁想起了这个年幼的孩子,言语中透出喜悦和激动。她说:“公益活动让我重新找到了自我。有时候智障园里的孩子会紧紧抱住我,不让我走。那一瞬间,我真正感觉到自己被需要,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生命是脆弱的,每一个人都会有需要人帮一把的时候。”小周这样告诉记者。不论是在家乡还是上海,她都会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公益志愿服务。做该做的事,让自已更珍惜生命。

小周还跟记者提到养老院中一位90多岁的老奶奶。每次只要有志愿者去看她,她都会拿出自己的放大镜,然后认认真真记下每一个志愿者的名字。她乐观、豁达,生怕因为自己年老健忘而忘记志愿者的名字。只要志愿者陪她说说话、唱唱歌,她就非常开心,这种乐观精神也影响了小周。

这个城市让我不再迷失

小周刚到上海时,并非如现在这般积极自信。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也是一个外来人口众多的国际化大都市。这里的经济、金融、贸易非常发达,还成功地举办了2010年世界博览会。但这些都只是她光环的一部分,作为个体,在这个城市里,很容易就会迷失自己。

正是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使小周认识了许多充满爱心、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珍贵朋友。当你开心或者不开心的时候,他们都会随时站在左右,安慰你,为你加油。“他们让我懂得应该更加珍惜生命的道理,让我对生活多了一份宽容之心。”

因为志愿者的报酬很少,小周和其他志愿者不得不经常面对经济拮据的情况。能省就省,能节约就节约。小周认为,有时候跟别人相比,他们还是很幸福的,而她自己也在做了志愿者之后有了更加努力工作的想法。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从未想过放弃,因为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如果不是因为自身经济能力有限,我还会做得更多、更好。”

“上海是一个海派城市,有着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的双重性格,时间久了,你就会看到她不同的面貌。”小周告诉记者,上海的许多志愿者都开始组织起草根NGO,以期能够扩大影响力,帮助更多的人。目前她身边的志愿者以外地的朋友居多,本地的较少,这可能跟外地人的时间相对充裕有关。但是上海本地的年轻志愿者并不比外地人逊色,尤其是2010年的世界博览会,不仅使世界认识到了上海,也使他们同时认识了上海的志愿者。

“每一个人都会变老,都会需要别人的帮助。成为志愿者之后,我发现以往再大的难题,到了眼前也都不再是难题,总会有办法去解决它。我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提升了自己。”

“上海是一个包容性很大的城市,在这里不管你有怎样的过去都能够被接受。我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进来,不做表面功夫。作为志愿者我们不为求名和利,我们需要实实在在地做一些事,帮助一些人。”小周如此告诉记者。

其实上海市像小周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不求名利,在工作之余都会做一些志愿活动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维护自己与这个城市的形象。在他们的眼中,他们居住在上海就愿意努力为上海做一些事。根据公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上海市的外来人口数量已经直逼本地人口。在这种背景下,贸然分外地人、本地人已经没有意义,因为在志愿者看来,在同一个城市里,大家都是一家人。

猜你喜欢
小周外地人海派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捡贝壳
shock of THE NEW
海派剪纸
海派赏石概述
海派绘画中的金石重彩大写意
报账
扔垃圾
村里的外地人
村里的外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