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禄,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现任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北京智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企业战略、产业规划、高新区和区域创新咨询高级专家,注册咨询师。
北京市人民政府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征集人、北京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常务委员、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中国农业大学MBA导师、《北京信息》专家顾问;曾获中关村科技园区20周年突出贡献奖、中国管理咨询年度人物、北京市年度”社团系统先进个人”、全球华商百业十大领军人物等殊荣。
最近一两年中国高新区发展迅速,尤其是数量上更是有了很大的突破。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家级高新区的数量达到了88家。其中有很大一批是由原来各个省的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的。高新区升级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在新形势下,国家高新区肩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国民经济健康运行、逆势增长的重要责任。
省级高新区升级有利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家高新区的本质是创新驱动、绿色集约、内生增长、科学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生产方式转变的核心载体。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的国家高新区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区域产业升级,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做出更多的探索与示范。
省级高新区升级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省级高新区升级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经过20年的发展,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国家高新区中,有21个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到了所在城市总量的30%以上,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拉动就业需求起到了突出的作用。省级高新区的升级,将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广泛输出,带动区域企业形成新的产业链和配套产业;将吸引并培养大量的科技人才,并培育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企业,推动产学研联合,引导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提升。
省级高新区升级还有利于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新时期高新区发展的中心任务,高新区集聚创新资源,就是为了更好地为当地和周边地区发挥辐射作用。省级高新区升级,将促进区域在更加优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下发展,并调动更多企业积极投入到创新活动中来。随着企业、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资源集聚效应的显现,并逐步形成专业化的网络创新体系,将为高新区持续增强创新能力提供重要支撑。
省级高新区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大多呈现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创新创业资源积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色逐渐明晰、辐射带动效应日益显著的良好发展势头。部分省级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力量,有能力、有准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目标服务,并已经具备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的条件。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产业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品牌知名度不高,机制体制不活,政策环境不优,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省级高新区的发展,升级将调动地方政府发展高新区,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的积极性,赋予高新区更多的职能,更优惠的政策,为高新区完善发展环境,从而促进高新区的发展。
省级高新区升级后的战略转变
省级高新区升级后要寻求战略转变。第一个原则是要坚持优势突出、特色发展。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是符合升级高新区的现实选择。核心在于塑造“特色”,重点是特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围绕特色产业的形成而探索的特色发展模式。表现在,聚焦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利用市场化、行政手段集聚创新资源;积极尝试差异性的塑造区域品牌的方法、方式和载体形式;在稀缺要素进入进行“个性化”服务等等。
第二个原则是要坚持开放合作、内生增值。就是要营造开放的发展环境,大力引进跨国资本、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调配资源,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与竞争,努力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个原则是要坚持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创新的先导性、先行性、基础性和驱动性,改变过去那种依靠要素驱动、资源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始终将创新放在园区发展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创新对园区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
第四个原则是要坚持高端引领、辐射带动。就是要集聚高端要素,率先探索机制体制,形成有效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通过要素流动、产业合作和模式输出等方式,给周边区域形成有效示范,辐射带动区域创新发展。
对于升级高新区今后的发展,需明确和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总量规模与结构效益的关系。这是涉及高新区的产业路径问题。对于大多数升级高新区来讲,仍处于原始积累阶段,应该重点解决总量规模问题,形成产业集聚发展的体量基础。继而在发展后期逐步调整结构,提升发展效率。
二是内生增长与外生扩张的关系。这是涉及高新区的发展动力问题。受区位和条件所限,大部分升级高新区要坚持内生增长和外生扩张并举模式,一方面坚持自主创新,促进高新区“创新—创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同时要加大开放合作,利用产业链条的跟进和配套,引入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聚集高科技产业资源,以合作开放促自我发展,以引进吸收促自主创新。
三是研发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这是涉及高新区的发展方向问题。不同基础条件的园区可以选择不同发展方向,既可以先大力发展产业继而围绕产业提升创新能力,也可以先营造创新环境再而发展有技术基础的产业。
四是经济科技发展和城市功能完善的关系。这是涉及高新区的功能升级问题。高新区既是研发资源、高端人才、科技型企业和高端产业的重要集聚区,同时也是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承载城市科教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功能区。对于升级高新区来讲,大部分的园区发展形态还比较落后,当前还需要不断完善高新区硬件基础设施、生态绿化水平、商务配套能力、基本公共服务、就业承载功能,推动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五是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的关系。政府力量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相对不完善、相应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律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更需要政府有效地发挥对市场的培育和促进作用。对于升级高新区来说,大部分处于内陆二级城市,发展基础较弱、市场化程度不高,在发挥市场机制基础和前提下,当前阶段还需要强有力的政府对高新区管理机构更多地授权,以提高高新区办事效率。
未来重点工作与任务
省级高新区升级要实现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战略转变的实质在于实施。通过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环境优化等具体工作把战略转变落到实处,真正符合国家级高新区的要求,在承担国家使命、地方责任和实现自身诉求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高新区是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技术源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诞生成长的摇篮。各家省级高新区发展特色、基础条件不尽相同,如何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中因地制宜的抢占先机、树立位势,是各高新区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第一,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和特征的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四种形成机制,重大技术突破、产业融合与价值链分解、内需市场扩容和消费结构升级,以及规制改变;还有几个特征,如产业细分、产业试错、强调原创但并不排斥跟踪创新等。深入认识和把握这些规律和特征,对省级高新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大有帮助。第二,加强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举措的探索。国家高新区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中已经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模式,比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示范基地和专业园、产业投资基金、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组织者。省级高新区在学习模仿先进高新区的同时,还要创造探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第三,加强在体制、政策、规划等方面建立长效促进机制。因地制宜,在组织和领导体制、人才和资金投入、政府采购、地方税收、科技金融,以及争取国家资源和重大项目倾斜等方面积极探索和争取,并加强产业研究和规划编制。
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从目前绝大多数省级高新区的发展现状来看,传统产业在园区经济总量中还占有一定比例。同时,一般来讲,省级高新区所在地区传统产业也占有较大比重,高新区本身担负着辐射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使命。因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省级高新区升级发展的应有之义。具体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产品升级,从低端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发展,从产品制造向新材料研发和专业设备研制延伸;第二产业链升级,从生产制造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和总部运营拓展,由委托加工(OEM)到自主设计加工(ODM)再到自主品牌生产(OBM)的升级;第三,鼓励企业探索商业模式创新,如培育整体方案集成供应商、营销渠道整合等等。
三是打造区域创新高地。打造区域创新高地,是省级高新区的重要任务,但科技创新对人才、资金环境等资源配置有很高的要求。省级高新区所处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科技创新资源往往也不甚丰富,如何更有效的积聚创新要素,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第一,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的创新发展之路,东部沿海财政实力雄厚的地区可以引进大院名校建立分院分校,而广大中西部地区的省级高新区可采取虚拟整合方式引进科研资源;第二,目标导向,围绕特色产业需求,把加强高新区的资源集成和应用能力放在创新的突出位置,提升特色主导产业创新能力;第三,健全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大学院所深度参与,政府积极引导,建成资源集聚、要素活跃、平台健全、服务完善、机制灵活的区域创新体系。
四是促进创新型企业创业与成长。企业创业成长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头。激活区域创业活力,支持优秀企业快速成长,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形成创业企业—高成长企业—龙头大企业的创新型企业梯队,是省级高新区提质增量的重要途径。省级高新区在促进创新型企业创业成长中,首先要处理好两方面关系,也就是促进企业创业成长和招商引资的关系、培植中小企业和扶持龙头大企业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围绕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培植相应的资源,为企业创业成长保驾护航,在创业阶段,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营水平和服务能力,建设专业孵化器,积极探索建立天使投资人和创业导师制度;在企业高速成长阶段,要着眼于满足高成长企业的空间和配套服务,建设企业加速器,扶持风险投资发展,推进中关村非上市企业股权代办系统试点工作和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在企业成熟发展阶段,支持大企业建立研发和品牌的优势,鼓励技术并购和渠道并购,促进形成地方、国家和国际标准,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等。
五是优化发展环境。科技园区发展已经进入第四代,科技新城替代园区成为重要的发展理念,不仅对园区基础设施等物理环境提出更高要求,优美的生态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谐的人居环境都成为重要的考量要素。省级高新区升级发展也必须软硬并抓,在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同时,在生态景观、商务和生活配套、文体休闲设施等各方面全面推进,并策划举办各类能够传达创新创业时代风尚的文化活动,真正建设成为一个高品质的科技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