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丽娟
摘要: 跨学科试题,是指初中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与综合的命题,它打破了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向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迈出了有意义的一步。本文就这类试题的类型及教学对策作探讨。
关键词: 跨学科中考数学试题教学策略
一、中考试题跨学科现象的审视
在学科之间关联日益密切的今天,试题的拟制也跟上了步伐。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中,以其他学科为素材的跨学科知识渗透问题,成为各地数学命题的热点。数学与其他学科及生活中的事件组建成了一道道丰富多彩的题目,成为中考试卷中靓丽的风景线。这类试题,不仅题材新颖,富有创意,而且能有效地考查学生适应新问题、接受新知识、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与理科相关联的试题
例1:(江苏泰州)在物理实验课上,小明用弹簧秤将铁块A悬于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匀速向上提起,直至铁块完全露出水面一定高度,则下图能反映弹簧秤的读数y(单位:N)与铁块被提起的高度x(单位:cm)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像是( )。(答案C)
简析:这是数学和科学整合的题目。枯燥的函数和生动活泼科学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对函数的关系有一个形象的认识,增加了试题趣味性。
例2:(山东济宁)将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能正确表示加入水的质量与溶液酸碱度关系的是( )。(答案为B)
简析:化学中关于溶液的水量和溶液酸碱度的关系可以建立相应的函数关系,将抽象的关联运用形象的图示展现出来,更便于学生接受。一方面对学生的兴趣和各学科的融合起到一定考查作用,另一方面切实地落实了数学知识。
例3:(广西桂林)生物学指出:生态系统中,每输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大约只有10%的能量能够流动到下一个简析:这是一个数学和生物相关联的试题。将科学计数法的考查和生物种能量的流动结合起来是不错的选择。学生对生物界的能量流动在解答数学题目过程中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也许两者是一种相互参证的关系,题目尽显生活趣味。
2.与文科相关联的试题
例4:(四川巴中)赵明暑假到光雾山旅游,从地理课上知道山区气温会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沿途他利用随身所带的登山表,测得以下数据:
海拔高度x(m) 400500600700 …
气温y(℃) 32 31.4 30.8 30.2 …
(1)现以海拔高度为x轴,气温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9),根据上表中提供的数据描出各点。(2)已知y与x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求出这个关系式。(3)若赵明到达光雾山山巅时,测得当时气温为19.4℃,请求出這里的海拔高度。
例5:(宁波市)仔细观察下列图案,并按规律在横线上画出合适的图形。
简析:这是一道十分新颖的题目,可以说是数学和英语、美术学科的结合。图形的绚丽多彩本事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从连续变化的图形中寻找下一个形象这是对学生思维能力测验的好方法。在平面立体的疏忽变化中,基本功扎实的学生能够找到答案。
3.与体育相关的试题
例6:(湖北武汉)为了备战世界杯,中国足球队在某次集训中,一队员在距离球门12米处的挑射,正好射中了2.4米高的球门横梁。若足球运行的路线是抛物线y=ax+bx+c(如图),则下列结论:①a<0; ③a-b+c>0;④0<b<-1.2a,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B)
(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
例7:(浙江绍兴)小敏在今年的校运动会跳远比赛中跳出了满意一跳,函数h=3.5t-4.9t(t的单位:s,h的单位:m)可以描述他跳跃时重心高度的变化,则他起跳后到重心最高时所用的时间是( )。(答案D)
(A)0.71s(B) 0.70s (C)0.63s (D)0.36s
简析:这是两道数学和体育学科相挂钩的试题。世界杯在学生中反响很大,运动会是学生比较喜欢参与的活动,这些都是十分迎合学生口味的话题,将抛物线的一些性质贯穿在体育类话题中,能有效激起学生的解题兴趣。同时也告诉学生数学并不单调,而是生活实际的抽象反映,既感受了世界杯的狂热,又解答了试题。
以上对中考试题从不同学科整合的角度作简要分析,从这些形式各异的题目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目前数学中存在的丰富性,这与以前的枯燥、单调纯数学教学不可同日而语,中考数学试题逐步趋于生活化、应用化,同时也增强了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注重了知识的应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跨学科题目教学应对策略
这些年跨学科知识的渗透的探索和创新试题有着明显增加的趋势,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生活实际,对习题进行拓展、渗透,把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为教学重点,切实加强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和解决日常生活中其他学科问题的能力。学科渗透的数学中考题对考生的知识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
1.树立学科渗透意识
意识是先行,行动要紧跟。教师要始终向学生灌输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关联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绝不能偏科。课本中的例题、习题是教学中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基础,用好教活例题、习题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中考试题往往来源于课本中的例题、习题,却又高于课本。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改变部分条件,时时插入一些学科渗透类题目,引导学生去探索、思考。只要有这种学科渗透意识,对此类中考题目就不会有陌生感。
2.培养观察思考能力
学科渗透题目虽然给人一些新颖的外观,但懂得解答的同学仍可以迎刃而解,原因在于题目万变不离其宗的归结点,那就是数学问题最终还是通过数学思维来解答的。如果一个学生不善于观察思考,那么一碰到经过乔装打扮的题目就会晕头转向,何谈顺利准确地解决问题呢?因而平时要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仔细观察的能力。只有学生具备了较为犀利的目光,才能理析披在数学题上的斑斓,看出里面藏着的数学原理来,如孙悟空火眼金睛般厉害。当然这个能力是需要慢慢养成的,训练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细节中入手,从散落在题干中的信息点入手。
3.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数学教学归根结底是一种思维训练,所以对于这些跨学科的题目只要拥有较强的数学思维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思维是突破的关键,不能将学生的思维局限于单纯的数学题目中,有时在课堂上也要有意识地向其他学科方向延展,主动地培养引导优越于被动的应对和接受。比如近年来,以环保、国家资源、市场经济等以生活实际为背景的数学中考试题有明显增加,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把数学的知识与这些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去观察世界、留意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平时让学生多关注其他学科和生活实际,多给学生这方面的思维训练,自己编制这类题目,学生就会逐渐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慢慢地会适应并接受甚至乐意解答这类有趣的数学题目。
我对于这类跨学科试题的教学应对策略,虽然是些零碎的感悟,但在教学实践中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它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对跨学科知识渗透教学,正是体现了数学在各学科中的“工具性”作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作用,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