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军 李形
[关键词]方法论;欧洲社会科学;国际关系学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学术研究的现状,对欧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方法论进行探讨,就方法论产生的土壤,方法论在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在国际关系领域的应用以及方法论在欧洲硕、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具体应用等展开比较系统的陈述,以期提供一个探讨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平台,推动我国社会科学领域方法论意识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D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2)12-0049-06
长期以来,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尤其在社会发展的研究中欧洲偏重于“人文”的批判性思考、而美国注重“市场”的实证特点,成为了人所共知的事实。近年来,关于实证主义研究的方法与理论在国内的社会科学界,特别是国际关系学界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普及,形成了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美国范式”。而关于欧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探讨则鲜见于报章,学界对此也少有评介。作者认为,欧洲社会科学研究中对方法论的重视以及“人文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偏向对推动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特别是对提高在校硕、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大有裨益。因此,对欧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方法论的探讨就显得十分必要。
在本文中,笔者将就方法论产生的土壤,方法论在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在国际关系领域的应用以及方法论在欧洲硕、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具体应用展开探讨,以期提供一个探讨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平台,推动我国社会科学领域方法论意识的培养。
一、欧洲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传统
社会科学方法论(Methodology)是一套涵盖社会科学研究规律、性质、特点、功能、应用及效果评价的理论,是帮助研究者寻找方法、创造方法、运用方法和发展方法的一整套理论或者模式。方法论如同“工具箱”,而具体的研究方法则可视为其中的各种工具,对工具箱的选取是一个战略问题,而具体选择哪种工具则是战术问题。
方法论传统之所以能深深根植于欧洲的社会科学研究之中且长盛不衰,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土壤。一方面,就研究者本身而言,借用葛兰西(GramsciA)的有机知识分子理论,将知识分子划分为有机知识分子(organicintellectual)和传统知识分子(traditionalintellectual)两类,有机知识分子是指那些深深植根于社会的矛盾冲突之中,同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现实的纷争紧密相连的学者。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他们创造阶层文化并使用本阶层的文化语言来表达思想,以期解决现实问题,推动社会变革。正如葛兰西所指出的,“有机知识分子随着阶级自身一道创造出来,并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以完善。”而传统知识分子则是一个自主、自治的群体,不受或很少受到现实政治、经济纷争的影响与干扰,也不曾尝试挑战现有主导的意识形态和统治阶层。他们具有很强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性,以知识的再生产和思想的创新为自己的终极追求。在欧洲的学术传统中,大学中的学者、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都应该显著地区别于政策研究者、制定者,争做传统的知识分子,远离现实政治、社会的利益纷争,承担自身在文化传承、思想培育和知识创新上的责任,而新的思想的培育则源于对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掌握。
另一方面,著名学者亨廷顿曾指出,西方文明没有产生本土的宗教,但西方文明创立了世界几乎所有的政治思想和理论。而这些政治思想和理论的发源地都在欧洲。就欧洲的历史文化根源而言,欧洲社会与学术的发展伴随着文艺复兴洗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欧洲公民社会的产生与发展,不断地呈现出了价值多元化的趋势。从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的“广场文化”,再到近代“社会契约”理论的出现,最后到现代欧洲学者哈贝马斯所提出的“私人自治领域”,欧洲日益发展的多元社会为欧洲的学者们提供了多元价值争论的土壤。多元的社会环境,带来的是多元思想、利益和群体的互动与冲突。尤其是欧洲从农耕社会进入了城市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中出现了资本、不同阶层和职业的人们,相应地形成了许多代表不同利益的团体、社群等。正是在这些不同群体及其观点的碰撞和交锋中,一个真正的社会的概念形成了,社会成为了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各种利益、思想、观念争辩与妥协的结果与产物。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价值观融于多元社会的过程,也是一个问题研究方法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在这样一种凸显个人价值和多元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欧洲社会科学也出现了从关注“事”到关注“人”的转变,从关注“事实”到关注“方法”的转变,从关注“What”到关注“How”的转变。
而相对于中国而言,正如白鲁恂(LucianW.Pye)所指出的,“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而非民族国家”。中国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社会结构长期保持着国家与家庭构成的二元结构,在这二者之间缺乏一个真正的社会的概念。同时,长期存在的近乎绝对的等级秩序与相对单一的道德范式,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缺乏包容、辩论和交锋。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把中国“社会”的意识凸显出来。社会科学研究在不断前进,但是很多年来将学术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各种市场和政策导向的项目申请和学术评价体系削弱了学者独立自主的思想和知识创新的能力。目前,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主要是引进国外社会科学中市场和经济导向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而在这些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当中,实证主义所占的比重非常大。但社会科学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不应该局限于实证主义,而应该广泛引入其他理论范式,如解释主义和批判主义等。因此,社会科学研究要有一套很强的方法论体系,才能掌握解决各种各样问题的具体方法,具备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
二、欧洲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问题
对范式的定义最初来自于托马斯·库恩,它指的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等的集合,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范式的使用是欧洲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特点,也是方法论在其中产生影响的重要体现。欧洲社会科学的基本范式,主要体现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研究方法和经验事实等五个方面。在下文中,笔者将以国际关系领域为例就这五方面问题分别加以介绍,并就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型问题进行探讨。
本体论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研究“存在”的学问。哲学史上,有关世界的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观念的对立,就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争论。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不同的本体论主张大致分为两种倾向,即物质主义和理念主义。而对这二者的不同体认和把握是中国和欧洲学者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重大差异。欧洲的学者大多奉行理念主义,十分重视理念、思想对国际社会和国际体系的影响。
认识论所涉及的问题是人的思维能否认识世界,以及怎样认识世界的问题。从国际关系研究来说,认识论的体现大体上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认识的主体与所研究的客体处于怎样的关系当中;二是主体认识和解释客体应该经由怎样的途径。在哲学意义上,主体与客体这两个视角有着类似“二律背反”的特征,两者是一个螺旋上升的不可分割的过程,因此,社会科学研究者在研究中要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
方法论是一系列有关方法的理论与学说,欧洲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其研究范式当中的反思性前提,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在欧洲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方法论,例如经典实证主义、工具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以及行为主义、诠释学、理性主义与建构主义等非实证主义方法论。
如果说方法论可以形象地比喻成工具箱,那么研究方法就是箱内具体的工具。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中发现新现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具体的方法和手段。研究方法作为欧洲社会科学范式的重要体现,在研究中充当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作用。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也继承了欧洲社会科学范式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归纳法与演绎法、分析法与综合法、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casestudies)与历史分析法等,这些也都是欧洲社会科学研究中比较通用的研究方法。
广义地说,经验事实或经验知识是人类实践过程中积累的普通知识。狭义地说,就指的是经验研究,即在对社会科学现实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基础上取得科学知识的阶段。由于经验事实直接反映着社会科学中的具体事实及其之间的联系,因而其主要目的是获得观察资料和判明科学事实。在欧洲国际关系领域研究中,更多地体现在研究初期的经验积累和实证分析上。由于欧洲学者更侧重于理论的机理分析,因而经验事实更多地成为研究范式当中的助推器。
范式,就是上述五方面的有机结合。
作为研究者,范式的选择离不开两大学术研究体系,一是问题解决理论体系(Problem-solvingtheory),二是批判理论体系(Criticaltheory)。问题解决理论是在承认现行体系的前提下,提出问题,通过科学研究有效地解决问题,维持体制良好的运转,大部分政治、经济、社会和国际关系理论都在问题解决理论的大体系下。而批判理论大多是结构性理论,关注现行体系是如何形成的,分析体系内不公平和不公正的根源,并讨论现行体系如何变革为更公正、更合理的体系,例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等都属于批判理论体系。以中国和西方之间的知识产权争端为例,在问题解决理论体系的层面上这无疑是一个法律问题,涉及世界贸易体系下的规章制度和知识产权法等方面。但从批判理论体系的角度看,这是发展不平等问题,是关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处于世界体系中的核心国家如何维持科技主导地位和半边缘国家谋求打破西方科技垄断的发展战略问题。
实证主义、解释研究、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可以说是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四大理论范式。在欧洲,一个优秀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应具有良好的解释研究和批判理论的基础,这区别于以美国为主导的借鉴自然科学领域的实证主义。同实证主义相比,解释研究强调主观上的探索,着重于详细阐释真理和现实,并不认为存在“客观的真理”。在研究方法上,解释研究注重访谈、观察和经验参考,而不强调试验、统计和田野调查。批判理论中的“批判”指的是学者应该对所获取的知识做出独立的判断与思考。即批判的理解、认识知识的假设和定义,意识到知识具有一定的历史性,追求知识的“客观性”只能是一个幻想。如果说实证主义研究的目的在于指出“客观的实然的现实”(whatis),那么批判理论则是在批判的基础前提下指出“应然的现实”(whatoughttobe)。建构主义的出发点在于指出上述三大范式都是建立在经济和物质理性的基础上,因此,建构主义是对传统的社会科学理论和国际关系理论的挑战。
托马斯·库恩所指的是自然科学范式,认为范式的转换是由于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所带来的替代性转变。而在社会科学领域,不同的范式是可以并存的,甚至是永久并存的。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转换(paradigmshift)意味着从本体论、认识论到具体研究方法的彻底转变。例如从行为分析到心理分析的转换,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的转换,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等等,这些转换意味着范式的转换。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福山和亨廷顿的例子,就正说明了不同范式间的差异与转换,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认为,苏联解体和社会主义在东欧的垮台证明了理念主义战胜了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战胜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自由民主是历史发展的最终阶段,有浓厚的对范式的定性倾向。而几年后,亨廷顿否定了福山的观点,他对范式进行重新定位,认为冷战结束意味着人们的认同性由政治认同回归到文化认同,认为文明的冲突是历史的新的开始。
三、方法论与欧洲社会科学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评价体系建设
欧洲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传统也对欧洲大学及科研机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欧洲的高等教育传统中,本科(学士学位)人才的培养和评价主要侧重于对知识的了解和学习;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则关注在大学本科学习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applyto);博士学位研究生则注重对现有知识的创造、延伸和贡献。这种对知识的贡献,一方面集中体现于研究者究竟填补了哪些现有知识的空白,对现有知识或批判或解释而给后人以启迪;另一方面,也体现在远离政策、现实利益的考量上,即要求学理上的、学术性的贡献。这种对知识创新的严格要求,使得欧洲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纷纷以培养学生“寻找问题的能力”为导向,在这里“问题(problem)”不再仅仅是零散的“提问(question)”那么简单,而意味着一个又一个的矛盾、对比、悖论、困惑、怀疑以及难题等等。相应的,学术论文的目的则是理解或完善现有问题、揭示或寻找某一问题的答案、解释或重新解释理论和问题、定义和分析问题,广泛的展开讨论和辩论,最后对知识进行批判的分析和评价。
欧洲社会科学领域的方法论传统鲜明地体现在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博士学位论文考评体系建设中。如前所述,问题或日现有知识的缺陷与不足是博士阶段研究的起点,博士研究生的研究过程可以看成是以此为起点的一个循环,即由问题开始,首先根据研究者提出的问题进而选择所要使用的理论,进而设计一个概念化的框架,也就是研究者针对这一问题所设定的研究范式。范式一旦确定,就进入到分析、论证的阶段,这一阶段则需要根据作者选定的范式,有选择性地使用经验事实或数据,得出结论或答案。最后,则需要呈现或阐明该博士研究对现有理论缺陷的弥补和贡献,最终回应研究伊始所提出的问题。相对于博士研究的进程,博士论文的写作则有着更为严格、细致的要求,一篇合格的博士学位论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1)现有知识的缺陷与不足;(2)明确的研究问题;(3)学理性的分析框架;(4)明晰的研究设计;(5)合适的方法论选择;(6)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法和数据选取;(7)清晰流畅的文字表述;(8)同理论的密切联系;(9)前后一致的论点;(10)对研究问题的回答;(11)学理性的结论和对知识的贡献与补偿等(详见表1)。在欧洲的博士论文答辩中,上述各项内容也是答辩委员会所关注的焦点。
而博士论文的评价体系则是在遵循上述博士研究的基本构成和博士论文写作规范的基础上,对博士论文的质量、研究成果进行学术性评价。博士论文的学术性评价主要遵循以下两条基本路径(详见图1),一是对博士研究、学习的过程进行考察,二是对研究的创新程度的考察。这两条基本的评价标准是同步进行的。图1是欧洲社会科学领域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评价的基本要素。如图所示,整个博士学位论文的评价体系按照上述学习过程和创新程度两个基本路径,被横、纵两个坐标系划分为A、B、C和D四个不同的区域,A区域是对博士论文本身进行技术型考量,不涉及研究内容的学术性考察或评价,主要包括论文的结构、撰写等方面,通常情况下,在博士论文的答辩中,约有9%的问题会集中在这一方面。B区域则主要聚焦于博士研究的理论视角,主要考察研究者的研究范式、文献梳理的全面程度、博士研究结果的影响和意义等问题,约有17%的问题会出现在这里。C区域集中了博士论文答辩中约21%的问题,主要聚焦于博士研究的过程本身,即研究问题的提出、问题的选择、经验事实或数据的收集方法以及对现有知识缺陷的把握与理解等等。D区域则旨在全面展示博士研究的学术水平,主要集中在考察研究者如何在研究的发现之间建立起概念性的联系,并通过同步的经验事实支持这些联系,同时注重对研究者研究过程的批判,并着重考察该研究对现有知识的贡献,作为博士论文考评的核心内容,D区囊括了约53%的问题。这四个不同的区域及在评审中所占的不同比重,表明了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在答辩委员会与候选人的互动中,应将讨论的重点放在D区域,B与C区域的探讨仅仅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反之,如果答辩委员会关注的焦点仅仅集中于A区域,即对博士论文的规范过程进行讨论,则是一篇失败的博士学位论文。
如前所述,欧洲学术传统中的“方法论问题”有着独特、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正是这种方法论传统,造就了今天欧洲注重批判、强调反思的学术风格。方法论在欧洲社会科学研究当中所起的作用,贯穿于思维理念和现实研究当中,成为了从学生到学者的“研究惯性”,而使用方法论这种传统本身,也是欧洲所特有的一种范式性的行为路径。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大力发展和高等院校硕、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的背景下,学习欧洲的研究方法、采用批判主义的分析视角并借鉴其硕博士研究生考核体系是及时且有益的。
[责任编辑刘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