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鱼
“细节决定成败”。店面经营离不开“开门亮窗”,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店门设置这种小事也会影响到生意。
(黄薇,南宁某品牌运营机构负责人,被业内称为“店铺形象包装达人”。)
引子:店门“正脸”莫忽视
记者(下简称“记”):你在店面包装方面的很多理念都受到业内推崇。能否简要说一下你对“店面”概念和店面包装的认识?
黄薇(下简称“薇”):店面正门所处的这一侧俗称“正脸”。正,说明这是正事、要紧的事,不能弄歪了、搞砸了;脸,说明这是个关乎形象的事,不容小视,更不能轻易忽视。
我做过近200例店面形象包装,同一类、甚至同一家店面,因为经营者对“店面”的不同认识,导致经营差异性极大。“门脸”特别强调“门”在店面装饰中的作用,这也是我们要谈的重点。
大小:占“正脸”五分之一
记:你提出的快餐店门“五分之一”原理,它的依据是什么?
薇:快餐店门与店面、橱窗等之间也有一定的比例限度,这个限度就是不超过店面正脸的五分之一。因为首先,快餐店是提供人们能快速就餐服务的场所,人流量、特别是人流的频率相对其他餐饮门店要高,因此要求店门首先不能太小。这个大小怎么计算?举个例子,结构比较规整(下视角为长方形,横向坐落,一层建筑)的快餐店内部面积是100平方米,门脸部分宽度约12.7米,高约4.2米,总面积约50平方米。高峰期间这家店要接待100多人,店门每1分钟就有人进出,由此店门比较合理的面积应该是8—10平方米(宽度不少于3米)才能达到忙而不乱。门口小了进出不畅,大了看着别扭,还多花了装修费。其次,挤占了其他构件的空间,剥夺或削弱了其他构件的功能,比如橱窗。如果不是高挑式建筑,橱窗面积跟店门的比例基本接近1:1——这里有个原则,即“顾外不顾内”。跟其他餐厅不同的是,到快餐店就餐不需要很长时间都留在店内,所以不必过多考虑就餐者向外张望的感受,而更应该重视准备就餐的顾客向里张望的需求(有没有空座)。
首先,我给的只是一个基本的计算原理,看人流、看翻桌,折算店内面积,折算成规整状态下门脸的大小,再尽量设定为接近的数字。
位置:以左为上
记:店门开在什么位置最好?
薇:不论什么店,开门位置不外乎左、中、右。单就快餐店来说,最佳位置是门脸左侧。
记:为什么?
薇:近半数的受调者表示,门开在右侧让他们“感觉不舒服”,所以不愿意进门;对于把门开在中间的做法,多数人的感觉是“不反感,但很难形成深刻印象”;而对于把店门开在左侧的做法,超过七成受调者感觉“便捷”,愿意进门就餐。
形状:方圆之间,规矩为上
记:很多生意人开门比较草率,在墙上砸个洞,再装上一扇门,款式大多相同,白天打开纳客,晚上关好防贼。你认可这样的做法吗?
薇:不认可。都是砸个洞装扇门,但洞跟洞不一样、门跟门也不一样,前提是知道我需要什么样的门?比如门的形状。
记:形状?这也很重要吗?
薇:一家底商,建筑上边的主体部分是极具现代感的金属装饰,棱角分明,下边店面非要安上一个穹顶式的门头,你看着别不别扭?开店门要注意三个和谐。第一,跟所在建筑主体的风格和谐,人家是欧陆风格,你没必要来个东方田园;第二,跟所在建筑主题以外的其他部分和谐;第三,跟周边经济环境尽量和谐。周边都是西餐厅,咖啡厅,你非要扎进去开中式快餐店,只能算你勇气可嘉。
关于门的形状。依据传统审美习惯,最好就在方形和圆形或相近的图形之间选择,尽量不要选择过分夸张的造型。我有一个统计数据,在广东、广西14座城市72家经营情况较为满意的中式快餐店中,店门造型都是中规中矩,只有1家采用了一种类似葫芦状的门造型,而这也还算是圆形的变体;而同样是在这14座城市中,还有59家同类店面在开业后不足一年就倒闭、转产或转手,其中有32家店,店门造型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