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宗明
某同学早恋了,上课心不在焉;某同学缺少父母关爱,故意逃学;某同学爱给人取侮辱性外号……在深圳南山区前海学校,每班都安排有两名“小情报员”,做着“潜伏”工作,注意观察同学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并定期向老师汇报。(10月23日《南方都市报》)
但凡看过谍战剧的,对“情报员”这一角色应该不会陌生:他们潜伏在敌方内部,打探敌方的情报,并向组织汇报。在电影里,“谍影重重”的情节扣人心弦,可若将它移植到校园,难免让人起疙瘩。因此,设“学生情报员”的消息一经曝光,便惹起一片非议。
据当事学校解释,“学生情报员”纯属误读,它只是种“心灵互助”,是“为了增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其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心理疾病、情绪壁障,主动介入,开出‘药方”。由此看来,学校不乏良苦用心。
只是,舆论似乎对此并不买账。这也难怪,当“学生情报员”的角色设定游移在“揭露隐私”和“心理辅助”之间,难免会引发负面想象。在不少人的学生记忆中,“被告密”都是挥之不去的隐痛:上课做点小动作,动辄就被老师喊出去谈话,后来才知道,是被“盯梢”了。
平心而论,对“学生情报员”太过警惕,失之偏颇。第一,他们与现实权力是“隔空运作”,也谈不上真正恶意的构陷;第二,若其职责主要是反馈同学的情绪起伏、心理波动,填补心理辅导的缺角,或有其正面价值。
但这种做法,有走偏的风险。再怎么说,学生之间不是“对立关系”,用不着将充满对峙意味的“潜伏”“眼线”嫁接到班级管理中。安排“小情报员”,容易造成学生间的信任裂痕和心理隔阂,乃至造成矛盾和冲突。
窥探隐秘,怎么说都是一种极不恰当的做法。对小学生来说,隐私权也该被尊重。被“小情报员”窃听后,被“窃听”的孩子也许会蒙上心理阴影。再者,对认知能力有限的小学生而言,善恶没有明显分界,他们在打报告时,是否带有泄恨式倾向和潜在偏见,委实难料。“见不得光”的告密手段如果被当作“排异工具”,容易在孩子心中播下厚黑学的种子。更何况,学生心理波动,甚至带些叛逆本就正常,若非必需,教育者没有必要过度介入。果真要进行心理辅导,应该用专业的疏导机制来补全。
归根结底,“学生情报员”还是慎设为宜。导向仇视、功利的角色设定,终究无益于其独立意识的操练——包括尊重他人隐私,以及对厚黑规则说不。
(责编 欧金昌)
看了本期教育时评的文章,您是不是也有话要说呢?或者对别的教育事件,您也有自己的观点?欢迎留言或投稿:gxjyd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