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作文写作的常见问题与对策思考

2012-04-29 00:44:03刘晓冲
大学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对策方法

刘晓冲

[摘 要]课堂加优秀课外读物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模式,可以利用有限的精读课堂渗透一些相关写作知识技巧,并在课余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语言感受力以及写作实践锻炼,进而提高高中生在各种环境下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 对策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2-0098-02

语文是中学的基础学科,写作课则更为重要。对于高中生来说,提高写作水平,是学习的需要,也是打好深厚语文基础的需要。教育部最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作文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写作的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因此,教好写作课,能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写作观,为培养文章写作的各种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高中生写作课的常见问题

(一)作文素材积累少,思路不清晰

高中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识,身心趋于成熟,但缺乏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见识面不广,因此有些学生积累的作文素材不多,总觉得写作时无东西可写,或者写起作文来空洞无物,内容不新颖,毫无光彩可言。内容的挖掘是高中生写作首先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学生们往往疏于观察周围的事物,也不重视积累生活素材,不善于思考和构思文章的框架,因此文章大多数主题不鲜明,没有清晰的逻辑结构,缺少创意。

(二)口头表达能力对学生作文写作的影响

传统作文教学注重书面的训练,忽视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听话、说话的训练与阅读写作的训练相比,不仅分量少,而且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没有明确的要求。不仅如此,从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在听说读写的思想训练中,也不重视听说的训练。这样既不符合语文教学规律,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不见得要天天写,而话却要天天讲。所以说口头表达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基础。只有把话说清楚,才能写通顺的文章。

(三)缺乏写作技巧

书面表达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它包括写作能力的基本要素——观察力和思考力、想象力,它偏重于学生的智力活动,也包括写作的专门能力——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综合运用几种表达方式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写作能力必备的几个方面,它偏重于技能、技巧,主要靠语文教学来培养完成。由于缺乏较为系统的练习,大多数高中生在写作技巧方面颇为欠缺。而且写作技巧会受制于作者的世界观、艺术观,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再者,因为写作教学课时的限制,教师也无法系统地进行写作教学。

(四)词汇量不够

语言积累的核心在于词汇积累。没有丰富的词汇积累,要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是不可能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词汇,才能把事物间的细微差别准确逼真地再现出来。有些学生虽然有志于写作,却无意于建立自己的词汇库,这对于写作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在写作实践中,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地选词组句,把要说的意思系统地表达出来。由此看来,学生要提高语言表现力,需要积累丰富的词汇,进行会话和讲说能力的训练等。

二、高中作文写作教学方法探索

(一)抓住感情的触点

文章不论是情景交融,或者是事理融合,都需要情感因素。情与意,往往形影不离。因此,抒情是写文章不可缺少的一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所抒发的作者内心深处的真情,对于具有相似感情体验的读者来说,就会产生心灵上的交流和共鸣。这些文章所表现出来的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对于青少年高尚人格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高中生的情感比较真挚,他们也比较重视同学间的人际交流。在生活中,只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情感,描绘出具体细腻的情节,便能够感动别人,引起别人的情感共鸣。

(二)确立鲜明的主题

一篇文章,如果主题鲜明、新颖,便能够吸引到读者。能否确立鲜明的主题,与作者的思想观点、认识水平有关。正确的主题,来自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嫩绿枝头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文章的主题凝练,成为全篇文章的焦点,就能够集中笔墨把作者的情感充分透彻地表达出来。如果能够确立好鲜明的主题,也一定能够写出让人喜爱的好作文。

(三)语言运用要生动准确

人的思想情感是丰富而复杂的,变化又是微妙的。要把这种细致入微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就要善于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这样才能揭示出人物心灵深处的情感。“文如其人”,文章语言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表现了作者高尚的情趣和丰富的内心。相反,有些文章语言无味,就是作者缺乏语言的锤炼。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曾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不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词便要使对象生动。”这就是著名的“一词说”。要做到这一点,写作之前就需要细致观察,把握住事物的基本特征,选出最恰当的一个词去表现它,这样才能写好一篇文章。

(四)富有激情的想象力

一个人想象能力的强弱,与他头脑中所贮存的事物表象的数量和质量有密切关系。他头脑中贮存的表象越丰富、深刻,他的想象便越开阔。想象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实践生活是培植想象的土壤,只有蕴含了来自社会生活的想象,文章才能产生真正感人的艺术力量。因此,写文章是离不开想象的。在文章写作中,特别是散文写作,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想象来构思,把自然拟人化,将思想情感融入文章里面,形成新的形象。教师可以选择经典的作品或名段,吸引学生来参与讨论交流,多练笔,多阅读,鼓励学生多些生活积累,放飞想象的翅膀。

总之,写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在写作教学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注重生活积累,认真观察事物。兴趣是写作的原动力,也是写作力量的源泉,只有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爱好它,才能写好它。从目前高中学生的写作状况看,当务之急还是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鉴于此,我们的写作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切切实实地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抓住了这一点,也就抓住了作文教学的基本点。

[ 参 考 文 献 ]

[1] 柳豫编著.表达能力培养与训练[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

[2] 陈向平.口语表达与交际沟通技巧[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3] 路德庆主编.普通写作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4] 黄汉清等主编.中学语文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对策方法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学习方法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28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02:42:52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4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