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雪珍
新课程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采用“先练后教”五环节教学模式,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谓“先练后教”,即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学生先进行尝试性练习,开展自我探究,互教互学,合作学习,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在尝试练习中的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感悟,提高能力。下面,笔者以《政治生活》第六课第一框“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为例,谈谈“先练后教”的课堂实践。
环节一:细读教材——完成填空——反馈点评
教材是学生学习、阅读的根本。教师应充分使用好思想政治课本这个“本”,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熟悉内容。
因此,在“先练后教”模式中,我们可以把教材中的概念、知识观点精心设计成填空题,让学生边看教材边完成填空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教材。
如在教学“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时,笔者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领导核心和执政方式的关键词以及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设计了如下填空题: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______和______决定的。
2.中国共产党是______先锋队,同时是______和______的先锋队。
3.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______。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______。
5.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______ 、______、要通过______体现出来,又要依靠______来保证实现。
学生只有认真阅读教材才能准确填上相应的内容,如此,有助于培养学生专心阅读的习惯。评讲时,教师要先让学生说出该题目出自教材的哪一页,再说出答案。教师除了要明确答案外,更要注意指导学生如何准确地记忆概念和基本要点。
环节二:再读教材——分解课文——鼓励评价
学生通过阅读完成填空题,获得的只是一些零散的知识,因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教材内容。在完成上述环节后,笔者常常让学生再读教材,归纳教材共讲了多少个知识点、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有哪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等,并列出“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一框的学习提纲。
这一过程笔者要求学生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在课本上圈圈画画,做上记号。如在概念、基本观点下划线,在重点词语下加着重号,难点、疑点处划“?”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创新合理的观点。对学生的成果,要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愉悦;对于出现的错误认识,要循循善诱,纠偏扭正。这就要求教师能提纲挈领地掌握和理解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领会情况;在评讲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补充、更正。
环节三:整体把握——提炼问题——精讲解惑
在学生通过填空题的引导、列出知识提纲后,教师可运用问题设计策略,把教材内容问题化,以思考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思考教材,将教材读懂、读通、读透、读活,进而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评,并围绕重点、难点进行讲解,根据问题得出具有层次性、逻辑性和要点性的结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条理性。
在教学“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
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3.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市场供应与物价监管工作,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活?
教材内容问题化,让问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引导和线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追本求源的欲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向能力结构的转化;进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顺利达成预期目标。
这一环节的开展,要求教师必须在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厘清其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内容,把握教材内容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抓住其核心和相关问题,然后提炼出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问题要有概括性、典型性,能有助于学生整体理解教材。这里,教师可根据上一环节的学习提纲设计问题,如:一个问题囊括几个提纲的要点,提高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也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由师生共同完善形成思考题,再让学生思考、讨论,最终解决问题。
环节四:总结归纳——互动拓展——升华情感
小结既是一节课的收尾环节,也是总结提升阶段。教师要注重组织、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小结、反思,进一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推选一名代表作总结陈述,归纳这一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其他同学可做补充发言,从而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进一步巩固知识,培养总结归纳能力。
环节五:巩固训练——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有针对性的练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并将知识逐步转化为技能技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不可或缺的。
在课堂小结后笔者常根据课标的要求,针对知识点、易错点设计相关练习,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学会运用,提高分析能力、解题能力,积累做题的好方法与好思路。设计练习时,教师不仅要考虑到“练”的广度和深度,还要考虑到“练”的顺序和方式,控制练习的数量。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答题方法的指导,要教会学生抓要点,使问题答案要点化、条理化、逻辑化和序号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采用“先练后教”模式要注意:(1)设计问题应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并且问题要略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既是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同时又有一定模糊性和疑惑性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2)问题应有可拓展的空间,对学生来说有探究的深度与广度,有争议性,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4)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耐心,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要包办,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要允许学生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要尽量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索,总结出规律。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根据学生实际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作者单位:新兴县华侨中学广东云浮527400)
责任编辑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