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传媒类开放实验室的运行机制与措施研究

2012-04-29 00:44:03李何明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年12期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传媒运行机制

李何明

摘要:高等院校开放实验室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分析传媒类实验室的开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研究运行机制入手,提出了利用自动化和网络信息技术手段等措施解决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技术难题,使开放实验室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传媒;运行机制;创新;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2-2806-03

Research On Operative Mechanism and Measures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Open Laboratory in Colleges

LI He-ming

(New Media Colleg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 Open laboratory is important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ve talents and enhance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in colleges. This pa 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open laboratory, and researches the operative mecha nism,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hat make use of automation and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solve some difficult technological problems appeared in open laboratory. Finally, open laboratory i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o the uttermost.

Key words: open laboratory;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operative mechanism; innov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

实验教学是推动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的重要环节,作为提供实验教学软硬件条件的开放实验室的建设管理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高校的重视,已经成为高校全面提升教学科研的综合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之举。传统的实验室运行机制由于传统意识和技术局限的原因,表现出很强的封闭性与限制性;而新型的开放实验室运行机制强调以人为本,具体表现在学生能自主进入实验室等场所,进行独立的或合作的学习和研究活动。该文在分析研究开放实验室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以传媒类院校开放实验室为例,阐述适合开放实验室的现代化运行机制,并着重研究利用自动化和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同时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了开放实验室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1传媒类开放实验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传媒行业是创意性和实践应用性很强的行业,作为以传媒类和艺术类专业为主干,联手行业合作培养传媒应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我校的传媒类实验室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开放,但在开放过程中还存在这诸多问题:

1)实验室管理队伍人员紧缺,实验室开放时间得不到保障。大多数传媒类院校都存在这样的普遍现象,专职实验员人数有限,一名实验员通常要管理多个实验室,工作压力较大。开放实验室与以往传统实验室相比,服务对象不再只是本学院学生,内容不再局限于培养计划内实验课程,开放时间不再局限于正常工作日。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给予保障,实验员的工作量就会比原来大的多。因此,实验室的全天候全方位开放要想落到实处,任重道远。

2)对实验室重视程度不高,对实验室开放运作投入力度不足。传媒类专业实验实践课程较多,需要经常用到实验室。实验室开放后,进入实验室的学生人数的进一步增加,实验设备运作时间的延长,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材料的损坏率与消耗率也就会相应增加,相应的运行维护经费持续投入必不可少。学校注重对培养计划内实验实践课程运作提供经费保障,但缺乏对课外实验开放实践教学研究的运作提供制度保障及经费投入,势必影响实验室的开放程度。

3)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绩效考核体系还没完全建立。实验室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的转变后,管理制度上一定要有所改变。传媒类院校以传媒类和艺术类专业为主干,学校侧重于关注全国广电系统及影视传媒行业的发展动态及相关新技术,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还是沿用传统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包括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和事故赔偿处理办法、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等,没有健全的制度和绩效考核体系就无法保证实验室的完全开放。

2运行机制分析研究

众所周知,企业的内部运行机制可以分解为两大机制:一个是自我发展机制,一个是自我约束机制,其中自我发展机制包括:激励机制、人才开发机制、投入机制、创新机制等;自我约束机制包括:约束控制机制、预警机制等。实验室的运行机制也可参照企业的内部运行机制,我们按照内部机制的功能构成,从具体问题入手开展分析和设计,深化内部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改革与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实验室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措施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最终真正实现高校开放实验室的全面开放与共享。

2.1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是开放实验室工作中的主要承担者,直接关系到开放实验室的工作开展。如何充分调动教师对开放实验室的工作热情和业务水平,是提高开放实验室工作效率的关键,因此,建立并完善开放实验室的绩效考核体系势在必行。首先,根据本校的实验教学情况并参考兄弟院校的实行效果,制定开放实验教学评价标准,用于衡量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业绩。该标准不能单纯以工作时间来评价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在开放实验室工作中的业绩,还必须考虑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其次,对于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及不同的实验教师,采用人性化的激励方式。

大多数院校实验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实验室及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虽然他们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及动手操作能力,但很少参与到实践课的教学中。因此学校应考虑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合理安排实验技术人员辅助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上机及其他专业课程实践操作,按实际课时给予课时补贴。这样既能发挥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特长,又能调动他们对开放实验室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对于不同的实验教师,也应该采取差异化的激励方式。尤其是对于那些满足正常实践教学,业余时间在开放实验室里指导学生进行学科竞赛的教师,应予以表彰并给予物质奖励。

2.2打造学习型、发展型实验室团队

实验教师是实验教学的灵魂,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开放实验教学的效果;实验技术人员是实验教学的保障者,技术人员的素质高低也将影响开放实验室的运作效率。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对实验管理队伍结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想上责任心强,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业务上理论功底扎实,具有宽广的知识面、丰富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学校各级领导及管理部门应重视实验队伍的建设,积极开展对实验管理人员多种形式的培训,鼓励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深造,提高学历层次,加大实验师资的引进力度。同时,可以挑选一些动手能力强、技能水平高的学生辅助管理实验室,一方面可以帮实验教师分担因为实验室开放带来的工作量,一方面学生管理实验室,主要是对实验室仪器、设备以及网络进行维护,对学生开放实验情况及实验资料进行登记整理等。学生通过参与管理,既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又提高了管理和处理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增强就业竞争力,可谓一举三得。

同时实验教师和验技术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积极参与到实验教学研究、实验新项目的开发,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优化、改进等工作中,尽快提高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及时解决学生在开放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实验室管理效率,确保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3教学与科研融合,扩大实验室开放,培养创新型人才

传统的实验室是实验教师教授实验课程、演示验证实验及学生进行上机实践和仪器设备操作练习的场所。由于只在实验课程计划学时内开放使用,受开放时间少,教学内容单一固定等限制,传统实验室无法引起教师和学生的真正重视,无法发挥其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的作用。传媒类院校作为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基地,更是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建立优化、开放、创新式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实验教学的精华,又要锐意创新。首先,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验证性实验,加大设计、综合性实验比重。培养他们从事科学实验的基本素质和开创性的科研能力,在实验技能、查阅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训练。其次,学校应鼓励学生利用开放实验室提供的设备和场地,参加各种设计大赛,努力实现学生创新的自主性与参与性。我校从2008年开始设立面向本校在校学生的大学生创新基金,用于资助本校在校学生的发明、设计、创新等项目,通过创新基金平台,孵化了很多学科竞赛、专业大赛的获奖作品。我校每年还举办大学生多媒体竞赛和程序设计大赛,并组织优秀学生参加省市及国家级竞赛。学校会根据参赛和获奖情况给予学生和指导教师一定的物质奖励,既调动了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学习创新积极性,又对我校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了很大的作用。最后,学校应尽可能满足开放实验室的实验场地需求,为学生提供软硬件齐备的实验环境,为教师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2.4建立完善统一的管理监督体制

熟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开放实验室要想正常运转,首先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对于基础教学型实验室,要从基础课程的整体需求出发,对实验室功能进行重新认定并合理布局。对于科研型实验室,要从学科发展定位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充分发挥实验室在科研创新中得载体作用,实现实验室统一使用、设备统一管理的管理体制。其次,必须建立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包括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实验室安全卫生守则,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办法,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学生实验守则以及实验室绩效考评办法,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等等。这些制度为开放实验室的正常运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也起到约束控制控制作用。除了制度约束监督,人为约束监督必不可少。高等院校的实验室主管部门应定期对实验室进行考评,内容包括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完好率和设备的产出率、实验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实验室管理等,旨在通过考核评估,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开放实验室内在活力,推动改革,使开放实验室工作不如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最后,课外时间在开放实验室里进行实验操作的学生以及进行科研活动的教师是开放实验室的服务对象,他们在使用实验室的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实验室仪器设备及软件配置、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起到人为监督控制作用,促使实验室的有针对性地完善更新。

3新型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应用

通过上述关于开放实验室运行机制的阐述,我们在所在的媒体类实验室采用了以下可行的措施,取得了较显著成效,具体如下:

3.1利用自动化管理加强实验室开放力度

鉴于我院设置的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了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课余上机实践要求,更好地履行为师生服务的职责,我院实验室引入了自动化门禁系统,通过基于一卡通的B/S结构开放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进行远程管理,为实现实验室的全天候无人值守开放提供保障。该系统分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部分主要有学生教职工用一卡通、读卡器、控制锁、刷卡柜、数据服务器等,软件部分主要是B/S结构基于一卡通的开放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实验室管理员可以通过信息管理界面,对门禁系统功能进行设置,对门禁授权账号进行管理,查询用户及实验室的刷卡记录等。

3.2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效率

为了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更好得为师生提供开放服务,计划整合原有的功能独立的实验室信息系统,搭建新型的多功能实验室开放共享信息化平台,为师生提供在线查询实验室开放信息功能,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实验室管理模块、实验设备管理模块、校内外服务管理模块等。其中校内外服务管理模块方面,开放实验室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在校师生,为他们提供学习实践、科研创作的场地和软硬件支持,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实验室资源,更好地发挥为师生服务的职能,我们采用信息化手段统筹管理实验室开放服务信息。师生在线查看实验室开放规章制度,通过信息平台以个人或项目组的方式提交实验室使用申请,实验室管理人员在线审核申请资料,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予以执行退回修改操作;符合要求的通过审核、备案,并通知申请人按要求出入实验室,并做好开放记录。最后实验室使用结束后,申请人需要将实践或科研创作成果在线提交给信息平台,一方面作为申请人实验室使用情况考核,另一方面作为实验室开放建设的成果、绩效,促进实验室的进一步发展,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3.3利用信息化管理和人工监督双保险加强实验设备开放共享

开放实验室不仅是形式上的开放,更是内容上的开放。除了常规意义的实验场地对师生开放外,实验室仪器设备同样需要开放共享。为了加强我学院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和共享,提高利用率,使其充分发挥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和资源优势,我们利用信息化管理和人工监督双保险加强实验设备开放共享,一方面尝试在上述实验室开放共享信息化平台中整合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功能模块,包括设备资源共享的查询系统,浏览查询专业仪器设备的基本情况,即仪器设备的规格型号、性能指标、服务范围以及台套数、借用情况等,还应集成网上预约、网上收费、效益考评等各项功能,并不断扩展相关业务,实行动态管理,使用户能够通过信息平台更方便快捷地预约使用各实验室的专业仪器设备。另一方面,为了加强设备借用的安全管理,对每台设备贴上唯一的条形码,师生借用设备时,读取其一卡通信息及所借设备的条形码信息并录入系统中,设备管理员对借用信息进行审核,借用人检验设备无误后,完成借用手续;设备借用期满后,设备管理员检查归还的设备,如有损坏,按相关规章制度进行赔付;如设备正常工作,就录入一卡通及设备条形码信息,办理设备归还手续。

4结论

实验室要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开放,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克服,许多技术难度需要我们加以探讨研究。该文分析传媒类院校开放实验室的问题,从研究运行机制入手,建立完善的开放激励机制,打造学习、发展型实验室团队,加大对开放实验室的投入,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完善开放约束控制监督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包括利用自动化门禁系统加强实验室开放力度;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一个多层次、多功能、一体化的实验室开放共享信息化平台。总之,开放实验室运行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其管理细则,与时俱进,引入新的管理技术,才能使开放实验室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塑造,完成我们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徐绍业,邵晓云.高校开放实验室要素解析与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5):7.

[2]陈文波,段琼瑾.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5):156-158.

[3]王治文,陈俊武,洪慧.面向开放管理的实验室门禁系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60-63.

[4]刘嘉南,潘信吉.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3):284-287.

[5]魏冬梅,梁艳英,张莉.加强开放实验室规范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0(3):41-42.

[6]白云,柴钰.加强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109-112.

[7]洪霞,陈秀云,张炜等.开放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3):282-287.

[8]肖鹏博,卢艳青.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5):57-59.

猜你喜欢
开放实验室传媒运行机制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开放实验室的思考与实践
科教导刊(2016年29期)2016-12-12 09:03:46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媒介素养
中国市场(2016年32期)2016-12-06 13:08:26
解析数字插画发展的相关因素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22:26:11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大众语言艺术与现代视听传媒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20:04:00
开放实验室物联网安防系统设计
开放实验室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 19:29:20
高校开放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