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2012-04-29 01:33张宁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13期
关键词:技能院校职业

张宁

摘 要: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是“职业性”和“技术性”,本文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特点,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突出技能培训,强调应用性,突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一种适应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职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5(a)-0173-01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线技能型人才缺乏的现状,但是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与社会技能型要求的距离很大,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改革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日益凸现出教学模式的重要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生产与服务第一线从事管理和直接运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既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胜任现代化生产技术岗位实际工作的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学模式要按照社会对高职院校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确定教学目标,研究构建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基本特点的教学体系,建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1 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难与很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就业市场反馈的信息,许多高职院校毕业生到工厂工作后并不能熟练操作本专业工作,不能顶岗完成一个熟练技术工人的工作。在当前这种以岗定人的经济时代,各企业需要的都是能顶岗的熟练技术工人,这事必造成许多毕业生只能从事一般普工的工作,甚至做的是与所学专业毫无关系的工作,这种现象应该值得我们反思,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有偏颇吗?

资金短缺,教学硬件不配套,课堂教学占主导地位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导致高职院校难以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是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大部分时间都集中在课堂中学习书本知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学生很少机会接触社会实际,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压缩理论教学内容,增加实际操作比例,真正体现以技能为核心。此外,实习基地建设缓慢也造成学生只向书本学习,书本内容与实际行业岗位操作程序的要求脱节,学生无法做到通过“劳动过程”的“认知”到“操作”的“学”的过程,即通过感受体验的过程,进行反复实践和积累才能掌握专业技能。在这种教学模式培养教育的学生实践能力匮乏,工作能力低,用人单位不满意。

(2)忽视学生知识深度。高职院校各专业必修课程较多,学生只能对所学课程有个浅显的了解,学生无法做到针对所学专业进行深度学习,更无法做到技术精湛。

2 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设想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能力,以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为出发点,应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来体现高职教育的“应用性”和“技术性”的特点,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技术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正确处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关系,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高职教育是以培养最需要的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线,注重实验、实习、实训及基地的建设;高职院校应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加强与企业联系和合作,采用各种方式建立、健全和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坚持“请进来,送出去,传帮带”的方针,积极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渠道,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和培养目标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核心目标。

(2)以职业技能为核心设置课程,即通过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教学目标,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主要是实习、实训、实践活动等教学内容,使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使每个在校学生都能够体检到岗位“实战演练”。

(3)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开发新教材。高职教学配套教材不足,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实用性出发,变理论体系为训练体系,强化和突出应用,改革传统教材以知识为主线,突出以能力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将知识、技能与职业态度有机整合,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为一体。

(4)优化课程安排。建立弹性学习机制,控制必修课的门数和时数,提高选修课的比例,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加大与职业领域联系紧密的选修课程,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能自主设计职业生涯、自愿选择就业方向的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适合其职业目标的课程,提高在职业领域的竞争力。

(5)高职教育实施“双证书”制度,其基本思路就是一种教育形式同时颁发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坚持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确定培养计划,使高职院校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获得职业能力。具体做法:①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参与动手,亲自操作,重视学生的参与;②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合理地确定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的比例。

(6)建立突出职业素质和能力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方式传统、单一,多数考核还是以闭卷和笔试方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素质和能力的考核较少。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应从单纯检验知识的掌握转向综合应用能力的检验及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检验。

(7)建立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高职院校需要企业提供的是工作场所和生产条件,而企业则需要学生的技术劳动,协助其进行生产,企业现场为学生学习技能训练提供基地,为学生毕业后求职进行训练和能力强化。显然这是高职教育与企业合作的重要结合点。

高职教育要用现代教学论和职业教育的思想指导教学实践,合理设置教学目标,既有认知目标,又有能力目标,更要有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职业素质目标,以知识、能力、素质为核心目标来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爱岗敬业、踏实肯干、与人合作的品质,让学生毕业就能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董维佳,宋建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 王奎英.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5:49~50.

[3] 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4]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

[5] 赵居礼.关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材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

猜你喜欢
技能院校职业
高级技能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画唇技能轻松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