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①

2012-04-29 01:01刘丽莉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大学生能力

刘丽莉

摘 要:本文构建基于实践导向的科研能力培养“五力协同”模型,并以“项目式学习(PBL)”实践教学模式为载体,结合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实验总结,从课内PBL与课外PBL两个方面构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模式,以期为高校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探寻以实践为导向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科研能力实践教学项目式学习(PBL)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5(a)-0152-02

1 引言

创新与竞争是当今时代的显著特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亦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培养与储备成为各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占据制高点的重要手段。大学生是未来创新型人才的储备库,其创新能力对国家的整体创新实力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科研能力是大学生在学校阶段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构建学生创新思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必要。尤为重要的是,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创业,创新性的科研思维对于塑造创新型的人才具有重要的功能导向。

国外对于大学生发展科研能力给予高度重视,普遍把研究性学习和科研训练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英美等一些大学都相继把指导大学生的科研列入学生的课程体系,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研究机会计划”设立了大学生科研学分。近年来国内许多学校也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如研讨型教学模式、案例型教学模式、大学生科研创新平台模式等等。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目前国内高校教学,尤其是公共管理类学科的教学中,针对性强、可操作的科研能力培养模式较少,尤其缺乏以实践教学为导向的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未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融入日常教学与实践。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创新型社会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为目标,试图构建具体、高效的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模式。

2 基于实践导向的科研能力培养“五力协同”模型

在创新型社会环境下,大学生应具备的科研能力应归纳为五种能力——问题发现能力、系统筹划能力、方法运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科研营销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五力协同,共同运作下场域的叠合。

(1)问题发现能力。

对于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进步,问题发现的能力或者称提出问题的能力甚至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对于问题的直觉性发现是科研思维的基础动因。对于问题兴趣性的探索、发挥主动性去研究是科学研究得以持续的动力。问题发现能力对于每个个体都不同,源于每个个体的理论与实践体验,实践体验更为重要。问题发现能力意味着一种创新机会的开始。

(2)沟通协调能力。

现代社会的科研或工作,仅仅依靠单个人的努力显得远远不够,更多的情况下需要团队协作,共同达成目标。团队成员的互补性、群策群力有助于一个共同目标的达成。团队成员分工协作、沟通协调将会成为常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将使团队成员厘清各自的目标,为共同目标的实现增强向心力。

(3)系统筹划能力。

关于系统工程,钱学森认为:“系统工程就是从系统的认识出发,设计和实施一个整体,以求达到我们所希望得到的效果。系统筹划能力对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而言,对于整体解决拟探索的科学问题,从设计到实施,如何达到既定目标制定了详细的前期准备、方法步骤与计划方案,有助于学生科研目标的整体计划性的培养。

(4)方法运用能力。

有效率的达到既定的目标,方法的选择事半功倍。科研能力的培养,在方法运用和选择上,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从理论上可以储备多种分析方法。如管理学科,比较分析、社会调查、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等等。但是必须结合实际问题,以实践为导向来选择设计最有效、可行的研究方法。

(5)科研营销能力。

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际,对实际具有指导作用。尤其是管理学科,科研产品品的价值往往不能充分的体现。因此,如何将团队达成的科研产品推销出去,或者去获得前期的资助来完成自己的科研产品,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营销能力。具体包括演讲表达、创意设计、文案展示等等能力。

在以上的“五力协同”模型中,综合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以实践教学模式为导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重点提出要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钱学森曾说说:“我认为(教改),应该采用客观的、半经验半理论的方法,有点理论的指导,但更多的还要靠经验,靠实践。”科研的目的是为实践服务,应该注重以实践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

3 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分析——以公共管理类课程PBL为例

针对前文提出的科研能力培养目标,笔者认为“项目式学习”(PBL,Program Based Learning,基于项目的学习)这种实践教学方法能够很好的整合五种科研能力培养目标,是一种能够结合日常教学、易于操作的培养模式。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对“项目式学习”进行过实践,以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具体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索。

PBL是通过进行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培训方法。这种方法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在科研能力培养上,PBL能够通过项目的整合运作与分解协作,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它的最大特点是以科研的思维将教学目标具体化,通过完整的项目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并应用到实践的兴趣。

对于公共管理类课程,以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为目标,本文以“项目式学习(PBL)”为载体,可从课内PBL与课外PBL两个方面构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模式。

(1)课内PBL实践模式。

结合PBL的核心目标,研究最佳的PBL实现方法,建立科学的流程体系,设计实施流程。重点是确定课内PBL项目内容、任务要求、工作计划。根据公共管理类课程的特点,选择的具体项目为“国家级基金申请项目”的模拟申请,主要目标包括三个步骤模块和五个目标工程,来综合锻炼大学生科研能力的“五力协同”,即问题发现能力、系统筹划能力、方法运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科研营销能力。三个步骤模块为:确定主题——模拟申请——模拟答辩。五个目标工程:申请一个课题、发起一次讨论、写作一份申请、发表一次演讲、模拟一次答辩。

具体步骤为:

首选,确定主题。

教师确定项目执行规则。包括项目要达成的目标、合作讲解国家级基金申请的基本要点,根据课程的前期基础内容介绍,宣布备选题目或学生进行自由选题。学生4-5人一组,组成项目团队,分工协作,在前期理论文献的搜集、加工、整理地基础上,结合初步的社会调研,完成基金项目的题目确定工作。此步骤重点锻炼问题发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

其次,模拟申请。

以国家级基金申请项目为范本,以团队为单位,逐渐熟悉基金申请的基本流程,重点以基金文本为范本,研究基金申请项目的各项流程,主要包括国内外进展综述、研究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进度安排、资金使用情况等等,进行统筹规划进行撰写。在申请书撰写的过程中,每人至少发起一次讨论,发表一次演讲。此步骤重点锻炼系统筹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方法运用能力,重点强调以实践调研、社会调查的方法进行实际调研。用预调研的方法,实际调查并反馈结果。

最后,模拟答辩。

基金申请书撰写完毕后,交由教师审阅修改,准备模拟答辩。教师请相关老师做答辩委员会成员,模拟基金申请的过程,每个团队都要进行答辩。最后由答辩委员会综合评分,判断优胜方。教师给予证书和奖励。此步骤锻炼科研营销能力。

在实际项目申请过程中,对于科研项目的整个流程,通过相应的步骤都能得到反映。同时,以实践调研为导向的申请书撰写,通过各种途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调研,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的能力。科研的五种能力在实施的过程中得到了训练。从学生反馈效果来看,普遍认为收获很明确,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课外PBL实践模式。

目前的大学不是关起门来搞研究,一定要将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提炼并验证理论。增强学生实验和实践教学,并配套以良好的机制,与就业相结合,应该创新机制,为学生的实践性学习提供多种机会。课外项目式学习,可采取以下方法,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实践锻炼。

a.联合实践。结合我校或校外教学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咨询公司等的需求,就核心目标培养的某几方面,进行科研助理联合实践培养,实践锻炼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科研能力。以增强学生在实际部门中对科研能力的把握,明确科研能力的培养对学习、就业的实际意义,确立科研意识。

另外,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例如,大学生培养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是实践性教学的新方案。

b.创业规划。结合专业课PBL自设创业规划,团队合作,实现以问卷调研、实际调研为基础的浓厚实践氛围,对相关项目规划、论证可行性。在实际调查中,学生通过调研,对专业与职业或创业有一定的了解,对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起到实践引导作用。

以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从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两个方面构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模式,能够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或者说从单纯听讲和记笔记的被动角色变成主动的探索者,是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初步接受科研训练的过程。

4 结论

科研能力是大学生在学校阶段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构建学生创新思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必要。本文针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构建基于实践导向的科研能力培养“五力协同”模型,分别为问题发现能力、系统筹划能力、方法运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科研营销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五力协同,共同运作下场域的叠合;以“项目式学习(PBL)”实践教学模式为载体,结合公共管理类课程多年教学实验总结,从课内PBL与课外PBL两个方面构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模式,以期使科研能力培养成为高校系统性、综合性、常态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高校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探寻可操性强的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高志军,陶玉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电化教育研究,2009(12):92~95.

[3]胡庆芳,程可拉.美国项目研究模式的学习概论.外国教育研究,2003,30(8):18~21.

[4]王海澜.论作为学科学习框架的项目式学习,教育科学,2003,19(5):30~33.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