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平
党的“十八大”确立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愿景。如何实现“美丽中国”?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既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目标,也是我国企业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使命、新方向。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和党执政的重要基础,深入理解和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以实际行动带头实现低碳绿色发展,对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绿色发展是国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绿色发展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和企业可持发展的重要基础。当今世界,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的形势下,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道路,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为决定企业前途命运的关键所在。工业化发展是我国发展的必经之路,而说到发展工业,人们往往会和破坏生态环境联系到一起。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少部分企业在追求自身利润的驱使下,对资源的无度索取,对环境的肆意破坏,资源环境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有机废水排放国,而这些污染物的源头主要来自企业生产活动的排放。要守住祖国的“绿水青山”,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绿色发展就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由于人口、资源及历史等原因,还有相当部分的国有企业还处在产业链的低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增长、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仍然是普遍企业的“短板”。当前,大多数国有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企业只有把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把绿色发展作为转型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企业发展的步伐才会越来越快,发展的质量才会越来越好,发展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绿色发展是国企应尽的社会责任
美丽中国应该是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城市、乡村更干净整洁有序,处处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这些美好蓝图和愿景的实现,要靠全体公民和企业从细微之处干起来。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党和国家重要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貫彻落实者,党中央和社会各界对国有企业寄予厚望。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途上,国有企业是责任主体和重要的力量,理应主动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承担起对群众健康和环境保护的责任。大力推进企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民众生产出更多绿色的安全可靠产品,引导消费者建立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实现生态文明最重要的是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首先,企业必须站在对历史负责和企业可持发展的高度,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自觉意识和具体行动,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表率。其次,国有企业要继续发扬敢于担当的精神。担当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境界,一个有担当的企业,才会迎难而上,不怕困难;才不会只顾眼前利益,而无视将来。再次,要重视培育广大员工的生态意识、节约意识,大力营造绿色发展的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氛围。调动一线职工主动参与节能减排的智慧、潜能和积极性,为降低生产成本出谋划策,使绿色发展成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只有把广大员工蕴藏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潜力激发出来,引导到立足岗位为绿色发展作贡献上来,绿色生产、清洁生产、低排放工作基础才能更加牢固。
以绿色发展引领企业转型升级
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大历史机遇和使命。首先,要围绕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抢占世界绿色经济发展先机。其次,要以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为主线,把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业务流程、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在生产流程上,建立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技术、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绿色物流、绿色回收的闭合性循环经济新模式,使本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更符合生态文明要求。最后,要进一步淘汰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老旧设备和生产工艺,大力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以技术创新驱动企业绿色发展
要实现绿色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企业要着力培育和构建绿色发展的技术保障体系,大力引进、培养科技人才,加强技术和产品研发与储备。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能源和低碳生产新技术、新工艺。从长远看,发展低碳经济更是着眼全球新一轮发展机遇,实现我国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重大战略。要重点加强对节能技术、节水技术、废弃物再利用技术、生产过程的无废少废技术以及生产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等的研究与开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最新技术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降低能耗、水耗,实现废物转变成资源的链接或进行无害化处理提供技术支撑。要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的投入,节能环保不是企业的负担,而是企业的责任和机遇。企业要会算大账,今天不舍得花钱抓节能环保,明天就要花更多的钱,甚至花钱也难买回错失的机会。
以生态文化促进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型
生态文化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文化。发展生态文化,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推动企业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国有企业要自觉把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倡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新文化观。把“绿色、循环、清洁、低碳”作为企业发展理念,树立环境意识、生态理念,使企业运行、员工行为实现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型。
同时,要通过对企业管理者与员工进行生态环境知识的培训教育,从而提高他们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企业和员工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所担负的责任与权利,从而形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则。使企业家抛弃“环保不经济”的成见,树立起重视环境有益于经济发展的文化理念,形成新的生态化经营理念,打牢构建生态文化的思想基础,自觉地将企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统一于企业的经营目标中。
以细节成就企业绿色发展
企业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点滴做起,把节能减排落实到企业发展每个细节。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车间、每一位员工、每一件产品,每一个环节都可通过成本控制、技术改进等手段实现降本增效,实现节能减排。比如: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可为节能减排作贡献。加强对工厂、生产场地的园林绿化,绿化不仅可以吸收大量的废气,还可美化工厂、陶冶情操,提高员工生态文化素质。如:在工厂的主要道路、活动场所、空地等可因地制宜多栽一些乔木、灌木并配置花草等。在主要进出口、活动区可用园林小品、藤蔓植物、鲜花、雕塑等景观形成立体丰富的绿化景观。在办公室,门厅、走廊等地摆放一些绿色植物、鲜花、盆景等进行装饰。使厂区大道干净整洁,呈现出一派郁郁葱葱、繁花似锦、空气清新的园林景色。
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通过细节处理都可实现循环再利用。如:企业排出的污水经过处理后,可以浇花、清洗、养鱼等用途。生产排放的废气、废渣经过处理、提取后,绝大部分可回收利用,为企业降本增效,使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危害降到最低。
建设美丽中国,任重而道远。国有企业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要主动担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任,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责任编辑:崔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