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2012-04-29 00:06:56卢艳红
成才之路 2012年12期
关键词:题目作业内容

卢艳红

目前的教改要求要改变单纯的接受式学习,特别关注对个体差异的教学观念的转变,强调因材施教,强调探究式、发现式、研究式、自主式的学习教育理念。因此,如何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越发显得格外重要。

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可从课内、课外、情感和课后等方面入手。

一、课内

作为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自身发挥的学习方式方法,学习方式方法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持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倾向和学习策略的总和。学习策略则是指学习者为完成某一特定学习目标或者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一系列的步骤,其中某一特定步骤称之为学习方法。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倾向是不相同的,包括学习的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的情绪,以及学习的坚持性和对学习的内容、学习所处的环境等方面的喜好。比如说有的学生喜欢结组式学习,有的学生偏偏喜欢在竞争压力下学习,有的学生能切身感受到学习就是一种乐趣,还有的学生却能在特别艰苦的条件下有效地学习……因此,教师在指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时,一定要多多鼓励他们进行独立且有个性地学习,并积极引导他们主动地参与合作式学习,在其中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此外,教师还要引导他们经历并体验探究式学习,在不断思考与沟通讨论中收获感悟与更深层的理解。

1. 课内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1)最初重要的一环是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并促使他们能够针对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地认识及改进的能力,进而使自身能够在不依赖教师的情况下也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及目标。这一阶段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可以用五种能力作为培养目标:能够认真分析并写出标题的能力;分析把握关键字句与标记符号的能力;准确找出教材中的重要句段的能力;读懂字、句、式意、例题意思的能力;能够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出注意事项及重点的能力。同时,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做到“三读”。首先要粗读,即弄清符号及文字的障碍,了解大致的内容;其次要细读,即在认真读句子的基础上逐字逐句弄清楚解释和含义,用特殊的符号在课本中标注出重难点;最后要精读,即学生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认真完成相应的练习,再将重点放到分析重点句、关键词上,认真总结归纳,写出学习的体会。教师要经常采用提问、抽查相结合等方式进行检查,在上课时有以下步骤: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20分钟左右时间,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内容、自学提纲进行讨论自测,而且要做完练习并自检或他检互相结合。②教师要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来解答学生的疑惑并进行精讲。③学生用10分钟时间进行自我检测。④最后5分钟时间,教师或者学生进行总结归纳。

(2)经过一段时间后,上课如下:①首先用10分钟时间按照预习的效果组成小组进行讨论来解决课前预习中的一些问题,课程所要讲的重点内容与课后的练习等都属于课前预习的内容。②其次利用20分钟左右时间由教师或者学习小组组长解答小组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的问题,若是这些问题小组能解决,则由学习小组组长或者别的同学来进行例题讲解,如果学生能够用教具讲解的,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用自己做的教具进行讲解。③再用10分钟时间做一些自测题,这些题目内容的设置难度要照顾全面,题量不应太多,学生做完后可互相交换进行订正批改,然后教师从中抽查一些自测题,了解学生还存在什么问题。④最后5分钟时间学生或教师进行总结,并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

至于学生作业方面的要求,由学习组长提前批改好作业,并认真填写作业反馈卡,教师抽取部分作业进行检查,了解作业存在哪些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强自学能力,学会经常性的总结归纳,不断地进行知识结构整理。

2. 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努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提高自身的引导艺术和授课技巧。在最初,教师可给学生列出自学的提纲,逐渐地教会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能独立列出提纲。

(2)课堂上严格遵循的原则:学生对一些基本规律、概念及一些基础知识的混淆或错误的运用理解,出现了要及时更正讲解;学生新旧知识未能做到衔接之处要讲;学生在解答时没抓到要领、内容不完整、思路不畅通之处要讲。学生们已经熟练而且懂的知识不要讲;似懂非懂的知识也不要讲,可通过学习小组讨论来解决;没有熟练的技巧技能不要讲,可组织同学们平常多练习。

(3)教师特别要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平常要多观察他们做练习和看书,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出来加以纠正,使他们逐步地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走出来。对于学困生,可以适当地布置少量或者难度适中的作业,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和兴趣。另外,在每次单元考试后,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成绩。

二、课外

1. 学生课外预习的练习可分层布置

将学生分成好、中、差,并分别给他们布置练习。教材上非常简单的题目可以让学生直接在书本上解答,需要书写过程的题目学生可在练习本上做,个别不会做的题目可抄写在练习本上,并留出该题目的写作位置,等到老师讲解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补上。

2. 经常引导学生养成随时有问题随时记录的好习惯

三、情感方面

1.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

教师要在平时多了解、关心热爱学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在他们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给予帮助,在他们成功时要给予适当的赞扬,并正确对待他们中存在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首先,教师要营造学习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由此来引导学生因惑质疑,对学习产生悬念,增强好奇心,使他们进入一种探究知识、寻求真相的状态。其次,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很快进入发现问题的角色情境中,由此激发学生生疑质疑。

四、课后方面

在课后,可鼓励学生多做数学教具,使他们在无形中自主地学习数学;可引导学生多写一些小论文(如学习心得和学习经验),多进行一些探究性的学习;可鼓励学生上网查询一些数学史料和资料来拓宽他们的视野;也可以鼓励学生组成数学兴趣小组进行互补合作学习。

(昌黎县党各庄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题目作业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22
快来写作业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作业
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 17:30:08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一道不等式题目的推广
求知导刊(2015年15期)2015-05-30 00:51:54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