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逐步深入,社会结构的分化日益明显,“畸形分化”的二代现象也越来越引发了社会的广泛争议。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二代现象得以产生的原因及可能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进行分析与评述,得出了以下观点与结论:二代现象的产生不仅是帕金所谓的“社会屏蔽”的结果,更是中国社会所独有的非正式制度运作的产物;它不仅反映出戈德索普指出的社会流动的“三点流动”式的封闭性特征,更集中表现为一种精英阶层与非精英阶层间流动的阻隔与断裂;二代现象的不良社会影响是广泛与深远的,它不仅会影响政治层面的秩序稳定、经济层面的分配公平、社会层面的公众团结,更会在文化层面上形成一种底层亚文化,强烈冲击社会的主流文化。
关键词:二代现象;社会屏蔽;三点流动
一、二代现象的界定及表征
二代现象,即指中国在市场转型时期所日益出现的子女继承父辈的身份、职位、财富、机会等资源禀赋,从而复制父辈阶级地位的社会结构分化现象。
尽管阶级地位的代际传递在任何时期、任何地域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然而,中国目前的二代现象却呈现出“畸形分化”的特点,形成了强弱鲜明的两大“阵营”的分化与对立——强势二代阶层与弱势二代阶层的分化与对立,社会不满情绪日益滋生,社会稳定存在潜藏的危机。
强势二代阶层由强势地位群体的子女构成,他们依靠世袭或者其他途径占据财富、官职或者其他职位等有利资源,主要包括富二代、官二代、垄二代等二代阶层。其中富二代是指那些在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富一代”的子女,官二代是指担任高级政府职位的公职人员的子女,垄二代则是指那些凭借父辈在国企或垄断行业的人际网络和关系资本,自己也跻身于该企业或行业的年轻人。
与此相对照,弱势二代阶层则是由社会中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群体的子女构成,他们的先赋性资源不足、向上流动的渠道较为狭窄、难以逃脱原有的家庭阶层地位。弱势二代阶层主要包括农二代、穷二代、拼二代等,其中农二代是指那些随着农民工父辈一起进城、在城市生活和成长起来的一代,穷二代是指由于父辈贫穷而致使他们继承贫困或者一时难以摆脱贫困的穷人二代,拼二代则是指那些父辈缺乏社会资源、全靠自己打拼和生存的二代群体。
二、二代现象得以产生的社会原因
韦伯认为,各个社会集团都试图将获得资源和机会的可能性归属到具有某种资格的小圈子里,通过设定相应的资格规定,排挤、限制某些人加入,或者某些符合条件的人才可以加入,以达到自身获益最大化的过程。帕金则将韦伯的这一社会排他的思想进一步阐述为社会屏蔽的理论,并认为社会屏蔽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它的合法性,即本质上来说,它是一个社会集团采用合法手段牺牲另一个社会集团的利益。从这一角度来看,似乎任何一种社会分层制度都是社会屏蔽与社会排他。帕金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屏蔽的特点在于它采用一种表面看似开放,即成员资格条件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开放的,是可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的,实则却倾向于强势群体地位排他机制。在合法性外衣的遮盖下,现代资本主义通过两种精巧的排他制度——财产制度与专业资格、技术证书制度实现了阶级的再生产。
根据帕金的社会屏蔽理论,中国的二代现象也可被视为社会优势集团设置种种资格限制、保证自身代际传递优势、实现阶级再生产的社会屏蔽的结果。在中国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层次的社会屏蔽制度:一是集体屏蔽,主要体现为户籍制度的限制;二是个体屏蔽,主要体现为财产制度与考试制度。在这两种制度化的、合法化的社会屏蔽机制以外,还存在着依靠职权、关系等非正式制度运作导致的不合理的社会排他。
户籍壁垒,集体排斥农民二代。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所形成的户籍壁垒,将拥有农村户口的居民集体排斥在城市生活之外,不仅造成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间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以及在公共基础设施、医疗、教育、养老和失业保障等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享用上的差异显著,更为重要的是形成了一种体制性的排他机制,将农民及其子女束缚在土地之上,难以实现向城市的社会流动。而城市与农村生活境遇上的巨大差异,也将导致农二代与城二代在文化和心理上的鸿沟日益扩大,融入城市也将困难重重,最终继承了父辈的农民地位。
财产制度,富裕二代阶层复制。伴随着中国市场转型而来的财产制度的建立,确定了改革开放以后“先富起来”的一代人的财富拥有的合法性,并将其他不占有生产资料以及生产资料的成果的群体屏蔽在产权利益之外。而与之相应的财产继承制度的设定,也使得富裕阶级将自身的财富优势传递给子女、使其子女也保持住同样的地位的努力得以实现,最终导致了富二代与穷二代的分化与对立。
考试制度,合法排斥弱势二代。现阶段,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入进行,文化资本对于获取社会地位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经由教育而获得文化资本并以此获得成功是实现社会流动的常规手段。然而当前中国的教育制度所导致的教育机会获得与教育结果上的不平等却使考试制度也异化为一种排斥机制。强势集团在经济资本支持、文化资本延续、社会资本积累方面的优势,保证了其子女的总体考试水平总是高于弱势群体子女的总体考试水平,从而更为容易地通过考试制度的筛选、获得质量更好的高等教育,成功地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而弱势二代阶层则由于先赋条件的不足,在考试制度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最终被“合法”地排斥在优势阶层之外。
非正式的制度运作,优势资源不正当转移。中国二代现象之所以引发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很大程度上源于某些处于优势地位的人将自身的财富、权力、与地位以不正当的方式转移给下一代,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例如一些高层政府官员和国企领导人利用转型期的体制性漏洞,或以职权之便敛聚大量财富,并将这些非法财产迅速向下转移给自身子女;或通过权力的非正式运作,将其子女安置在官僚体制与垄断行业之内,以破坏公平正义为代价,实现了优势资源的不正当传递,导致了官二代与垄二代阶层的形成。
三、二代现象反映的社会分层与流动的趋势
戈德索普的“三点流动”研究发现,处在相似分层结构地位的群体之间最容易发生流动,而不同结构层次间的流动率很低,在经过一个长时段的地位变迁和社会流动之后,很多人最终还是会返回到他们的家庭出身的阶级地位,从而论证了社会流动的“封闭性命题”,并批判了自由主义者想象的随着工业化的进展流动率会上升的理论并不符合当代西方社会现实,认为享有阶级优势的成员还是能够通过先赋因素的传递,将社会优势传递给自己的子女。
中国的二代现象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政治资本在代际间的继承传递模式和格局,形成精英的内部循环与底层社会的再生产,从而呈现出类似于戈德索普论证的美国社会的“三点流动”式的封闭性特征。然而中国的这种封闭式流动更为集中的体现为精英阶层与非精英阶层间流动的封闭与断裂,结果是精英的子女始终占有精英的地位,非精英子女则难以跨入精英统治的领域。
精英再生产,寡头垄断,赢者通吃。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影响之下于80年代形成了一种资源扩散效应之后,自90年代以来日益呈现出资源重新积聚的趋势,群体间的收入与财富差距越拉越大,城市与农村生活境遇间的鸿沟越来越深,社会优势资源日益向上层积聚,导致了一个掌握文化资本、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的总体性资本精英集团的出现,总体性精英通过自身的优势地位以及各种社会屏蔽机制垄断了社会资源,对外封闭或阻隔了各种资本获得的机会,并将它们向自己的子女传递下去,实现了精英的再生产,及社会上寡头垄断、赢者通吃现象的出现。
底层复制,结构凝固,社会断裂。随着贫富差距继续恶化,社会资源日益向上层积聚。并且贫富悬殊开始固化为社会结构,最终将会导致以占有大量资源为特征的强势群体和以拥有大量人口为特征的弱势群体的形成。而这种由贫困形成的结构因素具有较强的僵硬性,弱势的二代阶层由于先赋性条件的不足,面临种种社会排他制度的阻碍,社会流动困难重重,以致最终返回家庭出身的阶级地位之上,复制父辈的弱势阶层地位。这种封闭的社会流动,将会导致社会阶层结构的日益凝固化,以及社会结构的上层与下层之间、农村与城市之间流通渠道的断裂,从而导致社会的不同部分日益分裂并几乎是处于不同的时代之中。
四、二代现象将导致的不良社会影响
政治上,二代阶层之间的流动通道出现梗阻,向上流动的政治安全阀作用丧失。帕金认为向上的社会流动是实现政治稳定的社会根源,因为流动给下层阶级中那些精力旺盛、雄心勃勃的人提供了逃离下层阶级的渠道,于是就减轻了因不平等造成的社会紧张,消弱了那种试图通过集体活动,解决整体的社会下层阶级命运的努力。因此向上流动具有一种政治安全阀的作用。而在中国,由于强势二代阶层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通过正式的、合法的社会屏蔽制度以及非正式的、不合法的社会屏蔽制度的运作,大量挤占弱势二代阶层向上流动的机会,同时那些掌握社会资源的优势集团通过设置种种阻碍、提高地位准入门槛,将各种资本占有不足的弱势二代阶层排斥在外。结果将会导致二代阶层之间的流通通道出现梗阻,社会流动困难重重,从而丧失政治安全阀作用。
经济上,资源日益向上层积聚,贫富差距继续恶化,不平等的合法性逐渐丧失,社会稳定面临潜藏危机。强势二代阶层利用自身在权力、财富、地位继承上的优势,迅速掌握了绝大部分的社会资源,在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弱势二代阶层则只能占有极少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源分配的极度不公,贫富差距日益恶化,并逐步出现失控的趋势,同时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也将会与日剧增。而一旦这种分配不公突破了社会大众的公正底线,公众对于市场化带来的结果的不平等将难以接受,巨大的社会冲突将一触即发。
社会上,二代阶层间阶层界限日益明显,阶层对立情绪逐步蔓延,结构性紧张越演越烈。一方面随着强势二代阶层在资源分配中越来越占有绝对优势,占有不同资本优势的既得利益集团将会在共同利益取向的驱使下逐步走向联合,从而使得整个社会中的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一种高度不分化的总体性资本的状态存在着。占有资源的强势二代阶层与不占有资源的弱势二代阶层间的界限日益明显,阶层对立情绪得以滋生并逐步蔓延。另一方面,随着新闻媒体对“占编制”、“吃空饷”、“我爸是李刚”等现象的曝光,并经由网络即刻扩散、放大和升级,二代阶层之间的心理鸿沟得以强化,弱势二代阶层内普遍的相对剥夺感日益强烈,致使“仇富”、“仇官”、“仇贵”的心态得以发展并逐步蔓延,社会的结构性紧张日趋激烈,社会的秩序稳定危机重重。
文化上,一种充斥着强烈的不满情绪的底层亚文化逐步发展,强烈冲击着社会主流文化。随着弱势二代阶层对于强势二代“羡慕、嫉妒、恨”的心理的滋生和扩散,一种以底层知识青年为主体的底层亚文化开始形成,并通过网络的传播得以扩散,例如近些时期在各大论坛上出现的以“高帅富”和“矮丑穷”的对立为主要内容的“屌丝”文化,就是一种典型的以粗俗、自嘲为特点的底层亚文化。正如观察家所说,“屌丝”们一方面接受自己作为小人物的现实,对泛滥的世俗成功学嗤之以鼻,从根本上拒绝并消解成功学镀金般的虚妄;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主动的退避三舍,来拒绝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以一种粗鄙的方式抵抗社会主流文化。
参考文献:
[1]陈家喜,黄文龙.分化、断裂与整合:我国“二代”现象的生成与解构[J].中国青年研究,2012(3).
[2] 李强.社会分层十讲(第二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田文婷(1991.5-),女,土家族,湖南人,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研究方向: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