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琦 王安娜
1、引言
受东北低涡的影响,绥化市出现一次强降水过程,并伴有短时冰雹、大风强对流天气,乡镇自动雨量站实时资料显示:全市共有6个乡镇出现50毫米以上的降水。此次过程降水强度大、范围广,是绥化市今年汛期以来最大的一次降水过程。北部地区降水强度明显,其中明水、海伦24小时雨量达大到暴雨程度。(如表1)
2、灾情
受强对流和暴雨天气影响,我市中部地区灾情较为严重。据统计,大风冰雹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113.0374公顷,其中绝收面积22.4231公顷,洪涝灾害共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360公顷,损坏房屋359间,总经济损失达79197.36万元。
3、高低空环流形势
前期,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呈两脊一槽形势,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海为强大稳定的高压脊。19日08时冷涡东移影响我市处于槽前(如图2),偏南气流强盛,贝加尔湖南部形成弱低压环流,西部冷空气强劲补充,促使低涡加强,东北冷涡已经形成,中心强度540hpa。到19日20时主体低涡中心强度达到540hpa,黑龙江省西部大部地区降水已经开始,到20日08时低涡中心加强到538hpa,低涡中心位于齐齐哈尔附近。伴随高空冷涡移动,地面低压西南向北控制我市,降水落区主要在地面低压的北部和东部(如图3)。
4、卫星云图分析
从红外云(图4A、B1上看出,19日04时我市上空为冷锋云系所覆盖,伴随着低涡的旋转,19日08时冷暖锋云系逐渐合并,降水云系不断北抬且发展,这次系统性降水也进入强盛时期。FY-2红外卫星云图对暴雨预报提供预报依据。
5、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
5.1欧洲数值天气预报为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提供较为可靠的预报依据,19日08时24小时预报图5(A、B)上,可以清晰地看出低涡的发展演变趋势,24小时预报图上对切变线位置、暴雨、冰雹产生的物理量条件等,预报的都比较准确。
5.2K指数是表征大气稳定度的物理量,K指数表达式为K=(T850-T500)+T850-(T-Td)700,一般情况下K指数越大表示层云越不稳定。这次强降水和冰雹发生时,绥化正处于K指数大值中心区,表明大气层结为处于不稳定状态,对降水及强对流天气的产生提供有力依据。
5.32009年6月19日08时850hao水汽通量图上,绥化市大部为水汽通量密度大值区,即在整个降水过程中都有十分充沛的水汽补充到我市,为此次降水和冰雹过程提供了有力的触发机制。
5.4在19日08时垂直速度图上可见,在700hPa高度上垂直速度中心最大值达到62x10-3 hPas-1。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为大到暴雨和冰雹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
6、结论
(1)6月19日大到暴雨天气过程,是由东北低涡、地面槽相配合所产生的,另外充沛的水汽输送、强烈的上升运动,也是产生强降水的重要条件。
(2)通过对本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天气学分析,结合各种数值预报产品,得出了初步的预报经验,对本地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防御具有重要意义。
(3)水汽通量大值区和是这次降水过程重要的水汽条件。
(作者单位:152000黑龙江省绥化市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