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敏
种子在贮藏过程中,不适宜的温湿度对种子影响很大,主要表现为因湿热而“出汗”“结露”。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解决仓贮中出现的这一难题。
1.种子在收购中部分含水量不均匀,特别在收购中不注意把关,把受潮的种子混装散堆,或包装堆放过程中由于种子之间水分相互吸附,加上外围表层受外界、仓内温湿度影响,种堆水分处于变动状态。夏季收购种子,种温高,至晚上气温下降,种堆容易出现冷热空气对流移动,热空气上升,水气随之上升到种堆表面,遇冷后产生水分,并形成湿热冒汗,或在麻袋表层发生出汗发热现象。因此,在贮藏数量大的(一般在50万至100万容量的仓库)情况下采取勤翻动、扒沟、挖塘、摊晾等辅助散发湿气降湿措施,以免湿热扩散,在晴天应及时挖掘表层湿热种子翻晒,麻袋包装种子应及时倒包摊晾或翻晒。
2.采取堆包装为宜,包装堆放离墙0.5米,以防止墙壁返潮引起种子吸湿。包堆不超过8包,包堆的方式在于空气流通性好,有利于散温散湿。
订立检查制度,每月查4次,风雨必查,主要查种堆上、中、层,墙边、墙角,柱边和种温虫情,防止雨漏,出现雨漏及时处理。入库前空仓消毒,入库完毕应进行药剂熏杀,防止虫害、微生物大量繁殖活动而造成种堆发热。
3.干藏法
干藏法分普通干藏和密封干藏2种。
3.1普通干藏有些种子秋冬季成熟、翌年春季播种,适于干藏,如油松、马尾松、刺槐、凤凰木等。种子先凉晒,自然干燥到气干状态,冷却后去杂放入布袋或木桶中,再放在干燥的、低温或常温的仓库中,种子应保持干燥,盛放种子的容器勿堆放得高,容器内种子不要盛的太满,要留有空隙,要定时观察和检查种子的质量变化情况,严防病、虫、鼠害。
3.2密封干藏密封干藏要严格控制种子的含水量和容器内的相对湿度。凡需要较长时间贮藏而用普通干藏容易降低发芽率的种子,适用此法。将种子充分晾晒至气干,含水量达到10%左右,种子冷却后装入瓦罐、玻璃瓶或铁皮罐等容器中,容器中种子不要装得太满,留有一定空间。为了防止湿度变化,可在容器中加木炭或干燥剂等。
密封干藏可分常温密封和低温密封两种。低温密封干藏除要控制种子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外,还要控制温度,将密封好的种子放在能控制低温的种子贮藏库中,库内温度0℃左右,要求有调控湿度的装置,相对湿度控制在50%以下。
4.湿藏法
有些种子含水量高,而且种子贮藏时必须保持其较高的温度,才能保证种子的生命力,这类种子适宜湿藏。适于湿藏的种子有板栗、栎类、银杏、七叶树、竹柏、樟树、檫树、楠木、油茶、油桐等。一般仅贮藏一个冬季。如采用控制适当的低温,保证一定的湿度,控制发霉和防止发芽,也可贮藏两年。在室内外均可湿藏种子。
湿藏的种子要与湿沙混合,沙的通气性好,保湿均匀。沙的湿度视种子而异,油茶、银杏、樟树等种子,用含水量15%左右的湿沙;板栗、栎类、核桃、椴树、槭树等种子,可用含水量30%的湿沙。湿度不宜太大,以免发芽。沙的体积为种子的体积的2-3倍。温度以2-3℃为宜,因为湿种子不耐低温,容易遭受冻害,但温度也不能太高,以免引起发芽或发霉。
湿藏种子之前要进行病虫害防治,要进行熏蒸和喷药,但即将发芽或萌动的种子,不宜用药,以免受药害。
5.包装
5.1包装材料必须适应林木种子的生理特性,坚固、耐用、清洁、重复利用的必须杀虫、灭菌。包装要便于搬运、堆放、清点,便于装入、倒出、取样。不耐压的种子用硬质容器盛装。
5.2干藏种子可用麻袋、布袋、聚丙烯编织袋盛装,需要密封防潮时应内加聚乙烯袋(内包装袋应比外包装袋和40cm,宽10cm),也可用铁桶等容器密封贮藏。
5.3温藏种子可混湿沙、苔藓或锯末等保湿材料,用筐、篓等通气性能好的容器盛装。
5.4麻袋、布袋、聚丙烯编织袋盛装种子应缝紧。聚乙烯袋应拴扎或封口。
5.5同批种子应使用同一类型容器,各容器内的种子重量相等。
5.6根据种子的特性、要求和含水量的高低,将种子贮藏分为干藏和湿藏两大类。一般含水量低的种子适于干藏,含水量高的种子适合湿藏。
(作者单位:151700黑龙江省明水县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