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起医疗纠纷解析程序性司法救济
患者吴某某于2001年6月因病到某市一家三甲医院就医,医生对吴某某初诊为早期鼻咽癌,遂对其多次实施了36天的钴60放射治疗,致吴某某有明显的不良症状反应。2003年9月,吴某某再次到该医院问诊,并于同年11月第二次住院,诊断为 “肢干乏力查因,放射性脑病”,住院医疗39天。同年 12月转入上级医院治疗 36天,被确诊为“放射性脑病”,病情加重。2004年1月吴某某第三次到该医院住院,入、出院诊断主要病症为“放射性脑病并延髓麻痹”,至 2005年1月12日在该医院死亡。
事故发生后,吴某某家属认为吴某某与该医院形成了有效的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医院对吴某某医疗存在严重过错并造成了吴某某死亡的严重的损害结果,遂于2005年8月19日向该医院所属辖区的某市某某区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期间,原告方认为,吴某某的死亡与被告医院的损害行为存在因果关系。
而对关键性证据的真实性进行司法鉴定,是本案争议的焦点和判决突破口。
依据国务院颁布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当医患双方发生分歧和争议后,患者及其家属一方一般先选择向被告医院所在地的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该医学会作出预先鉴定判断后,患者及其家属一方不服再选择到法院提起诉讼。
本案中,为了避免选择与被告医院关系密切的该市医学会启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防止偏袒医院一方的情形出现,患者家属抓住了该医院《放射治疗记录单》多处“存在明显的涂改、添加现象”,首先对该份关键性证据启动了司法鉴定程序,对病历和记录单等关键性证据进行了保全和质证。法院经委托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进行鉴定,做出了基本否定了该份记录单真实性的权威鉴定结论,从而对于判断医院一方的过错责任找到了突破口。
本案纠纷中法院很好地运用了过错原则、推定过错原则及被告举证责任倒置原理,作出了公平公正的判决。医疗事故纠纷案件中,法院往往采用过错原则和推定过错原则。(文/宋伟国)
观点
伪造、贩卖、使用假证犯罪初探
近年来,“办证”一词充斥大街小巷,五花八门的“办证”广告在各处出现。并且几乎所有的办假证广告都是在一次次被油漆覆盖后又重新喷涂上的。就如何标本兼治伪造、贩卖、使用假证犯罪问题,笔者试作初步探讨。
使用假证的队伍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入职。没有达到法定工作年龄的,家中生活困难,辍学在家,出外找工,在街边办理假证,报大年龄。在查获的购买假文凭、假职称证件者中,多数是为了谋取好的职位。
二是证件遗失。补办时间长,出外找工急需要证件,街边即办当天就取。
三是黑人黑户,或者违法犯罪在逃者,需要假证。不法分子利用假证件来逃避打击,也给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活动带来很大困难。
四是暗娼卖淫女等涉黄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因这类行业从业人员不被熟人认可,见不得阳光,化名、冒名、使用他人证件的最常见。
五是在铁路站车查证工作中,查获假铁路工作证、假铁路乘车证(免票)的也不少。因为持一张免票坐车就可省几十元甚至几百元的车费。
六是对持假者制裁惩罚措施缺失,也让持假者有恃无恐。
打假的四大难点:
一是,法律的空白是其产生的前提。由于法律对持有、使用假证件没有明确的惩处界定,在一定程度上就为使用假证件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如《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只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使用者却没有相应的规定。
二是,庞大的买方市场是其存在的基础。利用非法手段购买假证的人员,其目的五花八门。一位制假者坦言“只要有真的证件,就有办法制造出假的,客户需要什么样的证件,都有办法满足”。有人为“包二奶”购买假结婚证;有人为应聘门槛高的好职位,购买假文凭、假职称证书、技术资格证书等。这一切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成为社会隐患。
三是,暴利的驱动是其产生的温床。一家地下制假公司“开办”成本非常低廉,根据破获的制假窝点情况来看,租一套住房,购一台电脑,放两台复印机,一家地下制假公司就可以“开张”了。根据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价格,购买一个普通假证件,收费一般在200元左右,购买一些其他特殊的证件,收费一般在500元左右,但是任何一个种类的假证件的制作成本最高不超过5元人民币,这样,一个普通的假证件就可获得200元左右 的利润。一个贩假者一天只需拉到一两个客人,每天就有300元入账,一个月下来就有9000元的收入,还不用纳税。
管理机制的缺失为其提供了条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整个社会越来越认识到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因而一些单位在用人时,“非高学历不招”;在员工待遇上,“非高学历不优”,甚至某个单位在招收锅炉工时招聘条件之一就是大专以上学历,这种对高学历的盲目崇拜,必然导致一些人对高学历的不择手段的追求。
对伪造、贩卖、使用假证犯罪问题的对策思考有以下几点:充分认识购买假证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完善法律、法规,建议增设“使用伪证件罪”。进一步完善证件管理制度;严把验证关,堵塞假证使用的漏洞。 (文/陈 馥)
做法
全面保障检察队伍公正廉洁执法
近年来,河北省临城县检察院首先教育检察干警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践行政法队伍核心价值观,提高队伍公正廉洁执法的素质和能力,同时抓好规范执法、透明办案、民主决策等工作机制建设。通过强化教育培训、规范工作机制、健全检察制度、疏通监督渠道,有效保障了检察队伍公正廉洁执法。
一是打开禁锢干警思想的“桎梏”,切实端正司法观念。
该院从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和治理“庸、懒、浮、散”入手,责成纪检组、政治处和党总支制定专门规划,通过“三会一课”、专题教育活动等方式,彻底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本位主义,培育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核心价值观,增强队伍的规范意识、能动意识、服务意识和接受社会监督意识。
二是启动提升干警素质的“工程”,大力提高执法能力。
全面提高检察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是实现公正廉洁执法的根本保证。2012年我们通过实施“三大工程”,加强教育培训、引导干警勤于学习、积极实践,提高检察队伍的法律监督能力、职务犯罪侦查能力、社会矛盾化解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提高公正廉洁执法水平。
三是拉起遮盖权力运行的“幕布”,全面规范工作机制。
把“开门”办公、“阳光”检务做实做细,制定具体措施、加强流程管理,将公开项目分解到各检察业务部门和执法活动的各个环节,确保权力运行公开透明,执法活动规范、公正。以公开程序、阐明法理保障公正可信;以信息化、自动化促进办案规范透明;权力运行和重大事项决策民主公开。
四是设置规范干警言行的“篱笆”,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通过系统化、精细化的制度建设,有效规范检察干警行为,促成了良好习惯形成,减少和消除执法不公、行为失当和廉政风险。2011年6月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后,修订了《关于检察人员上缴所收受款物的规定》、《扣押、冻结涉案款物工作实施细则》、《办案安全制度》等八个规范性文件,发放各部门遵照执行。今年4月汇总编印了《检察工作文件汇编》(第一辑)。
五是塑造彰显公正廉洁的“灵魂”,积极开展文化建设。
2011年6月以来,该院新建了图书室,陆续投资十余万元购置了各类专业和综合书籍,开展读书、讲书活动,在办公楼大厅安装了大型显示屏,适时播放检察制度、道德礼仪、名言警句、典型事迹等方面内容,重新设计和充实了检察网页内容,发挥了文化阵地和平台的影响力。
六是搭建接受社会监督的“平台”,倾心听取批评建议。
外部监督缺失是出现廉政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2011年以来,该院对完善接受外部监督的途径和方法做了认真调研,积极搭建接受外部监督平台,促进队伍廉洁自律,检察权规范运行。具体做法是完善检察业务公开制度;建立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强化汇报通报工作制度。去年以来,还先后4次邀请人大、政协机关领导和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新闻媒体代表到检察院视察,近距离了解、监督和指导检察工作。(文/陈志刚)
举措
开展“三打两建”专项行动六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三打两建”工作部署和要求,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商业贿赂违法犯罪活动,促进辖区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的建设工作,东莞市第三市区检察院采取以下六项措施。
一、建立领导督办工作机制
成立以检察长为组长,主管副检察长为副组长的“三打两建”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深入研究制定和部署行动工作方案,切实把“三打两建”工作作为今年的中心工作,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全力以赴投入。
二、建立案件线索排查机制
一是开展大走访活动。在辖区范围内开展行政执法单位、公安分局大走访活动,通过走访沟通,深入了解执法单位对“三打两建”工作的部署和开展情况,排查案件线索,建立案件线索资源库。
二是开展专项诉讼监督。加大对“三打”案件的立案监督及侦查活动监督力度,强化跟踪监督,确保案件及时立案、积极侦查、及时移送。加大对案件线索的挖掘力度,发现违规执法的,依法予以纠正;涉嫌职务犯罪的,及时移送线索,保障专项行动工作的健康深入开展。
三、建立执法信息通报机制
以部分基层行政执法单位为试点,探索建立日常工作及执法信息通报联络机制,及时了解和通报执法动态和案件查处情况,延伸监督触角。
加强与东莞市“三打”办公室的日常沟通联络,及时全面地将对“三打”案件提前介入、批准逮捕、提起公诉、监督立案的办案情况,向“三打”办公室综合组、督导组进行通报,并针对办案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向“三打”办公室和上级检察院报告,积极争取业务指导。
四、建立内部快速反应机制
完善舆情收集、研判及行动机制,对经网络、媒体曝光、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社会影响大的案件启动快速反应工作机制,及时了解跟踪,引导执法单位依法、公正处理案件。
以联席会议形式与辖区公安机关建立“三打”案件绿色办理通道机制。
对“三打两建”专项行动中涉及重点领域和重点部位,实行专人专办。
五、注重打建结合,增强以打促建效果
结合“三打”案件办理中常见的难点、重点和疑点,总结办案经验,提炼办案思路及取证要点,通过案例指导、证据指引等形式形成调研文章,以《检警联系平台》或专题办案指引手册整理刊发,指引基层公安办案。
以打促建,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举措,在执法过程中研究探索建立新的市场监管体制和社会信用体系,充分发挥检察建议的警示、预防、督促、规范作用,促进源头治理,结合查处的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有针对性地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守法经营,达到以打促建、边打边建的社会效应。
六、注重预防宣讲,巩固专项行动成果
针对辖区部分行政执法单位执法意识较为薄弱,行政、刑事案件执法界限不清的现状,开展职务犯罪预防专题工作。
对经网络、媒体曝光的“三打”案件,结合案件办理进度及具体情况,适时予以回应,扩大打击的宣传效应。(文/王案颖)
活动
“双十评选”助力陕县检察院
近日,河南省陕县检察院第三届“十大最具影响力干警”、“十大精品案件(工作)”表彰大会拉开帷幕,来自不同岗位的检察干警,不同部门的案件(工作)通过激烈的角逐脱颖而出。
“双十评选”是陕县检察院党组在安排部署2009年检察工作时提出的以评选活动作为工作总结的一项重要模式,一经提出,该院成立了以检察长为组长的评选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评选办法、程序和条件,旨在通过评选活动进一步总结工作经验,挖掘工作亮点,推进素质提升,树立检察形象。
初选阶段,干警们对自己一年来办理的案件和工作认真梳理,精心挑选,符合参选条件的提交科室会议集体讨论确定代表本部门参选的案件、工作和干警,再由本部门形成推荐报告递交参评“双十评选”。经初选小组集体审阅推荐材料,初选21个案件(工作)和19名干警进入评审环节,按照评选办法规定,初选入围的案件(工作)和干警需在评审大会上进行陈述。
为了体现评审活动的权威性,确保整个评审过程的客观公正,该院邀请上级检察机关、县委、县人大、县委政法委等机关领导组成评审团,对参评的案件(工作)和干警进行现场打分,最终按照分数的高低确定“十大精品案件(工作)”和“十大最具影响力检察干警”。
“集体荣誉是靠集体沉淀出来的,要求我们的每位干警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争先创优意识,决不允许个别干警拖我们的后腿,因为我们的成绩来之不易。一个人当有了强烈的荣誉感之后,就会看不起那些敷衍工作、游手好闲的人,荣誉感是一种高尚的心理品质。”该院副检察长兼反贪局长贺进森感慨地说。
“双十评选”既为干警们提供了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又锻炼了干警们凝练陈述词,撰写推荐报告,练好普通话以便推荐时字正腔圆的能力,激发了干警干事创业的壮志。(文/王尉)
做法
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
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委政法委和北京市检察院关于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 6月11日,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召开“北京市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
该院本着贴近检察职能特点、贴近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贴近不同层面干警的需求、贴近当代检察官的时代先锋特征,即“四个贴近”开展挖掘宣传先进典型工作,取得了实际效果。
“四个贴近”即:一是贴近检察职能特点。紧扣忠诚履职、执法为民、公正执法、廉洁从检的内在要求,实事求是地挖掘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先进典型的定位与核心价值观、北京精神一脉相承。
二是贴近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挖掘出的先进典型既有工作在反渎职侵权、公诉、控告申诉检察、监所检察等一线窗口部门的,也有分布在检察技术部门和退休干部之中的。
三是贴近不同层面干警的需求。挖掘宣传的先进典型中有临近退休仍忠于职守的局处级干部,也有风华正茂、勇于拼搏的中青年检察官,还有虽已退休但充满爱心、乐于奉献的老同志。
四是贴近当代检察官的时代先锋特征。这些先进典型不仅是近年来市检二分院检察队伍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也是新时期首都检察队伍的优秀代表。(文/支蕊娴)
举措
加强作风建设从细节做起
6月5日,像往常一样,山东省潍坊市检察院政治部的郝坤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工作日志》,把今天的工作安排一件件都写下来。下班前的最后一件事还是拿出《工作日志》,把工作完成情况一一写清楚。这种主动的行为来源于今年实行的工作日志制度。
作为法律监督者的检察机关如何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一直是潍坊市检察院领导班子思考的问题。“今年我们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从抓好小事细节做起,加大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执法作风、纪律作风四项作风建设,提气凝神,用铁的纪律打造一支忠诚的检察官队伍。”潍坊市检察院检察长杨洪旭提出了明确的做法。
一是健康生活“四个理念”。
终身学习的理念。着眼于观念更新和知识更新,培育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以及全员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不断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创新工作的理念。积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创新的精神推动工作开展,以创新的举措寻求工作突破,努力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服务中心的理念。全市检察机关深刻把握市委“一六四三”工作思路、“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建设四个潍坊”等决策部署的精神实质,及时制定了《关于充分履行检察职能服务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
健康生活的理念。通过深化检察文化建设,建立起健康的工作心态、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精神面貌,志存高远、追求高尚,做到幸福生活、快乐工作。
二是砥砺队伍铸铁军。
严肃政治纪律,强化政治意识、政权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头脑清醒,不为噪音所扰,不为流言所惑,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肃工作纪律。从自身做起、从细微做起,严格遵守考勤、请假等基本工作制度;对公务用车尤其警车要实行最严格的管理,自觉维护检察机关形象。严肃廉洁从检纪律。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廉政准则》、《廉洁从检若干规定》和各项检察纪律条例,坚持以德修身,恪守“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职业道德。
“检察机关的根扎于百姓中,检察机关的荣誉源于百姓的口碑,检察机关的形象来于自身”,这是市检察院在工作作风转变中一以贯之的思想理念。围绕工作作风建设,市检察院开展了“整治服务不优、效率不高”等六整治活动,真正树立了正气,砥砺了作风。(文/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