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瑶
摘要:架上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时代的推移和演变,架上绘画也被时代影响而产生巨大的变化,文章从文化、生活、科技和创新几个方面简要阐述架上绘画的当代资源,进而对自己以及今后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架上绘画;资源;文化;生活;科技;创新
一、回顾架上绘画的历史
架上绘画起初是作为与壁画和祈祷书上的装饰插图有别的一种形式出现的,架上绘画在欧洲是指能在架上制作的油画,又称画室绘画。
一般说来,架上绘画是供陈列或展览用的绘画作品。十三世纪作为祭坛画的木板画是架上绘画的肇始。中世纪的尼德兰,架上绘画已初具雏形,继而影响到威尼斯画派。到十七世纪荷兰小画派出现时,架上绘画进人了繁荣时期。“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开始复兴”。在此期间,一些著名的大师相继出现,如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在那时,架上绘画是以写实为主,主要是歌颂人文思想。到了十九世纪时,法国架上绘画在造型艺术中取得了压倒一切的地位。随着大革命的到来,十九世纪欧洲相继出现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美术。十九世纪下半叶,架上绘画不再以古典的写实手法为主,而是以印象派研究色彩与光的变化为主。
二、分析架上绘画的现状
当代艺术思潮的“泛艺术论”,使美术的外延与内涵被无限扩展,西方各种“新艺术”形式已将架上绘画从中心挤到“边缘”。绘画内涵的价值纬度发生偏移,造成负面价值影响。
中国现代的美术概念,主要还是指传统意义上的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范畴。绘画作品仍处于主流地位,当代中国也是世界上拥有画家最多的国家之一。与西方“泛艺术”相反,当代中国艺术作品的展览门类非但没有扩展,架上绘画的概念反而正在缩小,干脆办成了专题展览,如油画展、国画展;甚至区分更细,如工笔山水、油画静物展等主题。这正是中国特色,使架上绘画进入更深层次的研究空间。
三、探究架上绘画的资源
世界绘画艺术的发展,历时数千年,我们不难发现架上绘画是有它自己独特的生命力,而且这种生命力正向世人证明着架上绘画不会象前卫艺术家所指出的所谓“客厅艺术”“绘画灭亡”。现在就从以下几方面探究一下架上绘画的当代资源。
1.文化
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不只是语言问题,语言只是情感表现的媒介而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这种特定的媒介表现艺术家的生存状态和时代精神。文化乃一国国脉之所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全部智慧和文明的集中体现,亦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
绘画作品的表现魅力,永远都是艺术家的表现技艺与深刻的社会生活内涵的完美结合,是以人为本为社会进步服务的。翻开现代美术史,架上绘画领域最具价值的仍是凡?高、马蒂斯等早期现代主义的绘画作品。上个世纪初,现代艺术萌芽初始,他们把架上绘画艺术发展的眼光转向东方,吸收东方艺术的营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这一选择今天看来无疑是正确的。这主要是因为东方艺术有着几千年的文化背景,视觉形象、绘画手法千锤百炼,形成人类绘画艺术经典的价值品位,从这样的绘画背景中吸取营养,在这样一个非常高的艺术平台上运作,自然就会达到一种非凡的艺术境界。“我们的文化本来就是一件百衲衣”[4]。各民族文化就是在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营养的基础上,逐步丰富与发展自己本民族固有的文化。架上艺术如果离开东西方所共有的优秀文化根基,一味强调“革命”与“创新”,就必然导致“新艺术”生命的“完结”。
2.生活
在当今社会,重提艺术走向生活,决不是要走老路。也不是在原有的“美——就是生活”的概念上兜圈子。现代架上艺术应该抛弃浅层意义上的反映生活,抛弃追求生活表象一般意义上的“美”。不是局限在物质表象上。而是要向精神思想领域拓展。将“生活”的概念引向深层次。
今天的艺术走向“生活”,更不是局限于“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塑造,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现实地反映生活。而是要多角度、多层面、多方式的表现当代生活。艺术要走向“生活”,并不局限于艺术反映生活,为政治服务的目的。也可以是作者通过对生活的介入,反映作者的思想认识,体现作者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及作者本人的生活态度,是作者对现实的干预、思考和个性的充分表达。在信息时代,“生活”内涵的包容量,也在不断扩充.因为人们可以直接从生活中体验生活,也可以从信息资料中获得形象资料和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反映生活,可以理解为关注人类文化与社会现实,反映当代社会的状况。
3.科技
从架上绘画诞生之日起,科技就一直伴随左右,有绘画油的发明,解剖学的诞生,到光学被引入绘画,科技在绘画发展史上一次次书写着厚重的轨迹,今天,科技更是大放异彩。
摄影技术和电脑处理都给予架上绘画以新鲜的血液。在科技面前我们不能简单的说谁会替代谁,有的只是影响和促进,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已经被书写到架上绘画的历史中去了。
二十世纪摄影技术的普及使架上绘画的首要功能——记录,被摄影、电视、电影等科学手段取代了。摄影是一门能在平面上靠线条与浓淡把实物轮廓与形体复制出来,而是极其完全且绝不出错的艺术。毫无疑问,摄影对于绘画来说是很好的助手,能帮助画家解决很多造型的问题,但摄影绝不能与绘画相提并论。绘画是画家们力求形似时做出的自己对对象的认识,并非简单的复制和再现。到了科技图像急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用绘画描摹以再现对象的任务已经移交给摄影。二十世纪下半叶,随着科学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进人了信息时代。电脑绘画的出现似将危及到架上绘画。电脑画即运用电子计算机制作的图画,将形体和色彩的构思通过特定的程序借助于计算机表现出来,它完全抛弃了架上绘画的传统定义。它虽然有着复杂的逻辑系统,所制作的图画有些是艺术家难以用手完成的,当然,它毕竟是人脑开发出来的,但人类对形与色的思维与感觉是电脑无法代替的。
4.创新
现代社会,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不断的创新,艺术更需要这种创新意识。只有改变传统的思维观念,才能够创立全新的思维理念。现在,不少画家意识到“过程”的重要。因为过程最真实、最有生机、最丰富,也最有美学价值。许多事物都有这种现象,成熟了也便界临死亡了。象毕加索、米罗之类的大师,一生都在发现与创造的过程中。阅读他们的全过程,你会想象出,如果他们的生命继续延长,他们的艺术还不会终止。可许多画家人还活着,艺术已经死亡了———在一种所谓的完整与成熟中死亡了。为什么儿童们的绘画常常能给人以惊喜,并且常常富有美学意义上的永恒魅力?是因为儿童们从不知道顾及涂鸦之后的事,也不知道顾及形式上的完美与否,全部的“标准”亦立亦灭,在一种无意识中流逝着,从一条线开始,涂抹到累了便停下来,就是这样的过程才展现了儿童那种“巨大的无意识力量”,能“使永久的内在真理处在它最能有力地得以表现的形式中”。这是康定斯基的话。他还说道:“一生中在许多事情上与儿童相似的艺术家能够比其它人更容易地具有事物内在的和谐”。
四、总结语
随着时间推移社会进步,会给架上带来新的资源和影响,但就本文提到的资源与架上依存关系是由来已久的了,架上绘画一刻也不曾脱离过当地的文化而独自发展,艺术家的个体生活背景则使其产生个性作品成为可能,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中,大家共同存在又不可复制。近代科技所产生的物质媒介对绘画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波及将来,艺术并不例外。科技的发展能够冲击架上绘画,但这只是外部形式,冲击的并不是本质。我们悲观的是受外部物质力量的冲击而使得某些架上艺术家改变应有的生存姿态,从而使“架上”变成“架下”,到“架下”去寻找某种能让艺术变为更神圣的东西,但可以欣慰和乐观的是不少优秀的架上艺术家仍辛勤探索着。
艺术是不断发展的,只有不断地打破自我,敢于尝试,大胆创新,融合中西,才能创造出不愧于时代的艺术作品。
(作者单位:川外重庆南方翻译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