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摄影记者的差异化生存

2012-04-29 20:49赵耀东
新闻爱好者 2012年13期
关键词:摄影记者摄影信息

赵耀东

进入新世纪以来,数码相机的快速普及,让全民摄影的时代到来,让人人皆为记者成为可能。同时,以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日渐瓜分着传统媒体的市场。而在传统媒体市场,摄影记者在新闻摄影报道中占据着主要的位置,他是信息的重要传播者,在社会舆论监督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那么,在新媒体时代的形势下,摄影记者该如何调整自身的定位,以寻求更大的发展呢?

新媒体时代的图片传播现状

依托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传播优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记者。信息发布者遍布世界各地,其数量远非传统媒体可以企及。在上世纪末,各省市都市报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强调视觉成为报纸激烈竞争的主要手段。各大都市报相继推出《视觉周刊》、《影像》、《镜像》等摄影报道栏目。然而好景不长,进入新世纪后,数码技术的普及速度令人瞠目,短短几年,人手一机已不是神话。首先,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往往由于专职摄影记者的缺席,拍到现场第一张照片的是使用小型相机或手机的市民,紧接着专门的拍客应运而生。例如《都市快报》开辟了“快拍快拍”摄影专栏,专门刊发读者来稿;《新快报》视觉新闻形成了“城市快镜”与“手机部落”并存的局面。特别是“手机部落”栏目的设立,追求“人人做记者,拍摄身边事儿”,结合编辑思路、虚假图片控制、话费奖励政策等综合手段,让百姓参与新闻监督、行使话语权,体现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民主,实现了新闻图片的时效与报网互动。在新媒体时代,摄影记者在信息的时效性以及广泛性方面的优势已越来越少。对于预先计划好的活动事件(如“神七”发射、国庆阅兵等),摄影记者固然可大显身手,但对于突发事件则显得力不从心——从事件的发生到媒体做出安排,再到摄影记者赶往现场,其间必定耗费一定时间,而事件现场却可能拥有几乎无处不在的信息发布者、目击者,他们在事故现场用相机、拍照手机等移动终端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如2005年7月的伦敦地铁爆炸案,事后在电视上播出的爆炸场面多为事故现场目击者手机拍摄的视频。新媒体的信息发布者在信息的清晰度及质量等方面也许还难以与专职摄影记者匹敌,但单从信息的广泛性及时效性而言已经完超摄影记者,这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颇有魅力。

但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中,并不意味着摄影记者将被淘汰。以新闻的时效性为例,从报纸到广播电视再到网络新媒体,时效性的渐进印证了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对新媒体的解释:“所谓新媒体是相对的,‘新相对‘旧而言……广播相对于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于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于电视是新媒体。”既然电视、广播以及网络都未曾取代报纸,那么依附于新媒体的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完全取代不了摄影记者。

摄影记者的不可替代性

探寻摄影记者的不可替代性,就要先明确其与新媒体时代手持相机的普通拍客的身份差异。笔者以为,较之后者,专职摄影记者最大的优势是其独家的报道立场与更深入的新闻调查、最大程度的画面视觉冲击力。

与摄影记者深入、全面的采访调查和专业的画面呈现不同,通过新媒体渠道获取的信息呈现出短平快、轻型化、碎片化的特点,其内容多为新闻事件的“点”而非“面”。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催生出庞大且廉价的信息发布群体,但这样的群体很难系统地、深入地、理性地调查。像深度报道这类大制作的摄影专题,需要依靠专业的团队和一定的财力、物力的支持,普通人往往难以担当。既然如此,摄影记者便要在新闻深度上求生,努力将新闻打造为“深闻”。此外,摄影记者还可对新媒体来源的内容进行整合分析,做出更专业的新闻判断,为自己深入采访做准备。

2010年10月25日,杭州《青年时报》以“高铁基石”为封面,分节奏、力量、日子、归途等6个章节,用8个版的篇幅,给高铁劳动者制作了一份时报图片特刊,并通过网站互动进行了连续报道。这幅组照从高铁建设之初到通车,从迎来送往的一批批建设者的劳动场面到他们的简陋生活,用宏大的场面、凝重的影调表现底层劳动者的劳动、生活和感情,从内容到表达形式,摄影作品都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和水准。在内容上,照片以劳动者的工作、生活和情绪为焦点,很好地展现了高铁建设者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形式上,照片把劳动者的力量转化为视觉张力,把肢体语言演绎成美的韵律。构图的精巧、主题的展示、背景的渲染、光线的运用,摄影记者王芯克都做得非常到位。据了解,这组照片是摄影记者长达半年之久跟踪采访的结果。最终,这组以摄影方式呈现的深度报道在当年的中国新闻奖、华赛奖中连续获奖,可谓实至名归。而反观网络上流传的一些关于高铁的影像碎片,大多是一些“手机拍照控”或摄影发烧友偶然碰到高铁建设场面而随便抓拍的镜头,在题材的深度和内容的广度上与专职摄影记者王芯克相去甚远。

在新闻摄影语言的表达上,摄影记者显然更精英化,这是手持相机的拍客所欠缺的。摄影记者在传播信息的及时性方面已无多大优势。在互联网上,信息的传播呈现出极大的共享和开放。在今天,“‘说已经不完全构成新闻资讯的核心竞争力,而凸显媒体独家意识的‘怎么说受到青睐”。摄影记者应强调其精英化的传播技术优势,从传播信息转向传播观点。当然,传播应该抛弃立场上的偏见,在对新闻事件保持理性精神和客观态度下传播更为多元化的声音。

第七届华赛获奖作品刚出炉时,来自新京报的摄影记者李强的作品《赵作海》荣获银奖,受到了业内的广泛赞誉。阴沉的画面中,一隙微光将错误关押十多年刚被释放的河南农民赵作海的一张脸勾勒出来。这是一张最典型的中国农民的脸。赵作海凝视着镜头,眼中含着一池混浊的泪水,赵作海的眼神深陷淹没在眼眶的黑暗之中。这是一张没有表情的脸,既看不到他被冤屈关押了漫长岁月的愤怒,也看不到他忽然重获自由的喜悦,留下的只有一丝淡淡的忧伤,绝无任何欲望。我们惊异见到这张近乎于没有表情的脸,这是违背我们常识的脸。我们更惊叹的是什么神秘的力量能够将一个饱受折磨的鲜活的生命诠释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摄影语言的力量,是摄影记者李强独家的观看角度带来的震撼。

在新闻事件刚刚发生的短时期内,公众的反应是非理性的,媒体的报道也是不全面的。在摄影记者反应的敏捷性已经被现场的“公民拍客”超越的今天,摄影记者不妨以时间的积淀尽可能地过滤掉非理性的信息碎片,以精英化的视点对事件进行更深入的挖掘。比如现今的民生新闻刻意追求戏剧化的叙事,聚焦于当事人及事件中吸引眼球的噱头,但对于事件背后的实质缺乏深入的呈现。这样的信息,不过是给了观众一个消遣娱乐或泄愤的机会,与网络媒体上纷繁的八卦逸事或喧嚣炒作并无二致。而严肃的报纸呈献给读者的民生新闻应当是理性的,唯有如此才能与网络杂谈区别开来,确立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摄影记者的另一大优势是拥有更为专业的摄影装备和技术,在摄录采编等方面都拥有更高的水准。比如同样是拍摄,训练有素的摄影记者能最大程度地摆脱现场束缚,有选择地拍摄最能反映事件本质的内容,捕捉最有意味的细节,赋予新闻更为人格化的色彩,对读者构成强大的吸引力。

就像摄影术的发明取代不了绘画,电视的发明取代不了广播,眼下,摄影记者这门职业同样不会消亡,专业的摄影记者作为现代传媒业的主力军,担负着向公众传播信息、对社会进行舆论监督的重任,依然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作者单位:焦作日报社)

编校:董方晓

猜你喜欢
摄影记者摄影信息
新闻传播中摄影记者的重要性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订阅信息
摄影记者如何走基层
展会信息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