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少年儿童田径训练中的“痛苦”现象

2012-04-29 20:11黄稣懿
科教导刊 2012年14期
关键词:痛苦现象

黄稣懿

摘要少年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从训练角度讲,该时期是掌握运动基本技术的基础阶段,也是提高身体各项素质的基础阶段和关键阶段。从心理角度讲,少年儿童的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交织在一起。训练中一旦出现痛苦感觉,部分队员就不能正确对待,以致出现畏缩、甚至逃训现象。积极预防和正确处理各种“痛苦”现象,对提高少年儿童训练的积极性,保证训练的正常进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少年儿童田径“痛苦”现象

1 “极点”现象

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如中长跑等,由于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功能跟不上运动器官的需要,出现呼吸困难,动作迟缓、不协调,全身无力,精神低落,简直不想再继续下去了,这种非常难受的感觉就是“极点”现象。

针对这一现象的出现,运动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包括心理准备)。在平时的基本知识教学中,教练员应向学生阐明这一现象。即使这些小队员们不理解其中的原理,也要让他们知道这是运动中的正常现象。要求队员们在训练中出现这种现象时不要停止运动,应该继续坚持运动,但要放慢速度,调整呼吸。由于运动速度降低,运动器官的需氧量暂时减少,而内脏器官的活动仍在加强。随着呼吸的加深而有节律,氧气的供应逐渐增加,动作也渐感轻快,一切不舒适的感觉逐渐消失,这表明人体已进入稳定的运动状态,即进入“第二次呼吸”状态。训练中只有不断克服“极点”现象,人体机能水平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2 运动中腹痛现象

腹痛是少年儿童田径训练中常见的一种症状,在中长跑训练中发生率较高。引起腹痛的发生与下列一些因素有关:初练者或训练水平低;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状况不好;疲劳、精神紧张;呼吸与动作配合不协调;饭后立即投入训练;运动强度加得过快等。疼痛的性质如果是钝痛、胀痛,且发生在肝脾区,其发生原因是开始运动时强度过大,内脏器官还没有提高到应有的活动水平就承担了过重的负担。如心肌力量较差,心脏搏动不充分,影响心腔血液排空和静脉血回流,使下腔静脉压上升,肝脾静脉回流受阻,从而使血液郁积在肝脾内,导致肝脾区胀痛。如果疼痛性质为锐痛,且多发生在季肋部和下胸部,其原因是呼吸肌痉孪或活动紊乱。由于开始运动时,呼吸急促而表浅、无节律,导致呼吸肌紊乱,呼吸肌收缩不协调,过度紧张和频繁而使呼吸肌痉挛,而且患者不敢做深呼吸。出现腹痛应放慢速度,减小运动强度,加深呼吸,调整呼吸,力争使动作协调有节奏,要及时用手按压疼痛部位,或弯腰跑一段距离,一般疼痛即可减轻或消失。如果无效或疼痛加剧,应停止运动,点掐足三里、内关、三阴交等穴位。如仍无效,应请医生治疗。

为防止运动中腹痛的发生,在训练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强全面的身体训练,饭后1.5小时后方可进行剧烈运动,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同时要诱导队员精神放松,注意掌握好运动节奏,合理分配体力。在平时训练中要多让队员体会运动节奏与呼吸节奏的配合,学会深呼吸。

3 运动后肌肉酸痛

初练者或训练中突然加大运动量,第二天甚至以后几天常有肌肉酸痛的感觉,这属于生理现象,是人体对锻炼的正常反应。解除酸痛的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种。

(1)继续参加训练。只是运动强度应小一些,持续的时间应短一些,训练内容多安排一些伸展性练习,坚持几天,疼痛症状就会消失。另外,在安排训练内容时,可适当加大无酸痛部位的运动量,以促进血夜循环,尽快减轻酸痛程度。如果停止训练,等待酸痛感觉消失,但再进行训练时,还会出现同样的症状。(2)及时做放松活动。如做被动性牵拉动作压腿、展体等,主动放松肌肉,如放松摆腿跳、摇摆和提拉双臂等,以使紧张的肌肉充分伸展放松,促进肌肉血液循环,缓解酸痛程度,使肌肉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在酸痛感觉消失前,应重复做牵拉等放松活动。(3)利用按摩、热敷或冲热水澡等手段帮助恢复。

4 肌肉痉挛现象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不自主地强直收缩现象。多发生在小腿腓肠肌。发生时,肌肉僵直、疼痛难忍,所涉及的关节不能屈伸。发生痉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寒冷刺激。肌肉受到冷刺激,兴奋性突然增高。易发生强直收缩。冬季户外训练会出现这种现象。二是出汗过多。长时间或高温下训练,血液中的电解质会随汗液大量流失,体内电解质含量过低。电解质与肌肉兴奋性有关,电解质缺乏,肌肉兴奋性增高,这样就容易产生肌肉痉挛。三是肌肉连续快收缩,放松时间短,致使收缩与放松不协调地、成比例地交替,从而引起肌肉痉挛。四是疲劳所致。疲劳时,肌肉中堆积大量乳酸,乳酸不断地对肌肉收缩物质起作用,致使痉挛产生。

不太严重的痉挛,只要进行反向牵引,一般都可缓解,牵引时用力要均匀、缓慢,以免造成肌肉拉伤。预防痉挛的根本措施是全面提高运动水平,提高肌体的耐寒能力和耐久力。

5 骨膜疼痛现象

骨膜痛多发生在小腿胫骨和腓骨,其次是跖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长期单一的训练手段和训练场地较硬所致。由于肌肉附着部的骨膜长期受到牵扯,肌张力过强,骨膜组织松弛或分离,骨膜淤血、水肿,血管扩张,血球溢出,造成骨膜下出血,成为骨膜炎。

对这种现象应防患于未然。不能让少年儿童接受单一的下肢训练,也不能长期在较硬的场地上训练,要经常交换条件和手段,训练时穿的鞋底要柔软、稍厚、有弹性。训练中一旦发现有不适感觉,应及时采取按摩和热敷等方法治疗,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促使疼痛部位恢复正常。

6 较长时间的头痛现象

部分少年儿童在刚参加训练的一段时间里会有轻微的头痛感觉,这主要是因大脑缺血造成的,少年儿童在接受训练时,血液流量主要增加在参与工作的肌肉群内,头颅内会相对缺血,头以外的工作和不工作肌肉的血液分配与成人也不同。年龄小、训练水平低的少年儿童运动员,不参加工作的肢体往往会出现充血现象,训练结束后,这种现象表现更突出,这也就限制了工作部分肌肉的血液供应量,从而使整个肢体部分的供血量被动增大,头颅部分供血量减少。头痛现象与训练强度关系不大,不论何种强度的训练,少年儿童大脑血流量都增加不大。

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训练中应安排较长时间的间歇,多做促进血液回流的辅助练习,如慢走、深呼吸、仰卧举腿做车轮走等。另外,训练中要始终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加强上下肢及躯干部位的全面锻炼。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训练水平的提高,这种现象就会自行消失。

教练员对上述各种现象除进行积极预防和正确处理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培养少年儿童顽强的意志力。在出现轻度疼痛现象时,让少年儿童靠自己的意志力去克服这些困难,继续投入训练。

体育的精神之一就是顽强拼搏。在对少年儿童进行训练时,要把这一精神贯穿于始终。理论课教学时,要多介绍一些靠顽强拼搏、战胜病痛、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事迹,对少年儿童进行顽强意质品质教育。

猜你喜欢
痛苦现象
“声现象”知识拓展
降低“支付痛苦”
谁痛苦,谁改变
曾打造现象级IP“熊出没”的华强方特,能否再创造下一个爆款?
分担痛苦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痛苦力
拥抱痛苦
痛苦你我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