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冬琴
只有无数个“虽然……但是……”才能形容这个国家。
在印度孟买达拉维贫民窟,一栋名为“世界一号”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这个项目将花费200亿卢比(约合26亿元人民币),2014年建成时将高达483米。它的开发商洛德哈开发公司正在和迪拜的富豪比赛,看谁能最先建成全球最高的住宅楼。这两栋住宅楼都瞄准全球最富有的人群。不过,与迪拜人均年收入3万美元相比,“世界一号”所处的达拉维贫民窟,绝大多数人一天挣不到10元人民币。
印度就是这样令人惊讶。当世界面临老龄化难题,印度却拥有奢侈的5亿劳动人口。这个国家近一半人只会拼写自己的名字,软件出口却名列世界第二。高科技人才不到总人口的2%,却占了全国GDP的半壁江山。这个国家常被抱怨节奏缓慢、做事拖沓,近20年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却仅次于中国。
高增长从海湾战争开始
供奉湿婆神,在恒河沐浴,结交圣贤,在恒河西岸的印度教圣城瓦伦纳西居住——这是印度教公认的人生四大乐事。
印度和宗教有关的节假日很多,仅一年一度的“排灯节”就放假15天。有人开玩笑说:一年365天,印度人有366天在放假。因此,在经济学界,“印度式增长”最早就是指“印度教徒式的增长”,含义就是缓慢增长。假日太多,导致效率降低;主张素食、崇尚简朴,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需求。
印度曾经是一个长期奉行封闭式发展、抵制进口的保守国度,在1947年独立后的30多年里,GDP年均增长率一直徘徊在3.5%左右。
一切在1991年改变。
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这场发生在中东的局部战争,导致油价飙升,使得远离战场的印度濒临经济崩溃。当时,印度的外汇储备一度接近于零,不够支付一个月的进口所需。从独立时便推行的计划主导型经济模式宣告全面失败。
变革,发生在没有退路的时候。1991年6月,国大党拉奥政府上台,经济改革的舵交到了当时的财政部长、后来的印度总理曼莫汗·辛格手中。
辛格所推行的新经济政策可以称为“四化”——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私有化,改革的核心是大幅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具体措施包括:取消审批许可制,开放贸易、投资和金融市场,大幅降低关税、鼓励企业向国外融资,逐步推行国营企业私有化。
1991—2011年,印度的年均经济增速保持在7%以上。2010年,孟买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数量达到5034家,位列全球证交所首位。在这里,人们还能看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象。每年“排灯节”的第一天,孟买证券交易所要进行一小时的特别交易,作为献给财富女神拉克希米的礼物。作为拉克希米在人间的代言人,宝莱坞女明星会敲响交易的第一槌。
“世界的办公室”
在南部新兴城市班加罗尔,人们会看到与瓦伦纳西截然不同的科技感。班加罗尔和美国硅谷有12小时时差,可以实现跨洋IT业务的昼夜交替。因此,这里有“永不入睡的印度硅谷”之称。
提到印度硅谷,就不能不提印度IT巨头印孚瑟斯技术有限公司。在几乎所有研究印度近20年发展历程的著作中,印孚瑟斯都是一个无法跳过的篇章。它是印度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全球雇员超过10万人,位列全球500强。
1981年,7名年轻的软件工程师创办了这家企业。当时,印度的软件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在接下来的10年中,印孚瑟斯一直在为获得各种各样的许可证而奔忙,直到1991年。
“事实上我们拥有全球基因,我们96%的收入来自印度之外的地区。”印孚瑟斯首席执行官施布拉尔说。许多跨国公司不仅将软件业务外包给了印度公司,还把打电话、请律师、做报表等许多可以通过网络通信技术解决的事,统统外包给了印度人。印度有了“世界办公室”的称号。著名畅销书《世界是平的》的灵感就来源于此。
“由于网络和计算机等先进科技的应用,在班加罗尔的人,依靠电脑和网络,他所获得的信息量和在美国波士顿没有区别,这就拉平了竞争环境。”印孚瑟斯前首席执行官南丹·尼勒卡尼说。
目前,全球将近一半的外包业务发往印度,就连歌舞升平的宝莱坞,也成了影视剧制作外包的重要基地。《加菲猫2》、《怪物史莱克》和《纳尼亚传奇》等影片,都是在印度完成制作的。
印度约58%的国内生产总值由IT、金融、房产等服务业贡献,这一数据甚至可以与许多发达国家媲美。没有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开始,而是直接大规模进入服务业市场,印度的发展历程算得上20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奇观。
软件业制胜后,印度正在寻找经济发展的另一个突破口——印度制造业也在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从产业链高端入手,通过资本运作和全球并购,掌握市场、资源和原材料,再进一步发展本国的制造业。
以印度民族工业的代表塔塔集团为例,2008年,塔塔用20亿美元收购了福特公司旗下的豪华车品牌捷豹和路虎。同一年,他们决定在印度打造全世界最便宜的汽车NANO。如今,塔塔已进入全球商用汽车制造商前十强。
最年轻的印度
当世界老去,印度却依然年轻。
印度有一半人口在25岁以下,其中不少人受过良好的教育。大量的年轻人口,被认为是印度未来的希望。
印度几乎所有的人力成本都要低于西方国家,他们的工作时间更长,要求的薪水更少。印度还拥有官方语言英语为全球通用语言的优势。
但印度面临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目前仍有将近一半的印度人,依靠农业生活。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农业和农村,依旧是印度发展的瓶颈。“印度的农业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都是小农场经营,随着家庭成员的增长,如果五口人可以靠两英亩土地生活,当增加到十个人,这些地就不够了。”印度城市发展部部长卡马尔·南斯说。
除了农村落后,印度腐败增加、贫富差距加大等种种问题也颇受诟病。
在肇始于1991年的改革之路上,印度仍需奋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