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还原语文本色

2012-04-29 18:33杨慧莹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15期
关键词:品味语感语境

杨慧莹

摘 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结合语境,反复诵读,发现关键词语句子,斟酌推敲语言的生动准确性,这样长此以往,才能形成语感,最终固化成学生的能力,形成优秀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言品味诵读语境关键词语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5(c)-0156-01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师提出这样的要求:“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可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是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课程标准还进一步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情感的载体。我们是通过语言这个介体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内心世界的。因此,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斟酌推敲语言的生动准确性,这样长此以往,才能形成语感,最终固化成学生的能力,形成优秀的语文素养。

1 反复诵读,会之于心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也是品味文本语言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它是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这样才能真正地“会之于心”,实现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有效对话。

譬如:在教学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时,教师如果重视诵读的价值,关于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指导,就会使学生很容易地将思维的触角引向深处。这篇文章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动性。酣畅淋漓,多用比喻、对比,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如果单纯地分析“排比”、“象征”等修辞方法的作用,学生对语言的品味便不是“油然而生”的,就会流于肤浅。教师紧紧抓住诵读这把钥匙,先把对内容的理解和诵读的指导结合起来,再利用“人数递增”的方法来读“少年智则国智……”一部分,在气势磅礴的诵读中学生就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主题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2 结合语境,触发深思

张志公先生在其主编的《现代汉语》“语义与语言环境”中指出:“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语言是在具体的语境中的,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也成为理解文本语言的一大原则。离开语境,望文生义,这是最不可取的学习方法,一定要把关键词语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品味咀嚼,把文本的语言和作者的构思、立意等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从而更深刻地领会语意的内涵和作者的匠心。

《湖心亭看雪》中有这样的句子:“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这里为什么用“小舟”而不用“小船”呢?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前后文,“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文中描绘的是这样空阔茫远的景象,而作者的内心何尝不是如此呢!这景色正合乎作者的心境,这里“舟”的意象更多地融入了作者的漂泊之感,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一个小小的“舟”字引发了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以小带大,以点带面。抓住这样的词语在语境中加以引申理解就是打开了一扇理解文意的窗口。

再如朱自清的《背影》,其中有父亲说的一句话:“天无绝人之路”,不少学生对这个句子不解其意,牵强附会。教师此时应该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之后,联系上文找出当时作者的家境情况,然后抛出一个问题“同样面对家庭困境,我是流泪,父亲却说出这样的话来,为什么呢?”,这时再联系“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便可得知父亲是个饱经风霜的人,为了生活长期在外闯荡,见世面,经风雨,面对人生的不幸和坎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力。所以这样简单的一句话中有许多人生旷味,又包含着对儿子的希望和期盼。如此学习,一句话就放在更加广阔的文章背景中去分析体味了,对父亲的形象理解又更加深入了。在语境中理解,将学生带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与体悟中。

3 发现关键,咀嚼品味

品味语言是为了更好地感知语言、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活动。语言大师朱光潜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一字不肯放松。”朱先生所说的“谨严”就是“咬”和“嚼”,就是古人那种仔细“推敲”的精神。

窦桂梅老师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紧紧抓住一个“卧”字和“躺”“趴”相比较,再辅之以动作引领学生以手代脚丫自在地动,这样加深理解,孩子们在课堂上动着、笑着,自然而然地走进了词中表现出了安闲自在、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在学生结合画面及已有生活经验读懂词句含义之后,窦老师便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仿佛走进这生活画卷,去亲身感受,并语言描述。一个“卧”字的引导抛弃了繁琐古板的分析和诗意的死记硬背,在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中,各自感受着诗词独有的意境之美。

叶圣陶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在文学作品阅读中,教师只有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以此为基础“咬文嚼字”,在文字的品味中真正地走近文本,才能真正地还原语语文本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品味语感语境
品味“莓”好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品味四季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