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高校教师教学

2012-04-29 00:44张妍
科教导刊 2012年14期
关键词: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异质

张妍

摘要后现代主义是具有批判性精神的哲学思潮,强调否定性、非中心化、差异性和多元性等思想,主张平等对话、开放性的思维方式。高校教师应转变角色,强调教师间的“差异性”,进行开放性的教学探索,高校对教师实施异质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高校教师教学

1 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

后现代哲学讲的“后现代”是指一种反西方现代社会的思维方式,对其进行批判与超越。王治河将其分为三种形态:“一是激进或否定的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的批判与否定;二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重建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三是庸俗的后现代主义,是对后现代主义简单化的理解。”①后现代主义对西方现代社会的整体性、统一性、本质主义、基础主义进行批判和解构,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看待世界。

1.1 非中心化

非中心化理论基础是非中心论,人首先受到非中心思潮的冲击,自尼采宣布“上帝死亡”口号之后,福柯提出“人的死亡”,福柯在《事物的秩序》中说:“人将被抹去如同大海边沙地上的一张脸。”②认为不存在永远不变的人类主体,不存在人性或人的本质,宣布现代社会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已经死亡。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之后,过于体现人的主体性,表现为过分张扬个性、把人与自然分开,认为人是世界的主体、主宰万物。后现代主义反对人对自然的“独裁统治”,认为应消解主体与客体、内与外、现象与本质二元对立的状态,打破人类中心思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建立和谐、平衡的关系。

1.2 反基础主义

反基础主义挑战基础主义,基础主义“泛指一切认为人类知识和文化都必须有某种可靠的理论基础的学说,这种基础是具有终极真理意义的观念或概念构成。”③基础主义将有限视为无限,罗蒂认为我们应该放弃追求绝对的真善美,因为没有人遇到过绝对的真理。后现代主义者主张以不确定性代替确定性,以多元性取代统一性,摧毁封闭僵化的同一性思维模式,努力追求差异与多元性,用多维视角考虑问题。

1.3 反理性主义

反理性主义向理性的权威性进行挑战,认为理性不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不是人的本质,人不具有理性的控制自己的能力。理性主义的根本错误是将有限的方法夸大成无限的认识方法,具有工具性色彩。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是现代社会的理性主义导致一系列人类的灾难和普遍存在的全球性问题,所以要批判、解构理性主义,重构非理性的主体。非理性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具有时代性的精神,非理性主义倡导“或此或彼”的选择论,与多元化、多样性的思想潮流相呼应。

2 后现代主义哲学对高校教师教学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哲学反对主客二元对立,提倡多元化、差异性、开放性,主张平等对话和异质的评价观,对高校教师的教学有启示作用。布鲁纳认为教学有两种实施方式:逻辑的、科学的方式;隐喻的、描述的方式。后现代主义者认为隐喻的方式具有开放性和启发性,它能让学习者与教师、文本进行对话,鼓励教师和学生发展对话关系,围绕具体的问题情境,进行深层次思考。

2.1 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中心、权威,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后现代主义哲学主张非中心化,消解主客二元对立,反对教师充当教育“权威”。高校教师应遵循师生平等的原则,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应转变角色,由原来的“权威者”、“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平等中的首席”。④

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具有情境性、不确定性、非线性、动态性的特点,师生应以知识为中介,开展具有启发性、创新性的对话,教师和学生的身份是变化的,教师时而作为学生,学生时而作为教师;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与教师一样,拥有独立的个性和人格,二者在互动中建立主体间的相互尊重。弗莱雷说过,“只有建立在尊重、爱、谦恭、相信他人的基础上,对话才会成为一种双方平等的关系,如果缺少尊重、缺少爱、缺少谦恭就不会产生信任,如果没有尊重也就失去了对话的条件。”⑤

2.2 强调教师间的“差异性”

德利兹认为,差别无处不在,存在就是差异。理查德·罗蒂说:“成为一个后现代主义教师的重要前提就是尊重差异、尊重他人。”⑥后现代主义追求差异性,倡导多样性、多元性。高校教师在各方面存在着差异,教师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教学材料,课堂上预设和生成内容的比例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案例。尽管大学中使用的教材、设备、教室环境等是相对固定的,但是作为高校的主体之一,教师间存在着多样性,学校不能硬性规定教师的教学步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的一致,要留给教师自由空间,允许教师根据自身特点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在充分掌握教学任务前提下,利用教学资源,尊重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活动,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

2.3 实施异质的评价观

传统教学中,教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按照预设课程开展教学活动,对教师实行领导评价或结果评价的方式。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教学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具有启发性、互动性和情境性,教学评价是动态变化的,参照标准是流动的,评价对象具有多样性、差异性;对教师进行评价有教师同行间的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价、科研成果评价等;评价形式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现在应改变高校教师评价制度,对高校教师实行综合性是评价。

后现代主义下的平等有同质的平等和异质的平等两种。同质的平等指使用同一的标准,要求和评价多样性的对象。现代性的教学评价观体现着“同质的平等”,它使不同的教师在同一时间开展着类似的教学活动,用统一标准衡量全体教师。异质的平等是指使用不同标准,要求和评价不同的对象。后现代主义哲学主张异质平等观的教学评价,主张去权威、去中心、反对追求统一的标准,高校在制定评价体系时,可以采取分层型评价,如按照教龄、教学类型和科研型等,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给予教师恰当评价,异质平等的评价观为高校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有利条件。

后现代主义思想为高校教师的教学注入了清新的气息,为教师的创新性研究提供了新视角,高校教师的教学活动有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前景,高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展现创新性,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异质
包豪斯理性主义设计思想刍议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从理性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利益观的形成理路研究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浅析乌尔姆学院理性主义的来源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随机与异质网络共存的SIS传染病模型的定性分析
Ag2CO3/Ag2O异质p-n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MoS2/ZnO异质结的光电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