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考古新发现

2012-04-29 00:44:03袁风
百科知识 2012年14期
关键词:百戏陶俑兵马俑

袁风

秦始皇陵占地共56.25平方千米,相当于近78个故宫,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2009年6月,秦始皇陵博物院开始了第三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经过3年的艰苦发掘,出土了大量陶俑、珍贵器物以及遗迹。近日,秦陵博物院对外公布了重大考古成果。

百戏俑的发现

30余件百戏俑出土,秦始皇的“娱乐杂技团”逐步呈现在世人眼前。中国古人讲究“视死如生”,秦始皇用气势恢宏的兵马俑来守卫他的地下王国,同样也用百戏俑坑的陶俑,来丰富自己在另一个世界里的业余生活。不论是兵马俑还是百戏俑,都是根据秦始皇陵陪葬的总体需要设置的:在不同的部位,不同的位置安排内容不同的陶俑。

作为秦始皇御用的“娱乐杂技团”,百戏俑坑中出土的陶俑,有体型硕大的壮汉,也有身材和今人相似的普通人,而每个俑的姿势,尤其是手部和足部的姿势,也不太相同,多数都是赤裸上身,但也有穿着上衣,并且纹饰精美的,这可能和他们代表着当时不同的娱乐技艺有关。

专家认为,这些陶俑应该是表演娱乐性质的“演员”,4人一排,预计有10排,每一排表演内容都不太一样。那些瘦人肯定不是表演力气活儿,恐怕属于卖嘴皮子的,胖的显然是在干力气活。奇怪的是,百戏俑坑中至今没有发现乐器和演奏的陶俑,专家推测说,可能在秦朝,演奏音乐作为严肃高雅的表演,不能与说唱、杂技之类混在一起。但秦朝有没有乐器表演?百戏俑坑中的这些胖人、瘦人究竟在演啥?这些仍然是个谜。

链接1

百戏的由来

据记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后,不仅把各国诸侯的钟鼓搬到咸阳宫中,而且还把六国诸侯宫廷中善于歌舞的艺人当作战利品集中于咸阳,演出“百戏”。百戏起自军中的讲武活动,到战国末期和秦汉时代也只是宫廷中的娱乐表演节目。据说在汉武帝时,专门在长安举办了一次大型的百戏演出,允许官员和长安的市民前往观看。这样,百戏逐渐向民间发展。秦之后,百戏杂技节目不断发展变化,形式日益丰富,吸引力越来越大,最终发展成为中国著名的表演艺术——杂技。

秦人比与现代人高吗?

百戏俑坑中,最令人惊叹的是那件不算头就有2.2米高的“巨人俑”,专家说,要是加上俑头它足有2.5米高。经发掘和研究,兵马俑最低1.75米高,最高2米。难道秦朝的人比现代人还要高?

秦人身高很容易从考古中找到答案。我国多年来发掘出不少秦墓,根据墓主人残留的骨骼推断,秦人身高一般在1.7米左右,和现代人差不多。根据多年来的研究,秦俑高大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秦代属于冷兵器时代,那时战争是近距离肉搏战,1.75米到2米的秦俑高度,或许反映了秦时的“征兵高度”;二是雕塑需要,要想取得与真人一样大小的视觉感,雕塑品做得比真人高大,这样看起来“顺眼”。

链接2

泥塑制陶工艺失传

秦兵马俑在暗无天日的地下掩埋了20多个世纪,出土后,仍然保持了色泽纯、密度大、硬度高特点,以手敲击,金声玉韵,真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当代的制陶工艺大师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至今仅能仿造一些简单的陶人。他们想要复制陶马,反复试验竟无一成功。秦代这种杰出的泥塑工艺和制陶工艺,使后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但它的技术、配方已失传,至今已成了谜。

首次发现秦军彩绘盾

秦始皇帝陵第一次发现“盾”是在陪葬坑中出土的一号铜马车上发现的,那个“铜盾”为实物二分之一,这次发掘首次在军阵中发现了盾牌。这个盾牌高70厘米、宽50厘米,尺寸恰好是铜马车上铜盾的两倍。这刚好印证了之前对秦军使用盾牌大小的推测。这是一件皮质漆制彩绘盾,叫“孑盾”,是战车上的士兵用于防护的兵器,纹饰勾勒得非常细致。这件盾牌的出现,说明秦人打仗不但非常勇敢,也是很注重保护的。这次发掘还发现了3个没见过的东西,在两辆战车的前后,有以竹子为框架、四面包皮像个小箱子的东西。根据《后汉书》上的记载,最终推断这是弓弩箭箙,也就是放兵器的箱子,属于车上配器。

链接3

秦代兵器知识

柲是古代长杆兵器的专名,它以木杆为芯,外贴竹片,再以丝线、革带制成。弓、弩、箭是秦军最主要的远程武器,秦朝的弩射程远,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准的武器,甚至还拥有一套自己的瞄准系统。弓弩箭箙是战车上放兵器的箱子,属于车上配器。漆盾是秦兵的防御兵器,当时战士的护体设备主要是皮甲,虽然出现了铁甲,但皮甲仍是重要的装备。

项羽放火烧毁兵马俑?

发掘兵马俑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一、二号俑坑的木结构几乎全部被烧成炭迹或灰烬,俑坑经火焚后全部塌陷。陶俑和陶马被砸,有的东倒西歪,有的身首异处,有的头破腹裂,有的臂断腿折,有的断成数段,有的成为碎片,完整的很少。俑坑的火是谁放的呢?

考古学家推测有三: 一是秦人自己点的火,以烧毁祭墓物品及墓周的某些建筑,使死者灵魂将此带去阴间享用,即所谓“燎祭”。但是,如果真的是出于古代的丧葬制度和民间风俗习惯而焚毁掉,为什么只烧一、二号坑而不烧三号坑呢? 二是被项羽率领的军队焚毁的。据《汉锄》、《史记》、《水经注》等史籍记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但上述史书中并没有一个字明确记述项羽军队焚毁秦兵马俑之事,甚至连秦兵马俑的字样都没提到。三是因为坑内的陪葬物等有机物腐败产生沼气,自燃而造成的。但是,同样的俑坑,同样的环境条件为什么只烧了一、二号坑而三号坑却没有起火呢?

到底是燎祭、自燃还是人为烧毁?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给出了结论。

考古人员在百戏俑坑中发现了大量的黑色炭迹,还有很多被烧成砖红色的夯土,这些都表明这里曾被一场大火烧过。对发现的水淹痕迹,目前推测是修建时适逢多雨时节,所以产生了很多淤泥。考古人员在发掘中发现,发掘区的西段有一条南北向甬道贯穿并与北侧门道相通,甬道位置的红土层块状板结倒塌,凡是在甬道和过洞附近的俑均被烧坏,严重变形变色,有的甚至被烧化,且这一地区的棚木灰都为白色,可见温度很高。烧毁的陶俑主要分布在甬道等通风处,此地段的俑损毁就比别的地方严重。可见兵马俑俑坑是人为烧毁的,不可能是自燃的。

兵俑被焚烧之前曾被人打碎过,因为位置不同,着火的火势大小不一样,所以形成了颜色不一样的现象。专家分析,发现的陪葬坑已有180多座,有12座被烧了,大部分没有被烧。如果说是葬仪制度的话,应该全部烧掉。现场发现了大量的木条、麻绳等物件焚烧过后留下的炭迹,这证明焚烧时间距离秦俑坑建成并不是太久,因为如果时间长,麻绳、木条等都会化为灰烬,难以成炭。根据诸多线索,有专家推断:在秦汉之际社会处于大的变动时期,分析项羽烧的可能性较大。

谁盗走了兵器?

兵马俑一号坑先后出土了2000多件陶俑、步兵、战车等,形成了一个威武的军阵。但令人费解的是,这些威武的士兵全都赤手空拳,那么他们的武器到哪儿去了呢?仔细观察陈列在兵马俑一号坑中的两千多个秦俑会发现,他们手型主要呈两种姿态:一种是半握拳式,另外一种则是手臂下垂,呈钩状。每一个俑手里面都拿有武器,一个俑配备的武器不仅仅是一类,比如说左手和右手,手型有区别。在左手位经常出现铜剑的部件,比如剑鞘上的附件,在它的右手位,尤其是右手位的右角这个位置,经常出现铜镦、长兵器把和铜矛这一类东西。

在一号坑的第三次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兵俑手里仍然紧紧握着的长兵器。这件武器被埋藏在隔墙当中,因此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这件兵器的出土印证了兵俑手中应该持有兵器的推测。那么,军阵中其他的武器到哪儿去了呢?大量的武器遗失跟被盗有关系。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处长兵器的把,已经脱离了原位大概十多厘米,可能有人原来拔过它,后来没有拔动,所以和原来的位置差了十几厘米。从这些分析,不排除大量的破坏是人为有意造成的。那么,究竟是什么人破坏了兵马俑?又为什么拿走武器呢?

兵器历来被认为是国之重器。这些兵俑手持的都是可以用于实战的兵器,而金属当时属于一种贵重而稀缺的资源,因此考古人员推断,盗掘兵马俑可能与秦末的农民战争有关。在破坏了兵马俑后,他们把大部分兵器都拿走了,只剩下了一些青铜箭头和少量青铜剑以及部分铁质兵器,而兵器中的木质部分,在地下埋藏2000多年后,早已经腐坏。

链接4

青铜剑两千年不折

从兵马俑二号坑曾经出土的青铜剑,长86厘米,剑身上有8个棱面,极为对称均衡。它们历经2000年,从地下出土,却无蚀无锈,光洁如新。用现代科学方法检测分析,这些青铜剑表面竟涂有一层厚约10微米的氧化膜,其中含铬2%。这一发现立即震动了世界,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是近代才掌握的先进工艺。据说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才先后发明并申请专利,而且只有在一套比较复杂的设备和工艺流程下才得以实现。秦人的铸造水平之高,真是不可思议。尤为值得称道的是,这些青铜剑的韧性异常惊人。有一口剑,被一具150千克重的陶俑压弯了,弯曲度超过45度。当陶俑被移开的一瞬间,奇迹发生了,青铜剑反弹平直,自然还原。这精湛的铸剑技艺,令人瞠目结舌。

【责任编辑】蒲晖

猜你喜欢
百戏陶俑兵马俑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丹阳市十墓山西汉墓出土器物
兵马俑底座学问大(第六站)
兵马俑
心声歌刊(2018年5期)2018-12-10 01:44:08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2
关于汉阳陵着衣式陶俑制作工艺的探讨
你知道兵马俑的历史吗
西汉彩绘守门陶俑
邹城汉画像中的乐舞百戏
丝路艺术(2017年5期)2017-04-17 03:12:20
眉户《百戏图》《曲调名》考论
中华戏曲(2017年2期)2017-02-16 06: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