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执浩,诗人,小说家。现居武汉。主要作品有诗集《苦于赞美》、《动物之心》、《撞身取暖》,小说集《去动物园看人》,及长篇小说《试图与生活和解》、《天堂施工队》、《水穷处》等。
小时候我总共只理过一种发型:平头,而且总是去一个地方理发。几十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那位理发师的面貌。别人都喊他“杨师傅”,我也跟着喊。在记忆中,杨师傅每理一个头收费两毛钱,似乎一直是这样,平头如此,分头也是这般,好像光头也是一样的价。我猜想,杨师傅大概只擅长理这三种发型,而这三种发型已足以应付当时当地人的需求,第一种发型适合儿童,第二种适合青年,第三种主要用于中老年男子。杨师傅是一个老态龙钟的人(因为我一生下来,他就已经是一个老头了),之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他,并不是因为我去过很多次(实际上我去那里的次数并不多,大概是每年一两回吧,总共也没有多少次。我家里后来买了一把理发剪,等我哥哥稍大后,我的脑袋便大多交给他处理了),而是因为这老头儿的模样有些神秘,譬如,他那间光线暗淡的理发室,那面灰蒙蒙的镜子,那块挂在镜子旁边黑黝黝的擦刀皮片,以及杨师傅那张难看的有着豁唇的脸。
从我家步行到理发店有一段路程,先要走一截泥泞的土路,然后在柏油马路上走两公里,再沿一道土路向山坡上爬几分钟,这才看见一座低矮的青瓦房坐落在公路边。房前似乎有一棵什么树,树下放着几张条凳,一些人坐在那里抽烟聊天,另外某个人伸长脖子与深陷在不远处的庄稼地里的某个人影交谈,杨师傅呢,则在里面忙碌,偶尔端一盆脏水出来泼在门前的尘土上,也抽空瞟一眼都有些什么新顾客。每次,杨师傅总是先给大人们理完了,才招呼我坐上那张破旧油腻的黑皮沙发,在我脖子周围围上一块白布,然后,手持剃刀在一块同样油腻光滑的布片上来来回回地打磨着。房间里面真是暗啊,镜子里只能看见晃动的人影。杨师傅的理发工具只有四样:一把推子,一把剪刀,一把剃刀和一把梳子。杨师傅理发更多是靠自己的手感来进行的,在开剪前他要用食指和中指反复丈量顾客的发丝,丈量完毕,我便听见头顶上传来一阵咔哧喀哧的响声,伴随着这均匀的脆响,发丝纷乱地飘落在围脖布上,我的脑袋随即感觉到了异样的清凉。
许多年过去后,我曾与一位儿时的伙伴共同追忆过那段生活,我提到了“杨师傅”,他想了想,笑道,你当时怎么会去找他理发呀,他的手抖得那么厉害,难道你就不担心他一刀子割断了你的喉咙吗?
割断喉咙的事终究没有发生,但我的确吃尽了他那双颤抖的手的苦头。为了按紧我的脑袋,以便于修剪,杨师傅总是用力地摁着我的头皮。而他一用力,浑身便像通电似的抖个不停。我也因为紧张而变得像一个疟疾病人,里里外外忽热忽冷,身子像筛糠一般……可以想象,在这种状态下理出来的头发是什么样子,用我儿时伙伴的话说:像梯田一样!然而,我当时似乎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难为情的,因为杨师傅毕竟是那一带的名师,能去他那里理发的孩子屈指可数啊。所以,一理完发,我便会如释重负般奔下山坡,钻进马路边的杂货铺里,用剩下的三毛钱买一把糖果,蹦蹦跳跳地回家。
有一次,我趴在门旁观看杨师傅给一位老年男子理发,只听见一阵清脆的剪刀铰声过后,男子的发丝尽数断落,眼看他的头皮慢慢显露出来,越来越光亮了。杨师傅这时又换上了推剪,由脑勺后面一直推到脑门前,几个来回之后,男人只剩下了一个光秃秃的脑壳。杨师傅将光头摁进脸盆稍稍热洗了一下,便用锋利的剃刀刮了起来。当他刮到男人的脸颊时,我听见男人“哎呀”一声,模样极其狼狈。杨师傅应声停住手。我凑过去,看见一道血痕渗出男人的脸皮,随后伤口越来越明显。杨师傅也不吭声,只是用毛巾在伤口处敷了敷,又继续刮了下去。但我明显看见他苍老的手青筋毕暴,动作也滞缓了许多……直到这位倒霉的老男人手捂面颊一言不发地从沙发椅子上下来,我始终没有看见杨师傅脸上流露出任何歉意。那一次,我没有理发,而是一溜烟地跑回了家。不久,听说他死了,由于他一直没有带徒弟,所以,杨师傅死后这家理发店便从我们家乡消逝了。偶尔我也会听人谈起他,谈到杨师傅的种种好处,谈到他个人的生活,而这些道听途说也从来没有在我的脑海深处激起任何反响,直到我后来听说了一件事——
有人告诉我,杨师傅年轻时曾追求过我奶奶。当然,我奶奶那时心气很高,当年身边有一群追求者,现在还活着的有名有姓的人就有一大排呢,她自然不会把这个“豁子”放在心上。说着,他信口报出了几个男人的姓名,其中有两个我曾在理发店那里见到过,已经老得不成体统了。听了这人的话,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想到杨师傅的“情敌”们把脑袋伸向他锋利的剃刀之下,我就禁不住头皮发麻,好像正在剃刀下颤抖的皮肉不是别人的而是我的一般。也许杨师傅为了能够克制住这一血腥的念头,他必须强迫自己用颤抖来消耗精力,在不停的颤抖中,他接受了生命的乏力和虚弱,也最终体面地保全了自己理发师而非杀人犯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