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熔涉险

2012-04-29 15:41吴丹张泽满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2年16期
关键词:中海油重工香港

吴丹 张泽满

一次铤而走险的内幕交易,会否击倒这个身价200亿的低调富豪,以及,其背后业已深陷困境的地产和造船王国?

香港,半山区宝云道13号,Bowens Lookout大厦,宝马香车烟柳繁华之地中一个清幽安静的所在。8月中旬,一个骄阳似火的午后,在一个友人的带领下,本刊记者造访了这栋只有富豪住户引荐才能进入的顶级公寓,以图见到目前正“深陷漩涡”的富商张志熔。

7月27日以来,这个多年来一直鲜见于公众视野的“隐形富豪”,突然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大小商贾和坊间茶余饭后的谈资。起因是,7月23日,中海油宣布斥资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能源巨头尼克森石油公司(Nexen,纽交所上市公司)——若成功,将成为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收购案;而在此之前的7月19日,由张志熔控制的离岸公司well Advantage,涉嫌利用此消息进行内幕交易,并为此遭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调查。

为了寻找张志熔,本刊记者从中环顺着花园道,再沿着只有一条车道的宝云道蜿蜒而上,高楼密布的逼仄压抑渐渐换成林荫郁郁的山间胜景。山道越上,越是人少幽静,只偶尔遇见一两个菲佣牵着主人的顶级名犬悠悠跑过,或者一辆天蓝色的敞篷法拉利绝尘而去,留下轰隆的马达声。

13号,便在宝云道的尽头。这个香港大地产商信和集团专门面向富豪的物业,以奢华和隐私著称,与咫尺之外中环的车水马龙似乎是两个世界,透着大隐隐于市的恬淡。这里是香港富豪扎堆聚居地,物业均价高达3万港元每口尺。

张志熔在香港的家,便在Bowens Lookout大厦的35楼。大楼每层只供一户人住,每个单位面积为2388口尺,目前合计只有26户人住。张志熔的邻居,都是商贾名流和一线明星,而他本人,则以人民币191.8亿元的身价,位列2011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22位。

虽然,住在这样的豪宅里,临窗而望,香港中环与维多利亚港湾的美景尽收眼底,但张志熔最近的日子却很难过得惬意。

涉嫌内幕交易只是张志熔最近遭遇的“大麻烦”的冰山一角。在此之前,他一手打造的两家香港上市公司——熔盛重工(1101.HK)和恒盛地产(0845.HK),已先后发布2012上半财年的盈利警告。而2011年以来,随着造船业和房地产业景气度的同时大幅下滑,有关这两家公司“资金链紧绷”的传闻,更是频频传出。

8月下旬,恒盛地产和熔盛重工的股价均已跌至1港元/股附近,短短两三年间,已分别较2009年和2010年上市时的4.4港元/股和8港元/股,深度下跌了77%和87.5%。

事实上,相比起涉嫌内幕交易,外界更为关注的是,张志熔背后的地产和造船王国,目前到底陷入了何等的困境,以至让他如此不择手段、铤而走险?

对于以“低调”著称的张志熔来说,这注定是一个艰难时刻。而宝云道的翠竹林荫,也将无法为这位已成为香港居民的“红顶商人”遮挡香港8月毒辣的烈日。

从地产起家

在张志熔两家香港上市企业中,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船企的熔盛重工,投资界并不陌生,但知道恒盛地产的人却不多。其实,恒盛地产才是张志熔走向富贵的起点,也是他安身立命的大本营。

这个江苏南通如皋的农家子弟,11岁时跟随父亲张德璜来到上海打拼。1990年,他从松江建筑T程学校毕业,用打工挣来的3万元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在涉足房地产行业以前,张志熔从事建筑材料贸易和建筑外包业务,并从中积累到第一桶金。

1994年,中国的房地产销售正迎来一轮前所未有的高潮,当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营业利润达到了167.43亿元的新高峰。张志熔敏锐的商业嗅觉让他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上海徐汇区开发了他的第一个住宅物业——面积60多万平方米的阳光绿同项目。2000年,张志熔组建了上海阳光投资集团,也就是恒盛地产的前身。

2007年,阳光集团为了在香港上市的路演推介,将公司更名为恒盛地产。一位恒盛高层曾对本刊记者表示:“阳光这个名字太普通,好像到处都有(这样叫的公司)。恒盛,听上去气派多了。”

而和中国先富起来的大多数民企老总一样,张志熔是一个性格外向,特别能侃,在政商界都混得很开的人。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恒盛地产副主席和行政总裁这两把交椅,都和地方政府、同企颇有渊源。其中,董事会副主席,同时是张志熔妹夫的丁向阳,2001年加入恒盛前,曾于央企东方航空的企业管理部担任要职,工作逾10年。而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程立雄,则在1992至2001年期间一直任职于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是典型的官员下海。副总裁夏景华在加盟恒盛前,则于中国银行舟山分行的借贷部工作。此外,恒盛还吸纳了来自中国木材总公司、中国设计管理局等背景的高管。

通过这些关系,张志熔获得的帮助也是显而易见的。早期,恒盛的地产项目大多在上海取得。之后,随着业务重心的转移,尤其是2004年进军造船业之后,恒盛在张志熔的家乡江苏南通的土地储备比例,也逐渐增至三分之一左右。这也得益于张志熔在南通所经营的政商关系。

而2009年底,恒盛地产赴港上市时,张志熔的豪商巨贾朋友们亦纷纷认购新股,为其造势。当时,作为金融风暴后首批重新启动上市计划的内地房地产企业,恒盛地产邀得上海实业、远洋地产、中国南方基金以及香港地产大鳄南丰集团成为四大基础投资者。包括恒基地产的李兆基、新世界发展的郑裕彤、华人置业的刘銮雄、西京投资女掌门人刘央等商界名流,也申请认购以示支持。作为当时最热门的新股,恒盛地产一时风头无两。

然而,风头出尽、噱头做足的恒盛地产却因为估值过高,挂牌首天就遭遇破发,股价从开盘价4.4港元下跌至收市时的3.76港元,上市当天下跌幅度就达14.6%。但这并无碍爱面子的张志熔大宴宾朋庆功。当时,庆功宴在香港中环文华酒店进行,张志熔和一众高管在路演时的花絮被制成影片循环播放,更配以一首深情款款的《朋友》作背景音乐,感谢商界朋友们对恒盛上市的支持,引得在场富豪们起劲鼓掌。

但恒盛地产上市之后的这三年,道路并不平坦。2010年至今,因无法完成全年销售目标,多次发债、贷款融资,负债率攀升等,恒盛的股价始终疲软不振。而张志熔数次“低买高卖”恒盛股票,则引起外界对其已抵押股权的疑虑。

并且,外界对恒盛“资金链紧张”的担忧一直没有消除。而张志熔涉人中海油海外收购内幕交易后,恒盛地产的股价更是一落千丈。摩根大通还指出,恒盛有12亿元人民币信托贷款和2.95亿美元离岸银行借贷将于今年下半年到期,而张志熔的问题,已令恒盛存在声誉风险,将会影响到公司未来的融资能力。

自称笃信佛教的张志熔,如今是否依然能保持禅修时的宁静呢?

造船业之重

恒盛地产2009年在港上市,只是已经深谙资本运作之道的张志熔,在资本市场倒腾的第一步。彼时,张志熔扣造的另一家公司熔盛重工也正等着拿出一份漂亮的财务成绩单以便上市融资。

2004年2月呱呱落地的熔盛重工,2005年10月位于张志熔老家江苏南通如皋市的造船厂才开始第一阶段施工,2008年3月交付首艘船舶。但这家如此年轻的民营造船公司,在2007年按船舶订单CGT总量计算,就已跻身全球造船企业20强,2008年订单量已位列中国第二和世界第七。

熔盛重工的神话,更多的得益于张志熔生命中的三个“贵人”。其中两个是,与张志熔一起创立熔盛重工的陈强,以及前如皋市委书记陈惠娟。

现任熔盛重工总裁的陈强,船舶动力机械科班出身,2004年之前为上海江南造船集团和外高桥造船高管,在船舶界极具影响力。据知情人士透露,熔盛早期的很多订单都来自陈强的老客户,2008年,熔盛与巴西铁矿石巨头淡水河谷签订的12艘超大矿砂船合约,也靠陈强牵线。

而时任如皋市委书记的陈惠娟,则对自己亲自招商引资来的熔盛重工,给予最大的关照。2010年和2011年,熔盛分别获得如皋市政府8.59亿元和12.7亿元的政府补助。在熔盛上市的2010年,1至8月间,如皋市给予的5.2亿元政府补贴,在其当期11.47亿元的净利润中占比高达45.3%。当年11月,在恒盛地产上市一年之后,张志熔如愿将熔盛重工推上了香港资本市场。

在熔盛的传奇发展史中,张志熔与陈强、陈惠娟一起,被称为“熔盛三剑客”:一个长于资本运作,一个精通业务,还有一个负责批文公关,配合得天衣无缝。

然而,上市之后的熔盛,随即迎来了2010年开始的造船业寒冬。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全国新承接船舶订单量同比下降50.3%,熔盛也称,上半年船舶订单及价格均将较去年大幅下跌,期内利润将大幅减少。而曾为“三剑客”之一的陈惠娟,也于今年6月离任如皋市委书记一职。

张志熔为熔盛找来第三个“贵人”——央企中海油。2007年,熔盛与中海油正式签订海洋工程合约,为其建造一艘造价高达30亿元的深水铺管起重船。靠着中海油这块金字招牌,熔盛异军突起,利润率远高于造船业的“海洋工程”市场的平均水平。

但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012年7月,在恒盛地产和熔盛重工同时陷入困境之时,一起涉嫌内幕交易案,却让张志熔和中海油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7月23日,中海油宣布,其以151亿美元对尼克森的全面收购进入政府审批阶段。但收购交易才公布4天,SEC就宣布,由张志熔掌控的Well Advantage账户,涉嫌提前获取内幕消息并在股票市场交易获利。

SEC披露的信息显示,在中海油宣布交易之前的7月19日,已经沉默半年的Well Advantage账户,“及时”出手买人83.1万股尼克森股票,之后尼克森股价上涨近52%。Well Advantage账户事前购入的、总价1430万美元的股票,因此获利720万美元。SEC执法部门表示,该账户显然已获得内部信息,从而实现了如此“精准”的买卖,并非法获得暴利。

考虑到中海油在熔盛重工发展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张志熔此前对其与中海油紧密合作的高调宣扬,此次“内幕交易”让中海油有些百口莫辩,其原本志在必得的这宗正在等待审批的跨国收购,也因此蒙上了一层未知的阴影。

而深谙资本市场游戏规则的张志熔,如此铤而走险,则再度加重了外界一直存在的、对熔盛重工“资金链紧张”的疑虑。事实上,2008年金融风暴时,熔盛的负债率一度高达100.3%,2010年底香港上市融资140亿港元后,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的张志熔,暂时将熔盛带离了险境。但截至2012年3月末,熔盛的资产负债率却再度攀升至75.8%,并且,在合计354.8亿港元的总负债中,短期负债占比较高。

8月17日,熔盛重工向中同证监会申请撤回对全柴动力的收购材料,以违约中止收购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沸沸扬扬的闹剧——这既是A股市场第一起要约收购“爽约”事件,也从侧面表明了张志熔目前的资金窘况。因为此事,熔盛重工还需要接受证监会的调查,并有可能将遭到投资者的法律起诉。

“涨潮的时候赶海,你很难得到大海的馈赠;退潮的时候,哪怕在海滩信步也能捡到美丽的贝壳。”这是张志熔的从商信条,这一次,他会捡到怎样的“贝壳”?(制图/彭隽)

猜你喜欢
中海油重工香港
山金重工有限公司
中海油化工与新材料科学研究院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力控华康中海油透平数据远传项目
展与拍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