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式通胀中的货币逻辑

2012-04-29 00:44韩和元
中国市场 2012年16期
关键词:通货膨胀汇率

韩和元

摘要:中国所面临的物价飙升问题,归根揭底还是货币的超发。只是我国与欧美国家稍有不同的是,他们属于主动超发,而我国则是由于汇率形成机制而造成的被动超发。当然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的泛滥,固然是造成世界性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但各国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却是所在国政策所能够控制的。我国之所以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对现有的国际贸易和货币体系的维护。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中国政府力图通过人为压低利率促使信用扩张的政策,以此来刺激对外的放贷,以此来确保外国对中国产品出口需求增大。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制度;货币体系;美元;汇率

中图分类号:F820.5;F822.5

中国所面临的物价飙升问题,正如白马黑马到底都是马一样,通货膨胀归根揭底就是货币的超发,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的GDP总量达到47.2万亿,是1978年3645.2亿元GDP规模的129.5倍。但同期,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广义货币=流通中现金+银行活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的增长更是惊人,1978年为859.45亿元,到2012年2月,该数值已狂飙到867177.63亿元,为当时的1009倍之多。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吴晓灵就直言:“过去30年,我们是以超量的货币供给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货币主动超发的终结

当然,就如同事物在普遍性原则下还是存在其特殊性一样,特殊国情也确实客观存在,譬如中国的通货膨胀就很具有中国式的况味。通货膨胀无外乎货币超发所至,但其成因却也与西方国家确有不同。

钱怎么来的,货币是怎么被超发的。自然是中国人民银行。但这里需要澄清的是,纵或是货币超发,事实上也还是有差别的,在这里又存在着主动超发和被动超发两种情况。

所谓的主动超发是指,政府靠抽税和发行政府债还不能够满足其财政开支的需要,这时候就不得不借助于——开动印钞机来主动超额发行货币。正如历史上德国的魏玛共和国、庇隆的阿根廷的政策就属于这种主动超发,同样伯南克搞的量化宽松也属于这种主动超发。事实上主动超发在中国也曾出现过。

中国经济在计划时代,广义货币占GDP的比值是很低的,那时候中国事实上采取的是一种近乎于通货紧缩的政策,那么这一货币指数很低也就合乎逻辑了;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货币指数也随市场化而上升。到1993年我国的货币指数超过100%。1992年该年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幅均达31.3%,到1994年该指数达34.5%[1]。

伴随货币增发而来的是来势汹汹的通货膨胀,自1993年物价狂起,到了1994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食品类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34.1%。1993年,国内的通货膨胀率为13.2%,通货膨胀高峰在1994年,当年的通货膨胀率达到21.7%,物价上涨率分别为13.2%、21.7%、14.8%(表1)。

事实是,当时物价管制被广泛使用,“隐蔽性通胀”的压力应该没有完全写进指数,当时的中国经济前景让人堪忧。正是基于这样严峻的形势,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才痛下决心,来治理通胀了。朱镕基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采用的也就是沃尔克那套—— 直接紧缩货币供应量,结果是三年之内CPI下降到2.8%。

当时之所以会出现货币如此巨量的超发,原因是人民银行长期以来为各级政府的财政赤字买单。党中央和国务院也正是经此而认识到了这一情况的严重性决定立法。1994年在压住物价局面之后不久,开始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该法就意味着,政府把央行当作财政之外又一个钱柜子的时代,在制度上结束了。

二、从主动超发到“主动地”被动超发

既然威胁人民币币值不稳、通货膨胀屡起的病灶—— 政府主动超发的这个根子已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拔起了,按理说通货膨胀应该得到了根治,但为什么通货膨胀还是屡起呢?2005-2008年的通货膨胀的记忆还没有消退,2009年下半年开始再次发作的通货膨胀何时结束还是个未知数。

必须予以说明的是,1994年制定的由1995年3月被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确将主动超发货币之门给被关上了。但在关这扇大门的同时,却又为被动超发货币留了一道后门,这就是从汇率形成机制里被动释放出来的天量货币。当然必须予以说明的是,或许这一切完全出乎于当时的政策制定者的意料之外的。但这一切却是那么真实的存在着的,这就是从汇率形成机制里被动释放出来的天量货币。当然这些天量货币也并非完全是被动超发的,对于这一现象笔者认为用“主动地”被动超发来形容或许更为恰当。这也正是笔者所认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货币超发了。

三、外汇储备之困

随着1993年的高通胀和随之而来的通胀治理,及1994年中国第一波汇改,特别是1997年以国际投机资本恶意冲击固定汇率制度而引发的亚洲金融风暴,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中央为了避免因汇率问题而令人民币不稳,而引起经济的波动,出于稳定目的,而频繁干预汇率,国家主动积累大量的外汇储备。这种制度安排是中国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总结金融危机教训所做出的理性选择。

(一)外汇机制影响货币超发

从1998开始,一直到2005年7月21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制度不再盯住美元,而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为止。中国以几乎一成不变的汇率持续了7年。而这7年,恰好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7年,经济高速增长但通货膨胀率却一直控制在3%以下。

随着人民币紧盯美元的做法被拖的太长,慢慢的它开始偏离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形成人民币汇率的改革目标,也导致在立法消除“主动”超发货币的制度漏洞之后,人民币又面临“被动”超发的新危机。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人民币币值再次不稳、通货膨胀再次屡起。那么这种汇率机制是如何影响到货币的超发的呢?对于这种形成机制,在下面做如下之解释:在目前世界经济愈发一体化的条件下,内向性经济变量同外向性经济变量的联系也就越来越紧密。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收支作为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其状态的改变就会牵动其它有关经济变量的改变。其中,最为明显的莫过于通过外汇储备的增减,作用于该国的货币供给,从而对该国货币供给总量及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在这里假定该国的货币需求不变,而与之对应的基础货币也称高能货币则由两个途径产生,即国内信贷(用D表示)和国际储备(主要是外汇储备,用F表示),对此可用如下公式来表示:

B=D+F

在该式中,B代表基础货币,D表示中央银行对国内的信贷,这包括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对国家财政的透支和贷款,以及一些财政性质的贷款以及其他以放款、证券投资等形式进行货币投放的项目;F则代表中央银行国外净资产,即外汇储备。

根据理论,货币供给M=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积,即:

M=m×(D+F)

在该式中,m为货币乘数,m×D为国内货币供应量,m×F为由外汇储备波动引致的货币供应量。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人大通过立法已经消除了国内货币供给“主动”超发的制度漏洞(虽然国内信贷还会继续对市场的货币予以再供给,因为虽然中央银行对国家财政透支和贷款的行为已经杜绝,但其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及一些财政性质的贷款,以及其他以放款、证券投资等形式进行货币投放的项目并没有完全消失,并且这种投放也不会消失),那么引发货币供给的合理解释就在于我国的外汇储备的变动了。

当然需要在这里予以指出的是,一般情况下,外汇储备上升也并不代表一定会导致基础货币的扩张,只有当中央银行收购外汇形成外汇占款时,才构成基础货币的投放有促使其增加的动力。但不幸的是,这正是中国的尴尬。

从理论上讲,购买外汇的资金可以来源于政府的财政盈余和政府所发行的国债,也可以来自于中央银行开机印刷货币来予以购汇。但就中国的实际而言,前者可能性不大。有什么证据呢,请看表2所示的一组数据:

从表2可见,我国的财政收入不多,但赤字却巨大,而同期外汇储备净增长却更是惊人。1997年至2011年止的这15个财政年度,中央财政收入虽然为303716.62亿元,但中央的赤字却累积达49 044亿元。我国的财政有何能力拿出这许多的钱去购买3万亿计的美元啊?那么这套人民币紧盯美元的汇率机制下,我国拿什么去购买这些新增的国家外汇储备呢?所能够的就只有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发行基础货币予以买进这一条路了。

(二)“主动性”被动朝发的原因

中国人民银行又是以什么标准来进行交易呢,那就是汇率是什么价就按什么价,更准确地表述应该是中国人民银行愿意出什么价购汇,那么汇率就会是什么价。①这也正是为什么将中国式的被动超发定性为“主动地”被动超发的原因所在。也正是这套机制,解释了我国的广义货币为什么会增长到当前的867,177.63亿这个天量上去。根据上表所给定的数据,再根据M=m×F这个公式(我们在前面已经做出过假定,即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人大通过立法已经消除了国内货币供给“主动”超发的制度漏洞),来做一个简单的小学生式的加减乘题:

[(8188.7-1398.9)×8.26+(31811.48-8188.7)×6.5]×5=1048162.87

在这个式中,假定央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即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存在的倍数为5。

另外,之所以将1997-2009年划分为两段,是因为我国是在1997年开始正式紧盯美元,这一政策保持了7年之久,只到2005年7月21日起,实施的第四轮汇改才为之改变。在这7个财年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长期呈水平状,即购汇价一直为8.26元。而2005年以后的该数值我们取几年的一个相对中性值设定为6.5。

从这个式中就可得出,从1997年到2011年间增加的外汇储备多达30412.58亿美元,而这增加的30412.58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央行就要增加动用209632.574亿元的人民币的基础货币向商业银行购汇,这209632.574亿元基础货币转入商业银行,再乘上货币供给扩张可以带来的至少5倍左右的乘数效应,那么可放给市场的贷款总额就是1048162.87亿元人民币了。

那么,为什么央行最后得出的广义货币量却为851591.81亿元而不是笔者计算出的1048162.87亿元呢。这得益于央行没有严格的按照蒙代尔所建议的以美元为锚来决定人民币的供应,而是不断对冲超发货币形成的流动性。否则,由汇率形成机制被动超发的货币,就不仅是85万亿元了。

按照有关部门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新增外汇占款占新增基础货币的比重为61.6%。这也就说,如果没有央行的对冲工作,完全按照汇率形成机制而发行货币的话,新增的货币供应量就不是区区104.8万亿元,而是170万亿元了。另外,不要忽视的一个事实是,货币本身就是一个存量概论,发出来了就必然会在这个市场使用。如此,再加上1997年之前所留存下来货币,货币总量就可以想见了。

事实上早在2001年中央就已经意识到了外汇储备大量增加的弊端。为了缓解外汇储备增加对货币供应的不利影响,对此外汇储备的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在2002年开始大规模的公开市场操作。最初,公开市场操作集中于以国债为主的现券卖断操作和回购操作上。然而,由于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债券存量有限,在经历了一段不长时期的单向操作之后,央行发现自己陷入了无券可卖的尴尬境地。在此境遇下,中国人民银行于2002年9月将公开市场操作中未到期的正回购转换为央票,然后再用于回购操作。央票从此进入中国债券市场。

到2003年4月,为了应对外汇储备的骤增、货币供应过度的局面,央行开始大规模发行票据,并将央票推向银行间市场予以流通。此后,央票规模迅速扩大,品种也不断增多,成为中国债券市场上仅次于国债的第二大品种[3]。

央票是要计入央行的资产负债里去的,大规模的央票发行不仅增加了调控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央行即是做市商又是调控当局,身份的矛盾也就可以想见了。这就于事实上增加了它在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 一边对应的是货币供应量一边对应的是利率。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近年来,曾多次出现过央票流标的情况。

央票市场的发展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隐患是,其导致中国经济在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两者间的矛盾冲突[4]。发行央票的目的是旨在于从商业银行里回抽流动性,以此来对冲外汇储备的过度增加,其直接的出发点是旨在于追求内部均衡。“但央票市场的供求态势和由其决定的利率走势,又将通过其对人民币资金的供求对比和市场利率之走势的影响,对外汇市场和人民币汇率的动态产生冲击。”

在中国日益成长为开放性大型经济体的背景下,单一的央票对冲操作和法定准备金率的操作之中,兼顾互为冲突的内外均衡目标,这一切难免使央行陷入顾此失彼、左支右绌的尴尬[5]。

一般而言,一国外汇储备主要来源于对外贸易、外国资本和外钞流动的结算过程。我们中国也不例外,我们的外汇储备的来源主要由如下几条渠道:

出口创汇、外商对华的直接投资、侨汇、国家的对外借贷、国际组织资金的往来、赠与、慈善捐款和救灾赠款和央行通过外汇的买卖所赚取的利润。

(三)外汇增多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外汇的增多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吗?这内中的机理何在?且看下面的分析:

假定美国3M公司要在广州投资一家工厂 ,他手里只有美元,但是法律不许美元在中国流通。所以,这个时候,3M总部的人就不得不去中国银行把手里的1亿美元换成6.7亿人民币了。而根据我国外汇结存制度,中国银行必须将这1亿美元上交给中国人民银行,而人民银行就对应的印刷出6.7亿人民币发给中国银行。这样,原本3M手头的1亿美元就成了中国的外汇储备。在这过程当中,并没有产生价值,只是让人民银行多印刷了6.7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商品还没有生产出来,却凭空的制造出了33.5亿元的“购买力”了②。

另外,外国公司譬如沃尔玛来中国采购,他们也需要经过外汇管理部门将他们手中的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同样的道理,中国公司要到外国去采购,则需要申请将手头的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如果中国的进出口刚好平衡,那么央行不过是起到了外币交易中介的作用,就没有外汇结余,也就没有外汇储备了。如果出口大于进口,就形成了贸易顺差,央行手里的外汇就多了起来,没有被花掉就形成了外汇储备。

举例来说,2011年,富士康花费了100亿美元从美国进口设备和核心组件,加工成产品后则以20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美国。那么这多出来的100亿美元就是贸易顺差。

这样一来的情况是,我国的产品被卖到国外去了,从商品形态看,东西已经出口了。可挣回来的外汇,经过向商业银行结汇,那些无论是工人薪酬、老板的投资与管理收益、政府税收以及其他相关方的服务所得,则全部变成了留在国内的人民币购买力。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所赚取的100亿美元所形成的3350亿人民币的购买力,却完全没有与之对应的商品可买!这就是说,供需市场中的商品没了,但却又平白的为我国增加了3350亿的“购买力”。

更为严重的是国际游资,也就是“热钱”。这些钱不同于长期投资,它最喜欢短期折腾。而且它可以以0的代价,通过一来一走,为国内制造出数亿计、数十亿乃至数百亿计的“购买力”。

这里用一个小例证来予以说明:假定身在美国的Catherine有一笔1亿的美元闲置资金,她决定到中国来试试运气,于是中国人民银行为购买她的这一亿美元,发出了6.7亿人民币来,这样一来中国外管局的账面就多了1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而国内也就多了6.7亿人民币的“初始货币”。但Catherine带着这笔钱到中国来之后,却什么也没干,她觉得没什么投资机会,决定回美国再看看。于是她决定带着她的那一笔钱走了,但她必须把这笔钱换回美元才成,因为在美国,没谁愿意使它。于是她带着她手头的6.7亿人民币,交还给中国人民银行,而中国人民银行则会从外汇储备里拿出那些钱来交还给她——毕竟这才是外汇储备的最本初的功能——是一种支付手段的备付,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这样一来中国的国家外汇储备账面上减少1亿美元,但为它而发出的6.7亿人民币却不会就此冲掉,它作为存量货币就留存在了国内形成了33.5亿元的“购买力”。

如果Catherine的这笔钱很混蛋,过3天,它像胡汉三一样,杀了个回马枪,又回来了,中国人民银行又得给它发出6.7亿人民币来,可没有几天它又走了。这样一来一去,我们的外汇储备虽然也一增一减,但事实上却是不增不减。但因为它,最后这0美元,在国内没有制造价值一分钱的商品,却多出了67亿元人民币的“购买力”。

几经周折,我们国内供需市场上的商品是日益的减少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我们的购买力却增加了,原来的市场经过自我的调节,已经做到了一元人民币对应价值一元的商品,但现在商品的增幅远低于货币的增幅,变成了2元钱的人民币对应着原来那价值一元的商品,在这样的情况下,过量的人民币购买力对应着不变量甚至于不够量的国内商品。更重要的是这些钱是一个存量概念,它所表明的是这些货币发出去后一般不会消失。货币的功用就是为商品与服务的交易提供服务,除此它别无用途。所有这也就决定了“以往发出来的钱,什么时候都可以拿出来购买商品与服务。[6]”如此一来,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国内物价总水平的上涨。这正是2005年以来我国人民币币值不稳、通胀屡起的一个重要原因了。

四、中国通胀中的美元现象

当然,诚如罗伯特·希勒教授所指出的:世上的绝大多数的事件,我们都找不到简单的起因。当这些事件朝着极限方向发展时,就像中国现在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危机一样,通常是因为一大堆因素的积合,其中任何单个因素都不足以解释整个事件。更接近事实真相的是,危机是多种多样的因素——重要的和次要的,间接的和直接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模棱两可的说法难以令人满意,而且要确定和分离出那些诱发因素是极为困难的。但正如同希勒教授所感叹的:“不幸的是,这恰好是事件的本质。[7]”

汤因比博士曾指出过,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能够离不开其他国家的影响,因为它不是孤立发展的。“发生作用的种种力量,并不是来自一个国家,而是来自更宽广的所在,这些力量对于每一个部分都发生影响。” [8]

在一个经济处于开放的客观条件下,我们的外汇储备、外汇占款、国际收支状况与国际经济的变化联系也就自然越来越紧密[9]。如果说央行对国内经济预测还有一定把握的话,那么对于国际经济的变化情况,他们则往往难以准确预料。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外向性经济的扩大,这也导致我国经济的变量随机性也越来越增加。

另外,在开放的大背景下,随着国际资本流动范围和规模日益扩大,国际资本直接或间接进出,也使得中央银行越来越难以控制国内货币供应量。正如我们在前面所列举的catherine的例子一样。一笔闲置的国际资金,其来来去去几个回合,最后可能一分美元钱没捞到,一分钱得产品也没生产出来,但却平白的为中国人民多出了数以几十亿计的“购买力”。

因此在这轮物价上涨中,中国固守当前的外汇管理制度,进而使得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因外汇数量的增减而处于被动地位,造成自身的货币被动超发,固然该打板子。

但应该正视的另一个问题是,人民币超发始终也绕不开美元这个问题。毕竟,当前美元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结算货币。

先从静态的角度来分析对美元的需求。推动当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新兴市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但无不具有如下特点:

(一)出口导向。在过去日本、韩国、英治香港、和台湾地区是如此,现在的中国、越南等国家,亦无不是如此。

(二)这些国家为了扶持出口行业,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实现赶超战略,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我们在前面所提及的那种汇率制度——即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或者说是紧盯美元的制度。

(三)吸取亚洲金融危机教训,这些国家主动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中是积存最多的。因此,对这些国家和地区来讲,一方面,随着经济高增长,积存了大量外汇储备,需要寻找出路;另一方面,就如我们在前面所做的论述,由于出口增多、外汇储备过多,经中央银行结汇后,本国货币发行也相应增多,对投资需求、物价及资产价格上升形成很大的压力。

从动态角度看,1973年随着尼克松废除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后,世界各国也不愿意回归金本位,同时世界上也没有第二种货币可以取代美国,这样一来国际货币体系就正式迈入了纯美元本位。美国也就巩固了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

事实上美国政府也正是如此,它利用了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汇率的动荡,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元彻底去黄金化后,世界各出口国家的政府都没有办法去约束美国的货币,汇率波动调节的负担,主要由那些出口顺差国家自己承担。同样,于那些出口国,特别是亚洲国家而言,他们也在自愿维持目前的这种国际贸易体系所形成的制度缺陷,以此来维持出口导向,而不积极地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

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美国政府利用美元这一国际结算货币手段,主动而积极地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此来刺激美国经济增长。随着大量美元被超发,结果是,造成了全球性的通货(货币)的膨胀,并诱发了全球性的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而其他国家譬如中国和越南拼命出口,作为积存美元的代价,也扩大了本国的货币供应。事实上这就构成了中国通胀中的美元现象了。

运用以上逻辑,可以做出如下总结:

1.中国目前这一轮通货膨胀现象归根到底还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高储蓄、低消费;而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是高消费、低储蓄,虽然经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但彼此间都没有做根本的改变。随着2008年的信用扩张,到2009经济重新企稳后,事实上世界各国又都重新站回了彼此的位置。美国继续通过扩张信用,靠借穷国的钱来过日子。包括中国在内的出口国则一如既往的向美国大力出口廉价的商品,辛辛苦苦赚回一些美元,然后又跑去购买美债。我正是在这种交往中,虽然带动了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但也为通货膨胀埋下了隐患。

2.诚如夏斌教授所指出的,“全球经济失衡背后深刻的制度原因是国际货币体系存在问题,对美元供给没有约束,或者说这一制度给美国政府发行过多的美元提供了可能。”的确如此,试想一下,日本已经被麻烦困扰了近20年了,为什么这个世界经济体的曾经的老二出了问题,就没有对世界经济产生像美国那样的大影响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日本没有掌握主要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和官方储备货币的发行权。

而美国掌握了世界货币的发行权,这就为它犯全球性错误提供了制度上的可能性。这就是这一轮中国通货膨胀与美元之间内在的发展逻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美联储可以算的上是为我们制造了那么多“合法的伪币”的“不法之徒”。但笔者认为,促成我国被动超发了那么多“合法伪币”的终极“不法之徒”,还在于当前的这种国际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像中国这样以制造为中心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国家,为了扶持出口行业,促进本国就业和经济增长,将不得不继续维持原来的以紧盯美元为表现形式的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同时这些国家为防止国际热钱对本币的攻击,而形成的主动积累外汇储备的做法将继续得到维持,而基于当前国际金融格局,美元尤将扮演重要角色,如此加深对美元的需求,而导致国内的货币被动超发,进而导致物价的普遍上涨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五、通胀的根源来自政府开支的迅速增长

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美国,显然也是不恰当的。如果现在执行的还是金本位制度甚至于使用的还是金银币,那么通货膨胀从国外进口的还是成立的,譬如西班牙人在美洲发现大量的金矿,这就直接导致整个欧洲大陆的货币供应量大量增加,当时的国与国之间的货币形状或许各异,但其价值却是一致的,彼此可以通用,这样的结果是,西班牙的货币超发,带动的是整个欧洲价格的革命。

但是随着金本位的破产,世界各国货币的信用化,这一观点也就不那么正确了。如果美元的泛滥是世界上通货膨胀的唯一理由,那么它的必然结果应该是像当时的欧洲价格革命一样,各国的通货膨胀应该接近于一致才对。但事实却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在10%附近徘徊,但日本和英国的通货膨胀率或达到30%,德国则控制在5%以下。

如果将美元视之为造成其他国家通货膨胀的关键要素的话,那么按照货币发行量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相一致的定律,可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变化情况,应该与其他国家的通货膨胀率相一致才对。但事实却全然不是如此——在1973年石油危机冲击以后的5年里,德国和日本的通货膨胀率出现下降。德国由每年大约7%下降至5%以下,日本则由30%迅速下降到5%以下。而反观美国,其通货膨胀率在石油冲击后一年内曾上升到12%左右,于1976年下降到5%,然后于1979年又回升到13%以上[10]。

综上可见,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的泛滥,固然是造成世界性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但各国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却是所在国政策所能够控制的。这点可以从当时德、日本和美国等国截然不同的通货膨胀率看得出端倪。

造成中国最近的这轮通货膨胀的根源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政府开支的迅速增长,并且规模庞大。自2008年9月美国的金融海啸爆发以来,中国政府在出口受到严重打击的情况下,力促经济的增长,以此来实现就业,确保社会的稳定。也正是在这一思路下,中国先后动用了包括大幅降息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在内的货币工具和4万亿刺激计划的财政工具——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政府彻底的取消了对通货膨胀的限制,事实上不仅取消了限制而且是在进一步鼓励商业银行制造通货膨胀。也正是这一方案的出台,为信用的泛滥疯狂定下了基调。

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的吴庆研究员所分析的:“2008年以来,采取了最激进的政策来保增长,贷款一年发了10万亿,这是这一轮通胀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因素。[11]”

注释:

① 更准确地表述应该是中国人民银行愿意出什么价购汇,那么汇率就会是什么价。

② 在这里且不可忽视了货币由于流动性而产生的货币乘数效应,33.5亿正是6.7亿元初始货币与5倍的货币乘数的乘积。

参考文献:

[1] 周其仁. 以货币深化缓解通胀压力-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周其仁教授[J ].中国经融.2010,(23).

[2] 马晓莹,刘晓娟.经济与管理[J ].2008(2). 转引自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网站http://www.pbcti.cn/main/show.php?id=41307

[3] 李杨,余维彬,曾刚.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J ].国际金融研究.2007,(04).

[4]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主编.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07[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郭琼,张宇哲,林靖,程芳.外汇出海[J].财经-金融实务,2007,(06).

[6] 周其仁.货币老虎越养越大[N].经济观察报,2010-10-18.

[7] [美]罗伯特·希勒著.非理性繁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 [英]汤因比著.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9] 邢毓静.国际收支均衡与外汇储备管理研究[OL].中评网_学者社区.2001-12-18.

http://www.china-review.com/sao.asp?id=5779

[10]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著.货币的祸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1] 李响,韩玮.中国通胀寻因:4万亿之罪[N]. 时代周报, 2011-07-21.

(编辑:王露)

猜你喜欢
通货膨胀汇率
政策背景下的汇率避险选择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新兴市场汇率风险再聚焦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对通货膨胀的几点反思
基于VAR模型的人民币汇率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
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成因剖析及其对策探究
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城乡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