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银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初探

2012-04-29 13:16:51夏辛萍
人民论坛 2012年17期
关键词:养老银行社区

夏辛萍

【摘要】时间银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对于缓解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压力有很大帮助。然而,由于缺乏制度规范,缺少技术性支持,缺少规范化培训以及缺少持续性激励,我国时间银行的发展受到了制约。要促进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就要运用整合的养老工作机制,以实现社会养老资源的有效配置。

【关键词】时间银行整合养老服务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资源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构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愈显重要。面对养老服务困境,不少学者和社区工作者倡导用时间银行这一模式来解决社区养老服务中出现的问题。该模式实质是通过时间银行这个中介,整合社区资源,对服务时间进行量化,实现劳动成果的延期支付,从而在社区达到互助共济的目的。本文结合时间银行在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中的实践,分析其优势,并针对制约时间银行发展的因素进行探讨,从而为时间银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时间银行的内涵及独特优势

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埃德加·卡恩首次提出并创设了时间银行模式,从1990年第一家时间银行在美国成立,至今已有超过1000家的时间银行遍布世界六大洲的26个国家。

所谓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结合时间银行在我国的发展与实践,本文将时间银行定义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志愿者,参与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的活动,通过累计服务时数,待自己年老需要服务或家人需要服务时,可兑换同等时数的服务。时间银行的存储内容包括医疗、法律、文化教育等专业服务,以及清洗、聊天、做饭等日常护理服务。

时间银行与传统的志愿服务的最大差异在于,时间银行引入有偿激励机制,对志愿者的工作进行统一的规范化建设和标准化管理。时间银行模式下的互助服务,既符合人们“善有善报”的传统理念,又满足人们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时间银行利用时间货币这一无形资产的运作不仅给储户带来收益保障,而且还能在与他人账户数额进行良性竞争的过程中获得荣誉感,这种方式不仅能对储户产生持久的激励作用,更有益于保障互助养老行为的长期性。

我国时间银行发展的困境

在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时间银行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政府严格规范该模式的运行,并从立法上予以保障,此外还利用计算机系统对整个服务流程进行管理。而在我国,时间银行模式的发展相对缓慢,制约我国时间银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缺少政策性引导,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的时间银行多由小规模的民间组织运作。由于缺乏制度规范,时间银行存在运行质量不高,组织稳定性不高,社会信誉不高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尚未出台正式文件来推动时间银行发展。时间银行在实质上属于志愿领域,理应由民间组织推动,但以时间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况来看,仅靠民间组织的力量远远不够。时间银行的健康发展需要依靠国家主导,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自上而下地全面推进时间银行的建设,并运用一定的公共资源予以保障。

缺少技术性支持,管理方式落后。从我国现有时间银行模式的运作实践来看,对于时间银行储户的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水平等信息的记录方式基本以手工记录为主。受社区服务资金不足、人员有限等条件影响,社区信息化系统尚未建立健全,所以其在信息管理上仍显落后。此外,一旦该模式的应用范围获得快速发展,在缺乏科学、高效的方式进行信息管理的情况下,很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记录不准确、服务不及时等问题,因此只有依靠完善的社区信息化系统才能保证管理的有效性。

缺少规范化培训,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国内外的时间银行均以多功能为目标。以南京建邺区滨湖街道兆园社区2005年成立的时间银行为例,目前该时间银行的服务项目包括小家电维修、自行车修理、理发、家教、健康咨询、电脑维修、下水道疏通、家政服务、婴幼儿护理、护绿养绿、社区教育、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30多项。一方面,该时间银行的服务内容广泛,适用于能提供各种服务的志愿者,可使各类群体受益;另一方面,该时间银行的服务目标分散,不能满足老年人群体或需要长期照顾的群体作为重点服务对象的需要。此外,时间银行的服务对象以老年群体为主,各种养老服务尤其是针对失能老人或需要长期照护老人的服务,需要服务者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并非仅有良好的服务意愿就能提供良好的服务。而时间银行储户大多为社区居民,许多人缺少专业技能,也没有接受过正式的社区照顾技巧培训,因此,对于某些项目的养老服务,其服务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缺少持续性激励,参与动力严重不足。目前,我国时间银行的储户主要以低龄或身体健康的老人为主,它在本质上还是一种传统互助养老模式的延续,主要依靠低龄老人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来维持,时间银行能够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要是吸引他们加入的主要原因,但低龄老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另一方面,未来的养老保障存在的不确定性,也会影响到其他年龄段的社区成员加入的积极性。

反思与创新:整合取向的时间银行养老服务

时间银行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多元的,涉及个体、群体和社区,涉及政策制度、价值观念和物质条件等不同的领域。因此,要促进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就要运用整合的养老工作机制,以实现社会养老资源的有效配置。

养老服务工作机制的整合。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发挥各种工作方法的优势,运用整合的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开展实践活动。

对服务理念的整合。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和服务大都经历了从个体化的慈善实践到制度化、专业化的演变过程。目前,我国的时间银行作为一种对社会养老服务的探索,在运作过程中,具体参与者如有关部门、团体及个人之间的动机存在较大的差异,出现了许多政策性、技术性支持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又有许多资源被分散甚至浪费。因此,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其对时间银行的认知、态度和参与度都需要整合,逐步从“满足个人志趣”、“创造政绩工程”统一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服务理念上来。

对工作方法的整合。虽然养老服务工作由民政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等为主导,但养老服务工作更多还是在社区、家庭层面落实完成,这就需要包括医疗、法律、教育等多个行业的介入,而不同行业的工作手法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对各种工作方法进行整合,并综合运用,以便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对不同层面的组织合作进行整合。因为参与群体和政府机构呈现相对独立之势,所以在时间银行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服务对象的多元化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因此,需要对不同层面的组织合作进行整合,如整合不同的政府行政部门、群团组织及各类非营利组织的政策和项目。此外,在时间银行的运行过程中,政策支持是不可或缺的,除了政府需要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对时间银行的发展进行宏观指导以外,还需要逐步完善其他相应的各种社会组织管理的政策制度。

养老服务社会资源的整合。对社区内资源的整合。政府需要尽可能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资力度,同时充分整合社区内的人力资源、财产资源、市场资源等,逐步形成社区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主动寻求社区内外的各种力量为养老服务的发展和完善提供补充,比如加强社区间合作,实现区域范围内各社区时间银行储户的资源共享,逐步扩展社区有效资源。也可以将时间银行与服务机构结合,将机构服务纳入时间银行支取范围,对于有时间储蓄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经社会工作者评估后,需要入住福利机构者,可在福利机构支取时间,以替代服务收费。

对社区内资源整合的深化。一方面,要增强居民的社区参与动力。时间银行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通过这种模式建立的社区居民之间的互惠合作关系,不仅促进了社区关系网络的发展,对培育社区社会资本也有积极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模式,继续整合社区资源,在社区内倡导一种互助的理念,吸纳不同年龄层次的社区居民参与,让社区居民形成“今日我为社区服务,明日社区为我服务”的统一思想,在完善当前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多层次的社区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扩展社区志愿者队伍。在时间银行发展中,社区志愿者队伍的稳定性是保证时间银行模式良性运行的关键。在时间银行逐步发展的过程中,要通过不断完善社区志愿活动效益评价机制、志愿者利益保障机制、受益者志愿服务补偿机制等来鼓励社区居民和其他人员参与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并且要把青年志愿者作为社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发展,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作为社区养老服务的一种运作模式,时间银行可以最大限度地动员社区内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需求层次的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养老服务中,也只有最充分的整合、最广泛地利用社区内各种资源,才能逐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并最终推动和谐社区的形成。

(作者单位:广西工学院)

猜你喜欢
养老银行社区
社区大作战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08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8
养生不是养老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6
养老更无忧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5:47:39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7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养老之要在于“安”
大社会(2016年5期)2016-05-04 03: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