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酒店实习生管理研究

2012-04-29 00:44:03薛美花
商场现代化 2012年16期
关键词:酒店业实习生职业道德

薛美花

[摘要]本文从旅游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角度入手,分析酒店实习生的管理问题,发现存在实习生挑剔实习岗位、自我管理意识不强、酒店差别对待实习生、学校重纪律轻道德等问题,从而从学校、酒店和实习生三个角度提出对实习生加强旅游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途径,以促进酒店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旅游职业道德素质酒店实习生

酒店实习是我国许多普通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对于酒店业来说,在当前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实习生成为酒店业劳动力的一个重要来源。但是随着酒店实习的深入开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实习生管理难度加大,学生实习满意度不高,对未来是否从事酒店业持否定态度,这对于酒店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正是基于此,本文从旅游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入手,初步探讨对酒店实习生的管理。

一、 旅游职业道德素质培养

旅游职业道德是指旅游从业人员在旅游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等。旅游职业道德包括职业观念、职业情感、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作风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是个人在工作中应该遵守、应该服从的道德规范。

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影响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并影响了旅游者对旅游从业人员服务的满意度和以及对旅游行业的评价,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业的形象和健康发展。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主要包括专业思想教育,培养专业观念;职业行为规范教育,培养敬业精神;诚信教育,树立诚实守信意识;服务意识教育,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

酒店集中实习,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因此,这一时期应加强对酒店实习生的管理。

二、基于旅游职业道德素质的酒店实习生管理现状分析

酒店实习生是旅游专业学生在完成专业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到酒店进行一段时间的工作实习,由于兼具学生和员工两种身份,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酒店的工作环境,因而酒店实习生在实习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从职业道德素质的角度看,主要问题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实习生挑剔实习岗位,欠缺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实习生进入酒店实习,初入社会,并不能充分地认识自我,往往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部分实习生在选择实习岗位时,排斥餐饮部和客房部等高体力部门,而倾向于对员工素质要求较高的前厅部和较为稳定的行政部门。这说明虽然大部分学生已基本基本接受了从基层做起,积累实际经验的观念,但是仍然对一线服务岗位有心理排斥,无法改掉服务于人,低人一等的传统的观念。

2.实习生自我管理意识不强,影响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

实习生从学校进入酒店实习,同时还是学生身份,这使得部分实习生部分实习生自我管理意识不强,自我要求不高,对于实习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缺乏职业责任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团队意识,对酒店提出的加班要求,比较排斥,敬业精神不足;人际沟通能力能力较差,不善于与其他员工交流,难以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对酒店的各种活动缺少积极性;阅历较浅,自我约束力较差,部分实习生贪慕虚荣,实习生道德修养下降,直接影响了实习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3.酒店差别对待实习生,影响实习生职业道德理想的塑造

实习生的廉价以及低录用率,使得酒店将实生作为临时短暂的人力资源使用,虽然在工作职责、工作量与正式员工相同,但在各个方面别对待实习生,如工资待遇比正式员工低,不能参与酒店推出的系列培训等。这种区别对待,会使实习生缺乏归属感,难以融入酒店,并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造成实习生的低留用率,并影响其职业理想的养成,以及未来从事酒店业的意愿。

4.学校重纪律轻道德,影响实习生职业道德习惯的养成

酒店是一个复杂的环境,未经世事的大学生进入酒店实习,必然会受到酒店环境、酒店客人、酒店员工等等的影响,这种影响会直接影响实习生对旅游专业的认识,对酒店工作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认识,从而影响到他们职业道德习惯的养成。而学校对实习生管理,往往强调纪律,要求实习生遵守饭店和学校的管理规定,希望学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以不出事为底线。而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心理、思想等变化,缺少关注,只要在学生出现问题后,才会沟通和解决,缺少事前的预防和控制,对实习生的思想道德方面关注的较少。

三、基于旅游职业道德培养的酒店实习生管理途径

1. 从学院的角度

(1)实习前,加强旅游职业道德教育

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实习前,应开设专门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这是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的主要途径。同时,在相关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专业内容进行恰当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也应注意培养非专业教师对旅游专业的认识,使学生在实习前对旅游职业道德的理论和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2)实习中,进行旅游职业道德的跟踪和评价

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必须在实践中不断重复,才会成为一种习惯,从而内化为大学生道德信念,才会在将来的职业生活中化为职业道德行为。因此,在实习中,实习教师应注意学生旅游职业道德的培养,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心理感受,随时对发现的问题加以教育和纠正。在实习中,增加对学生实习的过程性评价,并在其中增加对实习生旅游职业道德的评价指标,从学生、酒店、学校三个方面对学生的旅游职业道德进行全面评价。

(3)实习后,重塑学生的旅游职业道德观

在实习结束后,学校应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规范实习生奖惩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实习生给予表扬,树立榜样,通过召开座谈会、讲座的形式,宣传其实习经验,重塑学生的旅游职业道德观;引导学生进行实习总结,进行自我评价,重新认识实习的意义,纠正错误认识,形成良好的旅游职业道德舆论环境。

2.从酒店的角度

(1)完善培训制度,加强旅游职业道德的培训

酒店应建立完善的实习生培训制度,增强观念的培训和职业道德的培训,使“顾客第一”的服务理念自然地融入到服务过程中。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前已经进行了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酒店在对实习生培训时,应侧重于从企业实际运营的角度,对实习生进行培训,尤其注重灌输实习生一些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形成牢固的服务意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等。

(2)塑造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旅游职业道德环境

酒店应从长远的发展考虑,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旅游职业道德环境。在实习生管理上,倡导人性化管理,提倡人文关怀,为实习生的工作、生活、学习创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调动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创造良好的企业精神文化环境,形成同事互帮互助、互相关怀的良好人际关系,为实习生创造情感交流的平台和机会,使实习生感受到良好的同事友谊而不是排斥,能够较快地适应企业环境,接受并认可企业文化,产生归属感。

(3) 公平薪酬,形成良好的实习生激励制度

酒店业是服务业,酒店业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具有良好的专业教育背景的高等院校旅游专业实习生,是酒店业未来人才来源的主力军。酒店应建立公平合理的实习生薪酬奖励制度,如根据实习生的工作业绩逐步提高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从精神层面对实习员的工作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创造机会让实习生发挥自身优势为酒店做贡献等,通过这些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实习生努力工作,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理想,成为酒店业未来发展的潜在储备人才。

3.从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

引导学生在酒店实习期进行自我管理,包括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通过撰写实习日记的形式,对自身的实习工作进行反思和检查,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通过设立实习点带队小队长的形式,进行实习生的自我监督和管理,形成一个小团队,相互交流实习心得体会,及时与实习老师沟通,及时奖励表现优异者,督促后进者,实现后进赶超,形成团队内良好的旅游职业道德群体舆论氛围,养成良好的旅游职业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1]蔡树棠.“社会影响”理论和旅游职业道德教育[J].旅游学刊,1988(4).

[2]於艳萍.试论旅游院校(系)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10).

[3]陈吉瑞, 陈刚平,王奉德. 旅游职业道德[M],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4]何铁雨. 社区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08.

[5]刘喆,陈聪. 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路径探析[J]. 高教高职研究,2011(15).

[6]韩慧,冯小俊. 酒店实习生有效管理探析[J]. 中国市场,2012 (3).

[7]刘菲菲. 酒店高职实习生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 饭店现代化,2011(6).

猜你喜欢
酒店业实习生职业道德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国内酒店业危机管理的应对及措施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6:54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酒店业销售与收款环节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
中国酒店业的海外生意经
金桥(2018年9期)2018-09-25 02:53:22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8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8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学习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18
打开酒店业的想象空间
创业家(2015年9期)2015-02-27 07:54:23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