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连与盂兰盆节

2012-04-29 00:44:03陆永峰
百科知识 2012年16期
关键词:兰盆救母目连

陆永峰

时节到了农历七月,传统上有两大节日为中国的老百姓所熟悉。一是七月初七的七夕节,因为其源自于牛郎织女的凄美传说,尤其为年轻女性欢迎并参与;另外一个就是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而这一节日同样也源自于一个感人至深的传说,即目连救母的故事。这一传说流传千古,在历代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

目连救母的故事

作为救母故事主角的目连,其名也写作“目莲”,是目犍连的简称,又译作目犍莲、没特伽罗。目连出身婆罗门,本名拘律陀佛陀,他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号称“神通第一”。据说,目连在一次弘法时遭到了裸形外道(亦有说为执杖梵志)的暗杀,他是佛教史上为了弘扬佛法而殉教的第一人。

目连救母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其内容广为人知。现在民间熟知的故事内容大致如下:目连出外访求佛道,得成罗汉果后,想要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因为父母已过世,于是,目连开始寻访父母往生之处。发现其父亲因为多行善事、一心向佛,死后已经往生天堂,而他的母亲却因为在世时杀生吃荤,慢待师僧,多有恶行,死后被打入地狱。目连下到冥府,遍寻刀山剑树、铜柱火床、血湖等地狱,终于发现自己的母亲因为罪孽深重,被打入了凶险异常的阿鼻地狱。目连想进入阿鼻地狱而不得,回转祈求佛祖施予援手。佛祖赐给他法杖,目连用它打开了阿鼻地狱的门,见到了正遭受磨难的母亲。母子相见,目连的母亲忏悔自己的罪过,但目连也无力超度。于是再次祈求佛祖,佛祖率众菩萨、罗汉等降临地府,受佛力救度,包括目连母亲在内的地狱鬼魂多得超脱。目连的母亲脱离阿鼻地狱,又入饿鬼道中,饥不能餐,渴不能饮。僧众夏日安居于寺中不出,七月十五日则是结束安居的解夏日,也是僧人检点、忏悔自己过失的自恣日。佛祖告诉目连,必须在这天建盂兰盆会,供养十方僧众,由此功德可以超度自己的七世父母。于是目连建盂兰盆会,他的母亲因此功德得以脱离饿鬼道,转生为狗。最后,目连又念了七天七夜的经,使母亲脱离狗身,升入天堂。

可以看出来,这个故事着力体现了两点:一是目连对母亲的孝顺之情,二是佛力的广大无边。目连的孝道在佛祖的佑护下得到了最终的圆满,可以说,目连救母故事之所以在中土民间广为流传的关键原因正在于此。通过这一故事及对源于它的盂兰盆会的参与,民众既实践了中土视为立身之本的孝道,又较好地表达了自己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中土传统的孝道与来自于异邦的佛教实现了完美的融合。当然,这种融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佛经中的记载与目连戏

目连救母的故事见于四部佛经:西晋《佛说盂兰盆经》、东晋《佛说报恩奉盆经》、梁代《经律异相》卷五十三《目连为母造盆》和《灌腊经》。其中最为详细的是《佛说盂兰盆经》,但也只有八百多字。这部佛经传为西晋高僧竺法护所译,情节相对简单,只说目连想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用道眼观见其母亲死后入饿鬼道中,不得饮食。目连前去探望送饭,饭食入口变成火炭,其母不得下咽。目连哀求佛祖,遵照其嘱,于七月十五日设盂兰盆,以甘美食物和香烛卧具等供奉十方僧众。目连的母亲因此功德而超脱饿鬼之苦。佛经中最后宣扬,人世中奉行孝道者“奉此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

这部佛经在印度梵语原典和西藏译经里都找不到对应的经典,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中土为了调和佛教出家背亲的行为与中国传统的孝道观念之间的矛盾而自创的。盂兰盆是梵文 Ullamabana的音译,原为倒悬的意思。佛教谓人死之后,有因罪业而受倒悬之苦者,所以可用它来泛指死后种种极苦之状。此经中把盛食物的盆联系起来,在后来成为“惯例”,盂兰盆就变成了为解救倒悬之苦、盛百味于盆、供养三宝的盆器。

渊源于佛教的目连故事,至后世更演化、扩展成为庞大的“目连戏”系统。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一过七夕,民间就开始搬演《目连救母》杂剧,一直至十五日才结束,持续有一星期之久。明末清初的著名作家张岱在他的《陶庵梦忆》中记载了当时民间演目连戏的盛况:参与的演员有三四十人,连演三天三夜,观众有一万多人,演到精彩处,观众齐声喝彩,搞得当地太守以为海盗侵扰,还派人来侦探虚实。其演出人数之多、时间之长、套数之繁以及观众之多,都蔚为大观,引人惊叹。

盂兰盆节

以目连故事为信仰内容的盂兰盆会的举行,一则在宣扬佛理广大,提倡信众供养三宝;一则是教导、迎合世俗的孝道需求,超度去世的父母。它最早在南朝时已举行,梁大同四年(538年),武帝设盂兰盆会,供养十万僧。至唐时更为盛行,已经成为常例,像高宗如意元年(692年),武则天于洛阳南门举行盂兰盆会,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还专门写了篇《盂兰盆赋》献上。唐代的佛寺在七月十五这天除了设盂兰盆会外,还会制作各种花蜡、花瓶、假花果树等来作装饰,吸引民众。民众也常遍游寺庙,广为布施。

大概在宋代,盂兰盆会加入了更多民俗性的、娱乐性的内容,演变成了民间节日,即盂兰盆节。作为节日的盂兰盆节和另外一个节日中元节恰好在同一天,中元节原本是道教节日,是道教三官之地官的生辰。地官主管赦罪,在生日这天会大赦孤魂野鬼。也有说是从七月初一开始,阎罗王会打开鬼门关,允许孤魂野鬼到人间游荡,享受祭拜。七月十五则是他们滞留人间的最后一天,民间为不受这些鬼魂的干扰,就在这天设斋会,以食品和纸钱等来供奉、超生之。盂兰盆节和中元节两者经常融合在一处,因为七月十五这天鬼魂游荡、充塞人间,所以民间又俗称它为“鬼节”。

旧时盂兰盆节这天,佛寺常举行盂兰盆会,但它的目的不再是超度某人的父母,而是用来超度人间众多各样的鬼魂。另外还要放焰口,焰口是佛经中所谓饿鬼的名字,放焰口是救拔、施食饿鬼的一种法事。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与他们相关的习俗主要有以下几项:

祭祖。这一习俗在宋代已经形成,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的盂兰盆节,市井间叫卖各种冥器,还有人将在竹竿顶端织成灯窝的形状称为盂兰盆,上面挂上衣服、纸钱,这些都是供人购买焚祭给祖先的。百姓还会到死去不久的亲人坟头去扫拜。

放河灯。在七月十五这天的晚上,民众聚集到河边,将扎成莲花状的灯(俗称莲花灯)点亮后放入水中,任其漂流而下,此时江面上烛光闪烁,犹如繁星满空。按照民间的说法,放河灯是为了照亮那些淹死于水中的鬼魂的投生之路,让他们能顺利通过奈何桥。

演戏。一般是演目连戏,前面说到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便是宋代的情形。盂兰盆节前几日要演出目连戏,说明在宗教节日的名义下,更多的是满足民众娱乐的需要。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谈到清代盂兰盆节,京城也设盂兰盆会,街巷中也搭棚演戏、放焰口、点河灯。现今,目连戏的演出越来越少,但祭祖和放河灯的习俗在很多地方还有保存。

盂兰盆节的形成和相关习俗的演变,以及它从单纯的宗教节日发展成为带有半宗教半民俗的混合型的节日,展示着佛教与中土社会、文化的融会、和谐。这一方面见证着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主宰力的强大,同时也说明了佛教生命力的鲜活无比。

【责任编辑】 王 凯

猜你喜欢
兰盆救母目连
岁月有大爱
心声歌刊(2022年3期)2022-06-06 06:31:38
试论御伽草子《目连草子》对汉文学的接受
华山赋
雨露风(2022年12期)2022-02-13 12:23:28
河南抗癌7 年女大学生卖花救母希望带给更多人温暖
北广人物(2020年46期)2020-12-11 07:12:32
同根异株的中日传统节日
——论日本中元节与盂兰盆节的分化
文化学刊(2019年7期)2019-12-26 12:01:37
张文亚:献肝救母
时代报告(2019年4期)2019-05-27 16:24:20
中国目连戏展演
——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演出
影剧新作(2018年3期)2018-10-30 07:11:54
9岁童星大爱救母
文化遗产 绍兴目连戏
浙江档案(2016年6期)2016-05-16 11:53:56
佛教盂兰盆节的民俗化及其对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