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扭曲心态催生官场“作秀达人”

2012-04-29 00:44:03高小平
人民论坛 2012年16期
关键词:作秀自卑心态

高小平

官员五种不良心态

官员热衷于作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心态不大正常、心理不大健康。这值得高度重视和警觉。

官员心态健康问题,既是干部个人的事情,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心态失衡演化为作秀,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形:

父母官情怀。现在有的领导干部有三“狂”,工作有“狂热”、心境有“狂躁”、说话有“狂言”。在研究工作思路时“狂热”,表现为“为民作主”,以为不上几个吸引眼球的大项目就一定对不起老百姓。在出现不同意见时“狂躁”,表现出很不耐烦,总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在面对群众、接受采访或处理民生等问题时“狂言”,经常“语出雷人”。

近年来,官员“涌现”出来的狂语很多,比如“你敢在网上曝光,我就叫它关闭”,“记者证在我们这,没用的”,“你现在就是我砧板上的肉,我想怎么剁就怎么剁”……个别官员的狂妄,与权力运行缺乏有效监督、群众在官员升迁中的话语权尚处弱势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个别官员工作方法简单,习惯用粗暴的“压服”办法处理问题,以为“摆平就是水平、搞定就是稳定”,认为“只要有政绩、手段不重要”。在这种心态驱使下,他们爆出一些狂言也就不足为怪了。

官本位意识。行为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把什么东西看成是本原的、至高无上的,就会产生对这一东西的盲目崇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自己的客观认识。有研究表明,对权力所产生的幻觉是某些官员失态的深层次心理原因。“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这种感觉让他们习惯了高高在上。官本位意识还很容易转变为心理不平衡。一些官员常在内心与同学、同事、朋友比,看谁升得高、提得快,看谁的收入高、家底厚,看谁的孩子安排得好、有出息,甚至看谁的“红颜知己”多……当自己的状况出现较大差距时,就拿自己的职务、职级、资历与别人相比,心里就会有不服气,愤愤不平,于是就决心“给你们点颜色看看”,“我可不是一般人啊”,要成就一番大“事业”。

懈怠心理。这是某些官员心态失衡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常见的消极精神状态,而这样的官员大多又会选择以另一种方式表现出来——既然升迁无望,那就另辟蹊径——“作秀”。于是,平时工作上不用心,得过且过,却时常惦记着为自己“树碑立传”,搞几个“大动作”,既不作周密的论证,也不考虑经济承受能力,盲目上项目。这样的人被群众讥之为“三斧头官员”、“不在正常状态”,既责其尸位素餐,更忧其不科学发展。懈怠类似于人体的“亚健康”,实质上也属于一种病态,而且有传染性。懈怠一般都不是底层传染给上面的,因为如果底层懈怠,上面不懈怠,是不正常的,领导会生气,后果很严重。如果是下面的“不懈怠”,上面的“懈怠”,要不了多久,整个单位就会“懈怠”,甚至会人心散、队伍乱。“懈怠”之所以会导致“不在正常状态”,主要原因就是有的领导干部有非分之想。如果我们看到有的干部喜欢作秀,还真别忽略了观察他是不是“不在状态”,或者说,“不在正常的状态”。

心浮气躁之风。在一些领导干部头脑中,“速度”已成为一把标尺。官员要政绩,就必须“跨越式发展”、“跑步追赶”。一些地方政府大搞“地标”,建“白宫”、“大广场”、高尔夫球场热度不衰,而群众的实际利益就顾不了太多了。浮躁的危害,绝不仅限于垮几幢楼、塌几座桥、损失几亿贷款、出几篇假论文,也不是“面子工程”可以概括的。浮躁冲击的,是“官德”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是民族和国家的信仰。官员的所作所为,引领社会风气的取向,建构时代的精神特质。一官之失,仿效者众,短时间内危害难以肃清,最终影响的是世道人心,破坏的是社会的正常秩序。

自卑抑郁症候。这又是与一般的自卑抑郁表现不同的“另类效应”。人们常说,盲目自信是自卑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自卑与自负,属于同一种心理倾向,就像一对孪生兄弟,都会成为我们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它们是人在内心的自卑情结被触动时所表现出的两种反向的极端态度。两者都出于自我的内心,在潜意识里都有害怕受伤的自卑感。当一个人不能摆正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位置时,其心理就会向正负两个方面发展。有的表现为自卑,有的则表现为自傲。无论自傲还是自卑,都是人固有的天性,并永远存在于同一个个体中,只是比例和表现形式不同,越是自卑的人就越显得自傲。抑郁也是人对生活、工作压力的一种正常反应。但是,当自卑和抑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演化为病理学意义上的抑郁症,呈现出不良的精神状态——变脸,性格与以往大不相同,对个体的价值感到怀疑,于是就要拼命证明自己的存在,好大喜功、不自量力、固执己见的“决策”就这样粉末登场了。所以,我们奉劝“作秀达人”们认真反思一下,你们搞的“政绩”是不是在病态中的杰作。在管理外部世界的同时,也要对自己的内在身心进行一下检查。

有的干部在核心价值观上发生了扭曲与混乱

除了以上列举的几个主要方面,“作秀心态”还会因个体性差异而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为贪婪、焦虑、多疑、敌意、自卑、空虚、自闭、虚无、恐惧、妄想,以及痛苦感、不安全感等情形,也往往或多或少地对工作产生破坏作用。

部分官员产生的种种不健康心态,原因是多方面的。父母官情结也罢、官本位意识也罢,懈怠心理、心浮气躁、自卑抑郁等,既有历史、人文方面长期积累的文化原因,又有现实的环境、制度和体制因素;既与官员个人的修养、德行、操守有关,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

我国的封建社会极为漫长,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以民为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深厚的优秀行政文化传统,也夹杂了许多“官贵民贱”、“官场潜规则”等糟粕。不良文化对官员的腐蚀、毒害作用很大。官员“作秀心态”究其根源,是有的干部在核心价值观上发生了扭曲与混乱。热衷“政绩工程”的官员表面上看是想“有所作为”,实际上无非是为个人“发展”谋取资本。这样的政绩观、业绩观,与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背道而驰,与科学发展观格格不入。

我们在分析官员心态、研究治理办法的时候,还必须着眼于全社会的大背景,从净化社会风气、消除分配不公、规范行政秩序、改革干部管理体制等深层次问题入手。在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进程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风尚、行政氛围和制度环境,让官员也充分享受到公平正义的温暖,让他们也和社会公众一样,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能及时得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放平心态、放下身段、求真务实。更重要的是,培育公务员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弘扬科学精神,塑造理性平和、奋发进取、开放包容、胸襟开阔的官员心态。

政府要创新,但是我们要的是重落实、重实际效果、重人民群众满意度的真创新。干部要进步、事业要发展,但是我们要的是经得起历史、时间和人民检验的真政绩。

(作者为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

责编/李逸浩美编/李祥峰

猜你喜欢
作秀自卑心态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学生天地(2020年25期)2020-06-01 02:16:30
做谦逊的人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28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作秀过敏症
还是“看掐架”心态
作秀过敏症
党的生活(2016年7期)2016-03-26 01:28:06
自卑的地方
商业评论(2014年4期)2015-02-28 15:33:42
难的是一辈子“作秀”
今日文摘(2014年15期)2014-11-27 18: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