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2012-04-29 00:44:03孙莉
商场现代化 2012年17期
关键词:分配制度工资分配

孙莉

[摘要]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很多风险,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浪潮中争取一席之地,中小企业必须立足自身发展,不断创新管理制度,适应市场需要。制度创新主要涵盖企业财产关系、治理结构、分配融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范畴,必须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注重企业外 部制度创新与内部制度创新的协调运行,促使其互动共进。本文从中小企业制度创新的主要方面入手,并重点分析了分配制度创新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企业发展技术创新分配制度创新

目前,我国国内中小企业的制度环境还很不完善,由于市场环境不稳定因素影响,中小企业只有坚持制度创新,积极改善现存体制和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中的各种制约因素,使中小企业的创造力和生产力与制度框架在交互作用中不断演进,才能使企业跨上新的发展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制度创新的主要方面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应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企业家创新

对中小企业而言,企业家精神将极大地影响到它的经营哲学、企业宗旨、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价值理念等创新发生的“基础设施”和动力机制的形成。企业战略基础资源的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主要来源于企业家精神的不同所形成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积累机制,从而支撑着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持续不断的创新:所以,培育优秀的企业家精神,将是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

2.产权制度创新

有人认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就是两权分离,所以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应该把企业的经营权交给所谓的“职业经理企业家”,本人只做所有者享受资本收益,如此形成的中小企业制度就可以摆脱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可以使“货币资本得以选择合适的经营者”。我们认为,家庭式的中小企业不应被轻易否定。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从现代大型股份公司中总结出来的,而中小企业则与大型企业有着完全不同的管理特征,如果把这些看似完美的理论硬往民营中小企业身上套,其结构无异于刻舟求剑。但有一个原则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中小企业不应只是为摆脱“家庭帽子”而改制,为现代企业制度而改制,而是应该仔细地研究家庭企业的优势和管理的效率,然后再分析它在哪种情况下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改造,这样的态度才是客观、公正、合理的。

3.管理制度创新

中小企业也必须培养管理创新能力。管理创新应包括人事管理、营销管理、组织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企业可以通过这些方面的创新,提高管理透明度,健全民主管理渠道,创造一个充分发挥职工潜能、调动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工作环境;也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企业管理方式、经营手段,有效地抵制市场风险,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4.治理结构创新

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规模的公司治理结构,不能照搬国外固有的模式,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律框架,而应该因地因时制宜,着力塑造与民营企业自身情况相匹配的治理结构。要由家庭化管理向专业化管理过渡,实现“企业家庭化”向“家庭企业化”转变;优化自身的融资结构。提高负债意识,走自身积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道路;重视组织文化建设;创新经营理念,建立合理科学的企业传承模式。

5.分配制度创新

我国中小企业首先要突破传统的分配模式,建立将企业职工与企业发展前景紧密联系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新型分配机制,有效地将智力资本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参与分配。

二、分配制度创新具体做法

1.岗位效益工资构成改革

岗位效益工资由岗位工资、效益工资、积累贡献工资和津贴补贴组成。

薪酬分配模式采取的是岗位效益工资制。员工的岗位收入以市场薪酬水平为导向,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充分体现了岗位的差异,同时也使企业效益和员工个人的工作效率在薪酬分配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该岗位效益工资制由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工龄工资及非通用性津贴、补贴等几个部分组成,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不同岗位员工的收入水平差距。岗位效益工资的测算。岗位工资是在岗员工付出正常劳动后,体现岗位劳动差别并且相对稳定的岗位收入部分。岗位工资实行“一岗一薪”与“一岗多薪”兼用的原则。“一岗一薪”适用于操作技术要求相对单一的普通工岗位;“一岗多薪”适用于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岗位。新型的分配制度充分体现了对内公平性、激励性和对外竞争性的特点。

2.建立岗位、效益、分配价值等方面的突破

岗位效益工资制度在分配理论上重新确定了分配依据,通过岗位测评要素将岗位的劳动环境、劳动强度、技能水平、劳动责任等综合考虑,相对准确地反映了岗位劳动差别,将劳动要素纳入了员工分配体系,使不同员工在分配体系中能够较好的体现岗位价值和贡献价值。工资分配体系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提供了价值导向,分配的公平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得到具体体现,分配标准参考了外部工资价位,体现了对外竞争性原则。分配制度与企业的战略发展、与企业的价值观、与员工的自身价值有机结合,促进员工与企业不断发展。

3.岗位效益工资制度的实践及完善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建立以综合考评表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体系。采用财务收益与工作业绩、产出质量与对外关系、内部调控与流程管理及学习创新与成长四类指标,分别对内部单位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单位员工效益工资挂钩,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罚。对业绩突出员工进行奖励,对业绩较差员工进行扣、罚,并且将员工的职位晋升、技能晋级和调升工资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有效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季皓.中小企业价值链体系构建讨论——基于江苏某市中小企业调研[J].财会通讯,2011年17期

[2]王风华.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王忠禹.抓住转型机遇促进管理创新[A].后危机时期的企业管理:转型·队伍·创新——2011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11年

[4]彭英,曹星.基于环境适应性的组织变革路径分析[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猜你喜欢
分配制度工资分配
构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新中国七十年探索
这种情况下未续订劳动合同是否应当支付二倍工资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52
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土地分配制度略考
东南法学(2016年2期)2016-07-01 16:41:41
说说索要工资那些事
不用干活,照领工资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