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洋
自4月10日为保护中国渔民合法捕鱼权利中国海监与菲律宾军舰发生对峙后,两国对峙事件一波三折、持续发酵,迄今为止不但没有出现解决的迹象,反倒因为两国民意的升温而出现持久化的趋向。
黄岩岛,已经成为南海地区错综复杂的主权需求和能源争夺战场的一个典型符号。除神圣主权之外,我们在黄岩岛和黄岩岛之外的浩瀚南海还要捍卫什么?这个问题对于中国未来的南海政策有着非常重大的导向意义。
黄岩岛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对于每年4—5月和10—11月在南海进行渔业作业的中国渔民来讲,黄岩岛是深海渔业捕捞的重要渔场和热带风暴降临时的天然避风良港。
但是,如果把政治考量放在一边,国内有关在黄岩岛建立永久性渔业基地的呼声其实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经济背景:那就是黄岩岛渔业捕捞区的具体渔业资源水平其实并未明确。造成这一盲点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包括黄岩岛在内的周边海域离菲律宾本土甚近,长期以来菲律宾刻意放任的渔业政策,使大量菲律宾渔民进入黄岩岛海域盗捕而其确切捕捞量难以统计。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黄岩岛并不位于目前已勘测证实具有丰富油气资源的中菲争议地区之内,被菲律宾非法占据的礼乐滩和巴拉望西北盆地(该盆地位于中国传统海疆线上)在经济意义上的重要性远大于黄岩岛。
依经济价值而论,黄岩岛在中菲乃至南海争议地区内都不属前列,这是基本事实。但是,我们在这一问题上仍有绝对不能退步的理由。
除祖国领土分毫不能放弃之外,经济诉求也是决不能漠视的理由。首先,黄岩岛对峙事件对中国深海渔业未来规划的象征意义极强。我国南海渔业捕捞目前集中于三大渔场,即北部湾大陆架渔场、大陆架渔场、西沙渔场。其中,前两个渔场开发的潜力已明显下降,渔业资源结构出现退化,目前已经开始控制捕捞作业规模。西沙渔场的开发潜力充沛却部分位于中越争议海域,中国渔民的捕捞作业面临着与黄岩岛同样的困境。这意味着中国渔业已经走向转型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进一步开拓南海传统海疆线,发展远洋渔业,中国渔业走向萎缩已成必然之局。因此,黃岩岛对峙的背后其实关乎中国渔业资本的整体走向。
更进一步讲,目前菲律宾在经济价值相对较弱的黄岩岛与中国争执,既有事先低估中国决心的因素在内,也不乏在次要问题上与中国争议进而模糊双方争议焦点的考虑在内。
巴拉望西北盆地目前已经成为菲律宾最大的油气田,而菲律宾在礼乐滩海域的油气勘探同样十分活跃。如果把其他争议海域算在内的话,有关国家在我传统国界线内已经钻井1000多口,每年开采油气5000万吨以上。
菲律宾目前采取的策略是积极拉拢争议地区内其他国家,试图利用它们在南海问题上的既得利益共同对抗中国。我国国内也有类似的顾虑,不欲与多国同时发生争执。但是中国如果在经济价值不大的黄岩岛上表现犹豫的话,那么同样会释放给相关国家极为错误的信号。
中国的南海油气田开发不充分,确实有其历史原因,在上个世纪,该地区距离中国本土过远,油井即使钻探成功,铺设长距离油气管道回到本土依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是这一问题随着深海钻探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克服。最重要的一点是,陆地油田和浅海石油产量的下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事实,在油气资源开发问题上,留给中国的选择已经不多。这一切都构成了黄岩岛的价值所在,它虽本身与石油无关,但它的背后就是广阔的南海,一片我们无法放弃的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