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贫困县的核桃大业

2012-04-29 00:44:03郭芳王方杰李增辉
中国市场 2012年17期
关键词:临城临城县薄皮

郭芳 王方杰 李增辉

短短10年,如何做到1/5的人口脱贫致富?

这是一条经历了市场选择并经政府积极推动的脱贫路径。

年前,国家级贫困县——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李家韩村的村民一口气买了15辆小汽车。加上小面包、小货车,全村400户人家,已经有100多辆车了。

李家韩村,曾经是临城县最贫穷的村庄之一,如今则成了这个县脱贫最快的样本。

该县有五分之一的人口,约3万多人直接从事薄皮核桃的种植和生产,从而脱贫致富。

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沿着太行山区从西向东,地势由高向低呈阶梯状分布。丘陵山区占去了该县总面积的85%,荒岗薄地多,土地产出率低,农民贫困。

脱贫,是临城县主政者最重要的任务。经过四任书记、五任县长的积极推动,临城从核桃育苗、种植、生产,到加工、销售、科研,形成了一条龙产业链条,成为了中国北方最大的优质薄皮核桃生产基地。

在很多地方,农副产品的产业化,都出现过发展壮大难、壮大之后销售难,进而带来价贱伤农、产业急剧萎缩甚至消亡,然后再艰难起步、再由盛到衰的恶性循环。临城的核桃产业发展带给人哪些启示?

核桃成了摇钱树

临城县黑城乡乔家庄村乔力贞家的房前屋后,晾晒着一袋袋核桃。

“核桃好吃皮难剥,以前种的核桃砸半天还吃不到嘴。现在的薄皮核桃,手稍一用力就挤开了。”女主人热情地表示。打开来,核桃皮的厚度和两层花生皮相仿,果仁细白饱满,尝一块,满口清香。

“这种核桃好销,还特别卖得上价钱。一袋核桃1500多元,是一头猪的价钱呢。”乔力贞掩饰不住喜悦。他家种了30亩薄皮核桃、20亩苗圃,今年卖果卖苗,收入10多万元。

“这两年经常有人来我们家问,核桃树地转包吗?山上的核桃如今已经成了摇钱树了,给多少钱也不能转出去。”

最让乔力贞高兴的是,坐在家门口就有人来收购。核桃还没熟,客商就上门吆喝,邻县、邻省的订货电话也不停打来。不过没等他们得手,当地的加工企业早把核桃买走了。

“除了核桃青果、干果,还可以卖核桃苗和用于嫁接的核桃枝,一棵苗少则七八元多则十几元,一根嫁接枝也卖两三元,光卖树苗和树枝,每家都收入几千元甚至几万元呢。” 乔家庄村党支部书记乔二民说。

“加入合作社的,还能参与年终股份分红。”绿康合作社负责人张永章说道。眼下,全县有43个专业合作社,1万多名农民入社,大多数合作社都有年终分红机制。张永章表示,他们正在筹备注册 “绿康”商标,成立自己的核桃品牌。因为他们发现,“有品牌比没品牌的贵多了”。

此外,农民还可以到核桃园打工挣钱,更有靠核桃种植技术发了小财的。每年5、6月份苗木嫁接时期,这些土专家们东坡走走、西沟转转,每人收入就能在5000元以上,仅此一项,就能让一个四口之家脱贫。目前,全县有300多名这样的技术能手,他们还被邻县的核桃园抢着请。

核桃之乡诞生记

临城县的核桃产业是从1999年几位邮电局职工承包荒地开始的。起初,在一片荒岗乱石之下,他们也曾为种植何种作物而颇犯踌躇。后请来专家详细调研分析之后,决定种植薄皮核桃。

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下称绿岭公司)总经理王秀江,就是那几位邮电局职工中的一员。当年他们一起在荒岗上拓荒、开沟、换土,成立了绿岭公司。如今,这家公司已经成为临城县核桃产业的龙头企业,并拥有全国第一条最完整的核桃产业生产线。

“核桃全身都是宝,核桃壳可以做活性炭,核桃仁可以做核桃露,提炼完核桃油还可以再做核桃粉……”临城县常务副县长周宝战介绍说,核桃的产业链相当长,因此被当地政府扶持为农业的主导产业。

在一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周边的农民也纷纷成为了产业链条上的受益者。

如今,临城有了更大的发展目标,计划到2012年全县薄皮核桃达到15万亩,2015年达到20万亩。

标准化支撑

漫步在上万亩的绿岭核桃园,齐刷刷的核桃树长得一样高,间隔一样宽,沟沟垄垄绵延一条线。绿树下,健壮的柴鸡悠闲地吃着草、啄着虫。

“每亩栽植44棵树,树高3米,株距3米,行距5米,施有机肥,实施单株根部滴灌,使用黑光灯杀虫技术……”绿岭公司副总经理王兴国说:“农业产业化,必须有标准化做支撑,才能保证质量和效益。”

绿岭公司已成长为集产、研、加、销为一体的龙头企业,是我国最大的优质薄皮核桃标准化示范基地。很多邻县来此取经,要把这里的管理技术学回去。

临城县以与其合作的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院校的科研成果为依托,培育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苗木品种,并制定了《绿色核桃生产管理技术》、《绿色食品·薄皮核桃生产技术规程》,成为全国仅有的省级核桃生产技术标准。2011年3月,临城薄皮核桃被国家工商管理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同时批准注册了“临城薄皮核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市场选择 政府推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临城曾经家家户户种蓖麻,沟沟坎坎栽大枣,甚至村村养殖海狸鼠,但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引导,深加工跟不上,生产与市场脱节,这些尝试和探索都没成功。

薄皮核桃1999年引进临城,从星星点点的种植开始,因其营养价值高、食用方便,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2007年,临城顺势而为,制定了薄皮核桃发展五年规划。临城专门成立了薄皮核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将所有农业项目资金集中起来打捆使用。

“市场选择,政府推动。两者紧密结合,这非常重要。”这是他在推进临城薄皮核桃产业化过程中总结的经验。

绿岭公司的快速发展也是得益于当地政府不遗余力支持的结果。一方面减免税费,另一方面,财政贴息,鼓励企业进行深加工。

此外,政府还积极给予农民补贴。“百亩以上的,每种植一株苗补贴3.5元;50亩以上的,每嫁接活一株树补贴0.5元到1元。”临城县林业局局长魏庆荣说,县财政一年拿出120万元以上,极大提高了农民种核桃的积极性。

县科技局局长张占群说,目前他们还没有对手。“但只有永远处于产业链的前端,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些年,他们得到的最大启示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决不是抓几个农产品,而是把整个链条完整起来。

“政府的责任一方面是推动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推动农民在产业链中找准定位,在链条上赚钱。每个环节各算各的账,进行市场化选择。”

短短10年,核桃产业成为临城第一富民产业,已被授予“中国核桃之乡”、“中国薄皮核桃产业龙头县”称号,并迅速在全国占据重要席位,创出了一条产业化模式。

扶持与反哺的平衡

如何在扶持的龙头企业与合作社之间寻求平衡,也是临城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遇到的问题。

绿康合作社的部分核桃也以20元每斤的价格卖给了绿岭公司,但乔家庄村党支部书记乔二民觉得,这个价格不太合理,“绿岭20块钱从我们手里收走,卖出去却高达50多块钱。”绿康核桃卖给别人是22元,乔二民他们曾要求绿岭让利2块钱出来,“但绿岭公司不肯”。

乔二民很不满意,他认为,龙头企业拿到了政府给的很多政策和补贴,他们有责任多反哺一些给农户,而不是强势占有高利润。现在,他们也准备树品牌了,“品牌打出来,合作社经营好了,每亩可以收成8000元。但一定要管理好,产量才稳定。”

事实上,政府也在做平衡。“我们也在探索,合作社如何才能和龙头企业平起平坐来议价。扶持龙头企业不单单是让它收购农民的核桃,关键是树立品牌,大树底下好乘凉,可以让更多的农民受益。”宋向党说,“而且,龙头企业必须反哺农民。”他们曾经专门为此出过文件,例如,必须要给农民进行免费的技术指导和培训,要给农民优先供应优质的苗子。“有这么一个内部的制约机制,才能给它钱。”

此外,在宋向党看来,应当充分发挥合作组织的作用,合作社保证核桃的品质,使它具有市场竞争力。“农民可以根据价格高低,选择卖给这个企业或不卖给这个企业。但前提是,产品要有竞争优势。”

“政府必须给合作社注入内生的基因来提高免疫力,这种基因包括人才、技术和资金。政府一直在琢磨这个东西。”

“两头补,企业那一头补深加工,老百姓这一头补苗子。”宋向党强调,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一定要兼顾公平。

核桃只是个开始

“在山区,每年4月,果树开花了,但一个倒春寒进来,全部冻死,老百姓颗粒未收的情况并不罕见。”宋向党坦言,让这些山区的农民脱贫,并找到一条在家乡的土地上稳定致富的好路子,是他们夜不能寐、苦苦破解的课题。在宋向党看来,农民要增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但很困难,关键是要找准适合的主导产业,像核桃产业那样。”

靠核桃发家的企业家左宗英说,如今他已经在自己核桃基地办起了农家乐,让游客品尝一下自己亲手采摘的草莓、苹果、石榴、核桃,再吃吃农家饭、住住农家屋,又成了他的一笔新的可观收入。

“树上结核桃,树间种苜蓿,树下养柴鸡,树旁建沼池”,一幅田园好风景,吸引了远近观光客。绿岭公司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闫家庄、南沟被评为省级生态观光农业旅游示范点,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

有着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薄皮核桃之乡等资源的小县域,目前正在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态优势,延伸一产的产业链条,发展现代农业。

宋向党表示,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只是他们实现民富县强的第一步,使群众生活物质富足、精神充实,才是他们的更高追求。

领导要耐得住寂寞

10年,弹指一挥间。四任书记及五任县长,十几年如一日发展核桃产业。临城核桃的星星之火,点燃了太行山18县农民的致富激情。

在很多地方,“一任班子一个号,一个领导一个调”的情况并非鲜见。令人敬佩的是, 10多年来,临城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发展核桃产业的思路一直没变。

“说实在的,核桃产业起来后,农民腰包鼓了,但财政上并没多少进账。如果是单纯追求税收增长,追求短期内的政绩,农业产业化项目并不是好选择。”宋向党说,“搞农业产业化,还真得放弃急于求成,要耐得住寂寞。”

昔日荆棘丛生、贫瘠干旱的千亩荒岗,如今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核桃园;昔日的国家级贫困县里的贫困户,靠种植薄皮核桃走了增收致富路。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富裕群众的施政理念跃然眼前。

“让农民真正获益,农业产业化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临城县委书记宋向党的话值得基层执政者深思。(编辑/周南)

猜你喜欢
临城临城县薄皮
菲律宾圣诞临城
英语世界(2023年12期)2023-12-28 03:36:24
临城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基层宣讲“两会”精神
公民与法治(2022年4期)2022-02-04 09:45:35
临城县人大常委会 “六措并举”推进联动监督
临城县 创新信用体系机制 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临城县人大常委会 确保联运监督发现问题整改到位
河北临城:发展特色产业拔“穷根”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3 00:50:22
薄皮甜瓜育种的方法分析
现代园艺(2019年2期)2019-01-06 09:12:30
试析薄皮甜瓜整枝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6:54
薄皮甜瓜新品种垦甜1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2016年8期)2017-01-15 14:23:41
临城劫车案与抱犊崮“土匪邮票”
文史春秋(2016年3期)2016-12-01 05: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