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珉琦 王夕
茶叶在人们的心目中,原本是健康的代名词。茶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等有益成分可以帮助人们延缓衰老,提高抵抗力。很多人担心,受污染的茶叶不但不保健反而危害健康。今年的茶叶市场并不平淡,除了“天价”头茶、明星代言等争议话题,茶叶含铅量超标、茶园变成了游人如织的“公园”,一时间也成了微博上的热门话题。
茶园变公园
其实,茶叶被检出铅超标,并不是件新鲜事。
早在1999年,据浙江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第二季度对杭州35家茶叶公司、茶叶站、茶叶经营部、茶厂及茶叶商行等西湖龙井茶进行质量抽检的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铅含量超标的茶叶占20%。
而茶叶铅超标的情况,直到近几年,仍然存在。
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向社会公布2010年第二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绿茶合格率为95.8%,其中标示由杭州赵氏茶叶专业合作社出品的青化山杭州龙井茶检出铅含量不合格。
而今年,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广州生产的茶叶及其制品(茶叶、含茶制品、代用茶)进行了监督抽查,共抽查了17家企业的20个批次的产品,经检验合格16个批次,不合格4个批次,合格率为80%。广州市白云区(英德)制茶厂生产的袋泡茶(英德红茶)检出铅不合格。北京市卫生局对47家单位,100个不同品牌的散装、袋包装的茶叶进行了卫生监督检查和检测,发现抽检的茶叶合格率达 98%,只有福建一品得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一品得绿茶和常州开古茶叶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开古袋泡茶铅含量超出国家标准。
伴随着春天的到来,西湖景区游人逐渐增多。据当地媒体报道,被列为龙井茶一级保护区的梅家坞、龙井等地也迎来了游客高峰,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这里踏青赏春、品茶买茶。
据统计,清明假期,梅家坞每天的游客都过万人,茶园成了名副其实的“公园”。在旅游旺季,梅家坞、龙井等地成了游客钟爱的旅游场所,许多人驱车前来一睹西湖龙井产地风采。而由于人多,道路两边、茶园周围已经有不少垃圾,马路两旁的茶树上满是灰尘。
梅家坞的一位徐姓茶农表示,茶叶生长有自己的“小环境”,山上和山下不一样,这个山头和那个山头也不一样。“这几年旅游的人太多了,总会带来一些污染,影响茶树生长。”徐师傅说,影响最大的是马路边上的茶树,这些茶叶的品质不如以前了。
而由于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往来西湖龙井产地也更加频繁,早先根本没有汽车的产茶村庄,现在早已是车来车往,这些汽车排放的尾气,无疑会对茶叶造成影响。
其实,卫生部在2003年第七次食品卫生监督抽查中就发现,铅含量超标的茶叶中,有9 份来自杭州西湖区的龙井茶。随后,我国在2005年对茶叶含铅量标准作出了修订,最高允许含量从2 毫克/千克提高到5 毫克/千克。尽管此后铅超标率明显降低,但茶叶中铅含量不断提高的趋势并未得到遏制。
大气铅沉降“贡献”大
有数据显示,从1980年到2008年,中国每年向空气中排放的铅从2672吨增加到12562吨。其中,烧煤、汽车尾气的“贡献”最大。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林官明告诉记者,这些污染颗粒物会进入空气,由于铅比较重,能扩散的范围不超过3公里,所以想靠空气的流动降低当地的污染物含量很难。
而当铅沉降后,就会对植物造成污染。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国茶叶铅含量也在不断地升高,龙井茶亦是如此。
根据浙江省食品质量检测站历年检测资料表明,龙井茶中铅含量从1996年的0.63毫克/千克,上升到1999年的2.11毫克/千克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茶树种植工程研究中心对龙井茶嫩叶铅含量的样品检测发现,2004年已经达到了2.20毫克/千克。
据浙江省地质调查院高级工程师刘军保介绍,在2002-2005年开展的浙江省农业环境地质项目中,针对龙井茶叶中铅的来源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西湖龙井茶中重金属铅来源的同位素示踪研究发现,茶叶中的铅偏向于汽油铅和燃煤铅同位素组成的特征,就验证了土壤受到汽油铅和燃煤铅污染的事实。
此外,刘军保表示,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也早已引起了学者的关注。那就是,茶园越靠近公路,茶叶的铅含量越高。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种植工程研究中心在2002 年4-5 月集中对浙江21 个县市的茶区中有代表性的嫩芽原料样品及老叶样品进行了调查。其中,一部分样品是在车流量较大的104国道线及320国道线旁的三块大面积茶园取样的,它们分别来自距离国道线10、30、60、100、150及200米的地方,同时,保证茶园周围数公里内没有其他大气污染源。
结果发现,嫩芽原料的平均含铅量为1.91 毫克/千克。其中原料中铅含量大于3毫克/千克的样品数占总样品数的26%,大于5毫克/千克的样品数占总样品数的4%。重要的是,在这些超标的茶叶原料中,有13.6%是取自公路边的茶园中的。而公路边茶园中采集的新梢样品中有67% 铅含量超过当时2毫克/千克的国家标准。这当中,距离公路150 米范围以外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种植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韩文炎告诉记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公路和汽车数量的增加前所未有,很多茶园在规划前就处于公路附近,从而使这些茶园的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不过,他同时表示,毕竟大多数的茶园仍然远离城市,处于空气相对洁净的山区和半山区。部分处于高山的有机茶园同样存在铅超标的现象,这表明,大气铅污染并不是茶叶中铅的唯一来源。
茶叶喜酸也是“罪”
目前,我国并没有对土壤中的铅含量制定标准,只规定了有机茶园和绿色食品土壤中的铅的标准必须小于每公斤60毫克。所以沉降到土壤的铅,如果不是十分严重,并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一旦这些土壤种植了作物,铅就会转移到作物上。
“不过,通常情况下土壤中的铅以多种形式存在,绝大多数铅不溶或难溶于水,以植物不易吸收的形态存在,但是还是有极少量的铅以生物有效形态存在,并能够被植物吸收。”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徐建明表示,除非在土壤酸化的条件下,部分以矿物等形态存在的铅会转化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形态。
然而,茶树恰恰喜欢的是酸性环境,种植以后土壤会持续酸化。茶叶一般要求生长于pH(酸碱度,值越小酸度越高)低于6.0的土壤中。
但是,近年来,由于茶叶经济效益较好,施肥量明显增加,导致土壤酸化明显加剧,有的茶园土壤pH甚至低于3.0。刘军保说,这种情况会导致土壤铅的生物有效性显著提高,从而促进了茶树根系对铅的吸收。从土样测定结果看出,浙江省主要产茶区的茶园土壤全铅含量要高于国家的平均水平。
至于土壤中的铅来源,首先是来自分化的岩石,比如四川、浙江和安徽等地区的土壤多是由花岗岩、砂岩发育而成的黄壤,其中的铅含量较高。但是,也不排除大气污染的铅会逐渐沉积在土壤中。
部位、季节不同,铅含量也不同
众所周知,绿茶泡的是嫩叶部分,名优茶又以春茶第一批最嫩的新梢最为珍贵,比如龙井。尽管茶叶都可以从大气或者土壤中吸收铅,但不同部位、不同季节的茶叶中,铅含量是有所差别的。
韩文炎等对茶树不同部位铅含量的测定表明,茶树体内铅含量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吸收根是最高的,其次为生产枝、侧枝、老叶和成熟叶,主干、侧根、主根、新梢(也就是新长嫩叶的部分)和茶籽的铅含量比较低。
在新梢中,铅含量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比如最嫩的一芽一叶的铅含量为0.57 毫克/千克,一芽五叶上升至2.97 毫克/千克,老叶则高达6.38 毫克/千克。韩文炎解释,叶片生长时间越长的部位,接受大气中沉降的铅就越多,越是新的,接触大气铅的时间就越短,沉积自然就少一些。
而他对固定茶树不同季节的新梢进行测定时,发现春茶的平均铅含量最高,是秋梢的2.26倍,秋梢平均铅含量又是夏梢的2.17倍。同时,同为春茶,第一批春梢的铅含量又明显高于第二批春茶。“这是因为春茶经过了一个冬季的漫长累积,生长期长,茶树体内铅累积量大,茶芽萌动后转移到新梢中的铅就比较多。”
但是韩文炎同时指出,这种差别是相对的,从龙井饮用部分铅含量的绝对值看,并不存在不安全性。
加工工艺存隐患
韩文炎表示,有些加工后的茶叶铅含量比鲜叶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加工过程中的铅污染也被认为是茶叶铅含量提高的原因之一。
他向记者介绍,简单说,绿茶经过采摘以后先要摊放一段时间,然后杀青,也就是通过高温措施,散发叶内水分,阻止酶的反应,再经过揉捻,让细胞破碎,从而使茶质揉出来,最后进行烘干处理。
“在这些不同的工序中,鲜叶摊放过程的污染最大。”韩文炎强调,这主要是因为过去不重视清洁卫生造成的。刚摘下的茶叶直接被铺在地上,灰尘可以轻易地跟茶叶接触。由于灰尘的铅含量是茶叶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只要茶叶制作过程有少量灰尘混入,就可以使茶叶的铅含量成倍提高。
事实上,有研究发现,清洗可以明显降低茶叶表面的铅含量。但是,鲜叶采摘后一般没有清洗的程序。对此,韩文炎解释,清洗后的茶叶表面会含有大量水分,加工时先处理它就会增加能源的消耗,关键是,此举还会影响茶叶的品质。因此,可行性不高。
其次,在揉捻过程中,由于机械的合金中含有铅,茶叶在加工中与机械表面摩擦接触,也会构成污染。
对龙井而言,在炒锅里翻炒的步骤尤为重要,制茶油、炒茶锅的铅含量也会引起污染。有试验表明,如今制茶油中含铅量已经很低了,因此,龙井茶炒制过程中使用制茶油不会对茶叶铅含量产生明显影响。
龙井茶中的铅含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炒茶锅的质量。经多次取样检测,发现不同的炒茶锅对龙井茶中铅含量影响不一样,规模较大的茶叶企业所使用的炒茶锅其茶叶中的铅含量在炒制前后变化不大。但一些农户及小企业中的炒茶锅所炒制的龙井茶其铅含量可以升高到鲜叶原料的2倍或数倍。
此外,韩文炎还提到,如果在采摘环节没有按照标准采摘,把成熟的叶片或者蒂头,比如鳞片、茶梗等一起带来,或者加工后的茶叶含有较多的黄片或者茶末,那么茶叶的铅含量都可能明显提高。
标准似在向环境妥协
茶叶铅含量在经历了上世纪末开始的持续上升以后,尤其是“铅超标”曾一度让杭州西湖龙井茶声誉受损,近几年,龙井茶的质量已经相对稳定了。
2011年3月,杭州市质监部门公布了43个批次的上市龙井茶的抽查结果,41个批次达到了农业部的《无公害食品茶标准》铅含量指标≤5mg/kg标准;30个批次达到卫生部的《茶叶卫生标准》铅含量≤2mg/kg标准,11个批次铅含量在2mg/kg-5mg/kg之间。
但是美国夏威夷大学原环境专家董良杰在其微博公开质疑,达标率的提升是因为国家标准放松了。
韩文炎解释,2005年以前2mg/kg的国家标准是世界上对茶叶铅含量制定的最严格标准。当时,这个限量值主要是参照一般食品对铅的限量要求提出的,对于其是否适合茶叶考虑得并不是很充分。这一标准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是10mg/kg,日本是25mg/kg,最严格的欧盟为5mg/kg。
限制的制定首先要以安全性为前提,其次也要考虑经济成本。他告诉记者,此前由于清洁化生产和精制质量不到位,不乏超过5mg/kg,甚至10mg/kg的样品,超标确实比较严重。如今,虽然标准降低了,但是由于采摘严格了,比如不带成熟叶片和蒂头,同时茶叶精制过程中也尽量挑出黄片、茶末,以及茶机产品行业标准的实施,加工过程中的铅污染已经大大降低了。大多数茶叶的铅含量依然在2mg/kg左右。
但是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对茶叶铅的“贡献”确实越来越大。大量建筑工地的存在、大修公路、大量施肥导致土壤酸化越来越严重等问题,似乎使得标准有向环境妥协的意味。
“一定程度上说,如果环境污染控制有效,再有了工艺的提升,使得产品都能达标,标准自然也就没调整的必要了。”韩文炎坦言。
如今,欧盟正在制定新的茶叶铅限量标准,德国建议为2mg/kg,确实需要引起中国茶企的警惕。刘军保表示,环境治理是一项综合工程,并不是专门针对茶叶种植的。
这就要求国家首先要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其中主要是对燃煤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使废气达标排放,减少大气铅的污染源。在推广无铅汽油及汽车尾气排放技术改良的同时,还必须大力促进“绿色汽车”的发展,以减少铅污染来源,从根本上改善茶叶卫生质量。
同时在规划时,必须选择适合茶叶种植的区域。比如,杭州市政府采纳建议,在国道、主干公路旁边200米之内不得种茶树,或者建立种植防护林,已经查明有污染的地方也不种植茶叶。为了保证茶园环境,西湖区早已将周围的污染企业全部搬迁。
针对土壤酸化,就要改良土壤,提高其pH值。据了解,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茶树种植工程研究中心已经研制成功了一种降铅改良剂,试验结果可以使土壤含铅量降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