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秧龄对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012-04-29 00:44詹文忠梅少华范向阳梅金安翟中兵刘诗晴张从德魏坦雄
湖北农业科学 2012年18期
关键词:秧龄早稻产量

詹文忠 梅少华 范向阳 梅金安 翟中兵 刘诗晴 张从德 魏坦雄

摘要:以杂交早稻两优30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秧龄在移栽和抛栽方式下的生长特点、生育特性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移栽和抛栽表现趋势相同,适龄早栽具有早发和早熟优势,秧龄20 d时大田营养生长期延长3~10 d,早熟2~6 d;秧龄与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产量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关键词:早稻;秧龄;栽培方式;产量;产量构成因素

中图分类号:S511.3+1;S5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8-3943-03

Impacts of Seedling Age on Early Rice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 Factors

ZHAN Wen-zhong1,MEI Shao-hua1,2,FAN Xiang-yang1,MEI Jin-an2,ZHAI Zhong-bing2,LIU Shi-qing2,

ZHANG Cong-de2,WEI Tan-xiong2

(1. Agriculture Department of Wuxue City in Hubei Province, Wuxue 435400,Hubei,China;

2. Center of Modern Agriculture Exhibition of Wuxue City in Hubei Province,Wuxue 435415,Hubei,China)

Abstract: Using hybrid early rice Liangyou 302 as experiment material, the effects of seedling age on growth characteristics, breed features and yield performance of rice with transplanting and seedling throwing method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the same performance tendencies in growth characteristics, breed features and yield performance between transplanting rice and seedling throwing rice. Early planting at suitable age had the advantages of premature and early maturity. The vegetative period of 20 days-seedlings prolonged 3~10 d and its mature period arrived 2~6 d ahead of time. There were very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seedling age and effective panicles, total grain number and yield.

Key words: early rice; seedling age; cultivation methods; yield; yield component factors

湖北省武穴市水稻种植以双季稻为主,历史上早稻前作主要是绿肥、油菜和空闲田,而且育秧方式单一,大面积生产上移栽期大多在4月25日至5月15日,秧龄30~40 d,普遍存在移栽期偏迟、秧龄偏长现象。已有研究表明,秧龄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秧龄长短对栽后秧苗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有较大影响[1-3]。为明确不同秧龄对早稻生产的影响效果,结合武穴市早稻生产特点,对不同秧龄在移栽和抛栽方式下的生长特点、生育特性及产量情况进行研究,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及供试品种

试验设在武穴市现代农业示范中心,供试品种为杂交早稻两优302,2010年由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为栽培方式,分旱育移栽和旱育抛栽,副处理为秧龄,设20、25、30、35、40 d 5个水平,共10个处理。副区完全随机排列,四周设置保护行。试验于2011年3月25日将浸种露白的种子包衣播种,采用旱育保温育秧。试验田4月14日开沟作厢,厢宽2.00 m、沟宽0.20 m,试验小区长6.67 m,面积13.34 m2,设置3次重复。试验于4月15日、4月20日、4月25日、4月30日和5月5日在秧龄分别为20、25、30、35和40 d时移栽和抛栽,每公顷密度37.5万穴、150万左右基本苗,每公顷施45%(质量分数)复合肥(氮、磷、钾各占15%)600.0 kg作底肥,150.0 kg尿素、75.0 kg氯化钾作分蘖肥,37.5 kg尿素、37.5 kg氯化钾作穗肥。病虫防治及水分管理措施与大田高产栽培相同。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秧龄早稻秧苗素质比较

水稻秧苗素质是构成产量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基础,它和品种特性、气候条件、栽培条件、秧龄等因素关系密切[4]。秧苗基茎宽、分蘖数、单位苗高干重、根冠比、叶挺长与挺高比是衡量秧苗素质的主要指标。由表1可见,随着秧龄的延长,秧苗苗高、叶龄、叶挺长、挺高比、基茎宽、单位苗高干重等形态指标均增加。40 d长龄秧虽然营养物质积累多,但秧苗挺高比大,地上部生长较快,地下部生长缓慢,根系活力下降,根冠比下降,秧苗存在老化现象,对栽后生长发育和产量不利。

2.2不同秧龄对早稻生育期的影响

不同秧龄对早稻生育进程影响明显。如表2所示,适龄早栽可以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延长本田营养生长期,促进早生快发和早熟。随着秧龄的延长,早稻分蘖期、分蘖高峰期推迟、营养生长期缩短,始穗距栽后时间秧龄40 d处理比秧龄20 d处理缩短10 d,不利于足穗大穗形成。短龄早栽条件下,抽穗期提前,抽穗集中,抽穗历期缩短0~3 d,早熟优势明显,全生育期缩短2~6 d,与张根等[5]研究结果相似。不同秧龄移栽和抛栽生育进程表现趋势相同。

2.3不同秧龄对早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3.1有效穗数有效穗数与最高苗数、成穗率等因素有关。成穗率是高产栽培的核心,与产量因子关系密切[6]。如表3所示,不同秧龄对早稻移栽和抛栽最高苗数、有效穗数和成穗率的影响表现相同的趋势,最高苗数以秧龄25和30 d处理较高,其中移栽秧龄间差异不显著,抛栽秧龄25 d和40 d之间差异显著;成穗率和有效穗数均随着秧龄的延长呈降低趋势,其中移栽和抛栽秧龄20 d与30~40 d成穗率差异显著,移栽秧龄20~30 d与40 d有效穗数差异显著,抛栽秧龄20~35 d与40 d、20~25 d与35 d有效穗数差异显著。秧龄(x)与有效穗数(y)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其回归方程为■=397.14-2.04 x,r=-0.996 9**(移栽)和■=424.41-2.45 x,r=-0.976 6**(抛栽)。在秧龄20~40 d范围内,每延长5 d,移栽和抛栽每公顷有效穗数分别减少10.20万和12.25万。表明适龄早栽有利于早生快发,促进低位分蘖形成,易实现足穗高产。

2.3.2每穗总粒数随着秧龄的延长,早稻移栽和抛栽每穗总粒数均减少(表3)。秧龄与每穗总粒数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其回归方程为■=130.28-0.66 x,r=-0.994 5**(移栽)和■=126.72-0.67 x,r=-0.939 2**(抛栽)。在秧龄20~40 d范围内,每延长5 d,移栽和抛栽每穗总粒数分别减少3.3粒和3.4粒。

2.3.3结实率和千粒重不同秧龄对早稻移栽和抛栽结实率影响不明显;随着秧龄的延长,千粒重均表现增加的趋势,秧龄间差异不显著(表3),可能与不同秧龄抽穗期间气候状况有关。

2.4不同秧龄对产量的影响

变量分析表明,栽培方式间、秧龄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因素间互作产量差异不显著,表明秧龄的长短对不同栽培方式的产量影响效果一致。

2.4.1栽培方式间产量差异移栽平均产量7 818.60 kg/hm2,抛栽平均产量7 997.10 kg/hm2,抛栽比移栽增产2.28%,增产显著。

2.4.2秧龄间产量差异如表4所示,不同秧龄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秧龄与产量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移栽和抛栽秧龄与产量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9 903.90-69.33x,r=-0.986 1** 和■=10 365.0-78.93x,r=-0.985 6**。在秧龄20~40 d范围内,每延长5 d,移栽和抛栽产量分别降低346.65和394.65 kg/hm2,长秧龄使抛秧早稻减产更明显。

3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早稻移栽和抛栽秧龄与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及产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短龄早栽具有明显的早发、早熟和增产优势,与文献[1]、[2]、[3]结论一致。

早稻秧龄与品种特性、栽培条件和气候因素有关,根据水稻生物学特性,移栽时一般要求日平均气温在15 ℃以上[4]。据湖北省武穴市1990~201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4月上旬低温阴雨天气较多,2010年出现极端低温4.3 ℃。4月15~20日回暖反弹,日平均气温17.3 ℃、日平均降雨量17.12 mm,4月20~25日、25~30日、5月1~5日日平均气温分别为17.72、20.13、21.31 ℃,日平均降雨量分别为18.24、16.76、24.56 mm。5月初虽然气温较高,但阴雨天气较多,对早稻移栽不利。2004年来武穴市双季稻高产攻关连年高产,早稻获得了9 640.7 kg/hm2的示范效果[7],适龄早栽是实现高产的重要原因。因此,根据气象资料、历史经验和栽培条件,武穴市早稻移栽期可提早到4月17~22日,秧龄20~25 d。

参考文献:

[1] 章秀福,王丹英,周昌南,等.早稻单产693.7kg/667m2的生育特性及其栽培调控技术[J].中国稻米,2005(5):28-29.

[2] 毛国娟,金志凤.推行短龄早栽提高浙江早稻单产[J].中国稻米,2007(2):10-13.

[3] 蔡小盈,吴婷婷.早稻短龄抛栽大区对比试验[J].上海农业科技,2010(3):61.

[4] 杨文钰,屠乃美.作物栽培学各论(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5] 张根,李玉嵩,陶诗顺.移栽秧龄对杂交中稻抽穗进程和成熟期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8,47(10):1133-1134.

[6] 凌启鸿.水稻群体质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7] 梅金先,吴亚宏,袁广丰,等.双季稻超高产栽培示范效果及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06,45(5):554-555.

(责任编辑郑威)

收稿日期:2012-05-29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1BAD16B02-01);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项目;湖北省优质稻板块基地建设项目(2011183)

作者简介:詹文忠(1968-),男,湖北武穴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电话)13995919478(电子信箱)wxnyjlyk@163.com。

猜你喜欢
秧龄早稻产量
早稻迎丰收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增长2.7%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宋代早稻若干问题探讨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稀落谷长秧龄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旱育秧秧龄与产量关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