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海 周晓宏
1、整地:秧地应选择地势高、不积水、近水源、肥沃的稻田,按常规育秧的做法,耙烂耙平,增施秧田基肥,早施腐熟有机质肥料,培肥秧田。早造早春惊蛰前办田浸水和晚造犁田灌水4—5天,控制三化螟危害。
2、种子准备
2.1种子选用及精选
种子质量应达到GB4404.1规定的良种标准。
每667m2大田用种3.5-4.0kg,晒种1-2d后风扬筛净,泥水选种。
2.2药剂浸种
农药使用执行GB4285,生产过程执行DB32/T343.2无公害农产品(食品)生产技术规范。用菌虫清15g或20%使百克2ml加10%浸种灵2ml浸种,兑水5kg,浸稻种4kg,浸种时间60-72h(h即小时)。也可针对某种病害使用专用药剂。
2.3催芽
将浸好的稻种捞出催芽,旱育秧催芽至90%种子破胸露白,湿润育秧芽长出半粒谷。
3、播种
3.1播种期:根据插植叶龄相对较大、秧龄较长的特点,早造育秧期为35—40天,晚造育秧期为20—22天,即掌握插植秧龄为6片左右。
3.2播种量:根据水稻的不同品种的种性,常规稻一般亩用种量1.5-2公斤,杂交稻一般亩用种量早造1公斤,晚造0.75公斤。
3.3播种育苗:采用稻田浆播湿育的办法,施足秧田基肥,耙烂耙平,排干田水,起畦,刮平,将已催芽的种子均匀地播秧畦上(疏播,20公斤/亩秧地),再沉浆压种。早造育秧可复盖薄膜防寒保温育苗。
播种后秧田排除渍水,晒秧板至“载脚浮”,然后回水,薄膜育秧在播后盖膜,并要做到及时揭膜练苗,提高秧苗素质。适时追肥,在播后15天(秧苗二叶一心时)灌水,亩施复合肥5公斤(按秧田计),促进秧苗生长;秧苗5片叶时再亩施复合肥7公斤。插植前施送嫁药,确保插植无病虫秧苗。推荐药剂:杀虫单+多菌灵常量喷雾(90%杀虫单50克,药液30-40公斤/亩)。并亩施复合肥5公斤作送嫁肥,以利于插后秧苗早回青。秧苗期防止串灌及小苗水浸(尤其是晚造),减轻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的发生。
4、秧田管理
4.1 温度管理。播种到出苗期密封保温。出苗到一叶一心期,棚内温度不能超过28℃,注意开始通风炼苗;1.5叶到2.5叶期,棚温控制在20—25℃,逐步增加通风量,严防高温烧苗和秧苗徒长以及早穗;2.5叶到3叶期,棚温控制在20℃以下,逐步做到昼揭夜盖。移栽前全揭膜,锻炼3天以上,遇到低温时增加覆盖物,及时保温。
4.2水分管理。秧苗2叶期前原则上不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当早晨叶尖无水珠时或中午秧苗萎蔫时或床面干裂要及时补水。床面有积水要及时晾床。秧苗2叶期后,床土干旱要浇水,大通风后,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但不能灌水上床。浇水时间宜在早晨或者晚上,每次浇足浇透,减少浇水次数。
4.3苗床灭草。没有封闭灭草的苗床,在稗草3叶期前,每100平方米用10%氰氟草酯(千金)15—17毫升,对水3—4公斤茎叶喷雾;在稗草1.5叶期用敌稗灭草,每100平方米用16%敌稗乳油150毫升,对水3—4公斤茎叶喷雾。喷药时要在露水消失后喷雾。
4.4预防立枯病。在秧苗1.5叶时,250克金碘加乐得500克,喷200平方米苗床。
4.5苗床追肥。秧苗立针期,也就是接膜后,用1公斤奕源生物肥菌液对水15公斤,稀释后浇施在100平方米的苗床上,用后秧苗健壮。
4.6预防潜叶蝇。在移栽前1—2天,每100平方米用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3克,对水3—4公斤,茎叶喷雾。在移栽前1—2天,每100平方米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克,对水3—4公斤,茎叶喷雾。
4.7病虫害防治
水稻的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细条病。
稻瘟病:苗瘟用45%硫磺唑1200倍液在秧田喷施。叶瘟用40%乳油富士一号1800倍液喷施,隔7天再喷一次。穗颈瘟最有效的控制时间在穗子80%将要破口时,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施,隔7天后再喷施一次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大发生。
白叶枯病和细条病:发病初期亩用1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喷施,隔7天再喷一次。
所有药剂在喷施后3~4小时内下雨的应当在当日或次日再补喷一次,这样才能达到防治效果。
虫害防治:水稻害虫主要有稻飞虱、螟虫。稻飞虱可用20%比虫灵1000倍液或锐劲特亩用10毫升喷施,不能用菊酯类药剂杀该虫,隔5天再防一次。二化螟用25%杀虫双可湿性粉剂150毫升喷雾或200毫升拌沙撒施。稻纵卷叶螟是一种危害很强的害虫,亩用1.0~1.5公斤2.5%敌百虫粉撒施或50%杀螟硫磷或90%敌百虫结晶1000倍液喷施。
5、收获
完熟期(枯熟期)收获(抽穗后45天左右)避免过晚收获。优质品种单独收获。割茬不高于2厘米,稻捆直径25—30厘米,立码晾晒,基本晒干后,再在池埂上堆小码,封好码尖,防止漏雨雪,收获损失率不大于2%。
(作者单位:155712黑龙江省红旗岭农场第二作业站、黑龙江省红旗岭农场第十五作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