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敏 郭青
摘 要:基于歌词语篇同时具有口语语篇和書面语语篇的特点,歌词语篇被誉为“为演唱而写的口语语篇”。系统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歌曲的歌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篇形式,日渐成为语篇分析类型中不可或缺的对象。韩礼德认为人际功能是进行语篇分析的功能之一,它主要是通过语气和情态系统两个语义系统来实现的。本文主要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出发,分别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来分析法国国歌《马赛曲》的人际意义,从而为歌曲意义的表达做出语言学方面的解释。
关键词:语气系统《马赛曲》功能分析
一、引言
法国国歌《马赛曲》由法国作曲家鲁热·德·利尔所作。当时法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资产阶级大革命,但这场革命并不彻底,掌握了政权的大资产阶级和国王妥协,而国王则勾结普、奥干涉军复辟封建王朝。一时间,炮声隆隆,火光熊熊,外国侵略者向首都巴黎步步逼近。在资产阶级即将被扑灭的紧要关头,革命人民热血沸腾,纷纷组织志愿军保卫祖国。在当时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正当马赛志愿军为没有一首理想的爱国主义歌曲供给战士们行进中歌唱而遗憾的时候,一个爱好音乐的名叫鲁热·德·利尔的工兵上尉,按捺不住满腔义愤,彻夜不眠写下了这首歌曲。本文将从系统功能的角度,尝试通过人际功能分析法对这首歌的歌词做一个整体的分析,从而探究其深层次的含义。
二、韩礼德功能语法中关于人际功能的理论
以韩礼德为代表的功能语法在当今语言学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三大纯理功能:概念、人际及语篇功能。人际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和其他人交往,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同时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世界(包括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看法甚至改变世界。人际功能主要通过语气和情态两个语义系统来体现,语气系统功能是表达说话者希望通过讲话所达到的目的,而情态系统是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
(一)言语角色和信息交换
在信息交互过程中,说话者在“交谈”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只留给听者一个“补充角色”(Halliday ·M·A·K,1994/2000)。在韩礼德看来,尽管语言的言语角色多种多样,但它最基本的任务只有两个,即给予(giving)和求取(demanding):讲话者或者给予听话者某种东西,或者向他求取某种东西。交际中的“交流物”(commodity exchanged)也可以分为两类:物品和服务(goods-&-services);信息(information)。交流角色和交流物这两个变项组成了四种最主要的言语功能:“提供”(offer),“命令”(command),“陈述”(statement),“提问”(question)(详见下表)。(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2005:116)
“声明”“问题”和“命令”这三个言语功能与特定的语法结构存在一定的相应关系。比如,“声明”通常由陈述句表达,“问题”一般由疑问句表达,而“命令”则往往由祈使句表达。《马赛曲》这首歌的中文译本共616字,被分成八节,全文共用了36个小句,其中疑问句有6句,占整个语篇的16.67%,陈述句仅用了3句,占语篇的8.33%,而其余的27句都是祈使句,占75%。从这一组数字可以看出,全文用的基本上都是祈使句,意在号召和鼓舞法国人民团结起来,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自由,保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1.陈述语气
陈述语气的结构主要由“主语+谓语”构成。韩礼德认为,主语是真正实现提供或要求的重要要素(Halliday,2000:76),陈述语气的主要功能是用来传达信息的。在《马赛曲》中,“我们”主要是向民众发出号召的,至于传达信息也是以命令或建议的方式提出的,所以陈述语气没有过多的使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当我们开始走进生活,前辈们已经不在;我们去找他们的遗骸,他们的英雄气概,他们的英雄气概。”传达了“我们”要追随革命前辈继续奋斗的信息。
2.疑问语气
疑问语气主要是用来提问问题或寻求信息的,在当时这种革命紧要关头,我们不必询问便可知当时的革命形势,因此疑问语气在这里也没有太过关注。但是,“这一帮卖国贼和国王,都怀着什么鬼胎?试问这些该死的镣铐,究竟准备给谁戴?究竟准备给谁戴?”还是以疑问的语气来质问“卖国贼”和“国王”的卑劣行径。
3.祈使语气
祈使句语气交换的是物品和服务,其功能是等待执行的提议。歌曲一开始,词作者就用了“前进,祖国儿女,快奋起,光荣的一天等着你!”这一句极具号召力的话语开启整个语篇,激发人们奋起的斗志。歌词最后又重复使用了“前进!前进!”不仅照应了一开始的号召,而且更进一步加强了号召力度。词作者虽然没有用“请”“不要”“去做”这样明显的表祈使的字眼,但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都是表命令或建议的语气。另外,词作者还用了一些表疑问语气的词来表达惊讶或震惊,最明显的是第三节中重复使用的“什么!”表面上看似在提问题,其实不然。由于歌曲互动的特殊性,词作者不能从听众那里直接得到回答,或者不需要得到回答,但这种问与答的互动形式已经达到。实际上,这种问句不在于得到一个答案,而是希望听众能够相信他们听到的内容,从而引起与听众的共鸣,让听者知道国家现在所处的困境。
这一节与第一节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直接呼吁民众奋起反抗,而是通过质问“外国鬼子”在法国大地的卑劣行径来唤起民众的悲愤,从而激发他们的革命热情。听完词的第一节,每个人心潮激荡不已。一句“听见没有?”貌似在向听者询问或征求意见,实际上是在为接下来的歌词作铺垫、传递一种信息,那就是“凶残的士兵嗥叫在我们国土上,他们冲到你身边,杀死你的妻子和儿郎。”虽然在形式上是陈述语气,但是却间接地表达了对凶残士兵残杀国民妻儿的悲愤之情。听到第二节,读者不免会留下热泪,同时也为法兰西帝国遭到如此奇耻大辱而感到无比愤慨。第二节的前半部分连续用了三个疑问句质问“那帮卖国贼和国王”相互勾结对法兰西人民的摧残;后半部分一改前面的疑问语气,全部用的都是祈使语气,又把矛头指向了法兰西人民,目的在于引发人民的革命热情来反抗外来侵略者以及国王的统治。整个语篇一共用到了6个疑问句,而且主要集中在第二、三节中,“难道要我们缚住双手,屈服在他们脚底下?难道我们的命运要由卑鄙的暴君来管辖?”比第二节中“这一帮卖国贼和国王,都怀着什么鬼胎?试问这些该死的镣铐,究竟准备给谁戴?究竟准备给谁戴?”的语气更加强烈,两个“难道”的目的不在于提出问题,而正好相反,虽然是疑问的语气,但是强调的却是我们死也不向暴君屈服的决心。
接下来的这几节,更加振奋人心,有人评价说读到最后,人们的狂热已经爆发了,因为几乎全是用的祈使句。向人们传达了一种革命必将成功的决心。连续用到两次“发抖吧!”来向“暴君,卖国之人,无耻的狗党狐群!”示威,说明反革命力量必将灭亡。随后又提到为革命献身的前辈们,他们虽然已经不在,但我们新的一代仍会沿着他们的足迹坚强地走下去。“我们不羡慕侥幸偷生,愿意与他们分享棺材;为他们报仇或战死,就是我们最大的光彩!”这句话意在说明在这样一种情形下,“我们”应该积极投身革命,而不是戏谑冷漠地表现。“我们”“期待”祖国的下一代可以充满热情地、全身心地投入到革命中去。这样看来,整个歌词主要由祈使句构成,传达的是鼓舞人心的信息。
(二)语气和剩余成分
语气成分由“主语+谓语動词的限定部分”(finite)构成,是小句交换的关键。因此,语气是交际的核心。对此,Thompson指出,“Mood plays a special role in carrying out the interpersonal function of the clause as exchange in English”(Thompson,1996)。其余部分包括谓语动词、附加语和补语。主语和限定成分的位置决定语气的信息。一般情况下,如果主语位于限定成分之前,这个句子就有陈述语气;如果主语位于限定成分之后,该句子就有疑问语气;如果没有主语和限定成分,那么该句是祈使句(Halliday,1994)。
在祈使句中,无标记形式没有语气。(Thompson、Geoff,1996/2000:47)一般情况下,一个命令的主语只可以是“你”“我”或者“我和你”。而《马赛曲》这首歌曲中没有使用明显的“你”“我”这种主语,但由于这首歌是为革命所作,听众也应该是投身革命的法兰西民众,所以很多时候,都是用“法兰西人、宽宏的战士以及祖国儿女”来充当主语的。
由于限定成分有表达时态和情态的功能,所以大部分祈使句都缺乏这种功能。一般就单纯的歌词来说,我们很难看出是限定在什么时态里。但是,这首法兰西国歌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限定在现在的时态里,为的是达到与读者或听众(法兰西民众)面对面交流的效果。
但是,汉语由于没有英语动词的限定成分,因而不存在通过主语与限定成分的配列或出现与不出现来表达语气的情况。在语法层面上,汉语主要采用语气词、某些重复结构等来表达各种语气(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2005:157)。歌词中最明显的就是“发抖吧!”的重复使用,既是重复结构的使用,又带有表祈使语气的“吧”字。
(三)情态
在命令句中,情态是关于听者执行命令的义务程度的,要求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包括:允许程度、建议程度和责任程度。而在表示提供的句子中,情态又是关于说话者完成提供的意愿程度或倾向,说话者可以表示能力、意愿和决心。
在歌词中,大部分句子都表示命令,这表明说话者希望向听者传达一种可行的责任,等待听者来完成。《马赛曲》以“前进,祖国儿女,快奋起,光荣的一天等着你!”开启整个语篇,又以“武装起来,同胞,把队伍组织好!前进!前进!用肮脏的血做肥田的粪料!”来结束语篇。这两句最鼓舞人心的歌词作为整个信息的发起句,同时也强调了期盼法兰西人民快快行动起来,反抗暴君统治和外来侵略,保卫革命成果。
整个歌词也可以从情态动词的角度来分析。在这首歌曲中,情态动词主要分布在第六、七节中:“祖国神圣的爱,请指引和支持我们报仇!自由,亲爱的自由请你和你的保卫者同战斗,你的保卫者同战斗。但愿在你雄伟的歌声中,旗开得胜建奇功。”“我们不羡慕侥幸偷生,愿意与他们分享棺材;为他们报仇或战死,就是我们最大的光彩!”“但愿”一词表达了法国人民对胜利的期待和渴望;“愿意”一词又传达出词作者希望跟革命前辈们一样奋勇杀敌的坚强决心。
三、《马赛曲》体现的人际意义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首充满激情的法国国歌所体现的人际意义:
(一)发出号召,鼓励听者行动起来。通过众多祈使句的使用,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听出词作者的用意,即号召和鼓舞人民团结起来,反抗侵略,争取自由。
(二)提出建议,要求可能性的行为。词的最后通过描写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来要求我们新一代也要向他们一样为国献身。从而达到呼吁和感染民众的效果。
四、结语
本文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分别从语气、情态方面着重分析了法国国歌《马赛曲》的人际意义。在语气方面,主要使用了大量的祈使句,向法兰西人民发出号召,争取推翻暴君统治,实现自由。在情态方面,主要用了表意愿的情态动词,传达了词作者对人民行动起来的希望。由于歌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语篇类型之一,所以对此进行人际方面的分析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LTRP,1994/2000.
[2]Thompson,Geoff.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Beijing:Edward Arnold/FLT RP,1996/ 2000.
[3]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李战子.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谢国平.人际互动在歌词语篇中的体现形式[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6]李战子.从语气、情态到评价[J].外语研究,2005,(6).
[7]刘晓林.从语气角度看小说《红字》的人际意义[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8]钟丽君.奥巴马就职演讲的人际意义分析[J].外语学刊,2010,(3).
(孙敏 郭青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外语系10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