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 吴春波
摘 要:动词“下”是现代汉语基本词汇,语义丰富。本文从语用平面上,即“下”独立成句与否的角度以及句法平面上,即“下”所带宾语的情况两个角度探讨了“下”的意义及用法。
关键词:动词“下”自由用法粘着用法
一
动词“下”是现代汉语基本词汇,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使用范围极其广泛(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大量的、使用频率很高的由“下”构成的词语、短语或句子。如“下班”“下功夫”“下广州”“下馆子”“下毒手”等等。
类似的词、短语以及句子,对中国人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也不会出现用词不当,因为它们具有全民性。王力先生说过“唯有最常见的词句,它的全民性最显著”(王力《谈谈学习古代汉语》),但对于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的人来说,就容易出现偏误,特别是一些表示抽象意义的词语,他们很难理解。如“下飞机”是“离开飞机”的意思,而“下馆子”却是“到饭馆去”的意思。此外,人们也经常会问,我们可以说“下广州”,为什么不说“上广州”呢?因此,对“下”的语义,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下”是一个指事字,《说文解字》释为“下,底也。”《尔雅》注“下,落也。”其甲骨文字形是“”或“”,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据此我们认为,其本义为“下面,位置在下”或者是“降下,落下”或“从高到低位移”。对于“词义”的界定,学界的研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共识是“词的语法功能包含着语法意义(关系意义),也包含形式意义。”“意义是内蕴的,形式是外现的”(胡裕树,范晓《动词研究》P120),且二者是统一的。因此,要透过形式去发现意义。本文研究的对象是现代汉语中用作动词的“下”,通过对语料中动词“下”的结构形式的分析去探求其意义,从而阐释其用法。
二
对于“下”的归属问题,学界大多从“意义”的角度来研究其词性归属。《现代汉语八百词》把“下”归为趋向动词,黄廖本《现代汉语》也是如此,还有学者把它归为自主动词。这些观点对于全面深入研究动词“下”都非常有益。我们以此前人的研究为基础,从语用平面上即“下”独立成句与否的角度以及句法平面上,即“下”所带宾语的情况两个角度来探讨“下”的意义及用法。
(一)动词“下”的自由用法
动词“下”的自由用法指的是“下”可以单独成句,但要有一定的条件——语境。因为言语交流是在一段有限的时间里,利用交际双方言语信息的相关性,尽量简洁、有效地传递信息的过程,其目的不仅是要把信息传递给对方,而且还要求尽量简洁、完善地传递信息,以取得最好的交际效果,达到交际目的。在动词“下”的自由用法中,语境不可或缺,语境赋予“下”丰富的意义,使其独立成句。例如①:
(1)两人往前走了几步,停下回头瞅着我:“给你个台阶儿,下不下?”下,能捡回点儿脸儿,不下,又能拿他们怎么办?我想。
(2)抗联战士们终于摸到铁轨边,队长做个手势,下!大家飞快地卸下了铁轨的螺丝。
(3)怕挤呀,打“的”不挤,嗦什么,下吧!
(4)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例(1)中的“下”在具体的语境中表示找个理由偃旗息鼓,并非真正的走下台阶。例(2)中的“下”是指卸下。动词“下”自由使用时,其前可以加上状语,如例(1)中的“不下”;有时候也可以补出其它成分,如例(2)中的“下”可以补成“下螺丝”,但更多的是补不出具体的成分;有的也可以后加语气词,如例(3)、(4)。
(二)动词“下”的粘着用法
这里所说的“粘着用法”是指动词“下”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其它的词语相搭配使用的用法。因为动词“下”可以跟不同的语法成分搭配形成不同的格式,且跟其它词语搭配使用的方式和形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仅从动词“下”带宾语和不带宾语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考察分析。
1.动词“下”不带宾语
(5)老元帥一跃而下(马/地……)。
(6)五号下(球场……),四号上(《现代汉语词典》)
(7)真正做到“有功者上,无功者下(台……)”。
(8)结束4拍,起来向右后方跑下(舞台……)。
(9)这时,夕阳西下(山),百鸟归巢了。
(10)骑虎难下。
(11)大雨倾盆而下。
(12)他有鸟的枪!下了。
(13)精彩的艺术作品,有的使我们赞叹,有的催我们泪下,有的使我们激奋。
动词“下”隐去宾语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语境使宾语隐去,或可补出或无法补出但不影响交际,如例(5)~(10),有的甚至固化成习语,如“骑虎难下”,言语交际中并不需要补出其宾语;二是因语义信息凸显的需要而前置了宾语,如例(12)、(13)。
2.动词“下”带宾语
1)下+ 处所名词
(14)下山/下船/下楼/下飞机/下学/下架/下台/下马(从马背上下来/ 失去权力“又一批贪官下马。”)……
以上例句中“下”的宾语均为处所,均表示“离开处所”之意。“下马”和“下台”还有“失去权力”之意,这是一个隐喻意义,该义是与宾语“马”和“台”相关联的,因为“马”和“台”均借指的是权力之地,自古有“文官上台,武官上马”之说。概括地说,这类结构中处所宾语是动词“下”动作移动的起点。
(15)康熙下江南。
(16)七仙女下凡。
(17)老子在城里下馆子……(《小兵张嘎》)
(18)2005年4月,武捷思辞官下海,出任朱孟依旗下的合生创展行政总裁。(《中国周刊》2009.10)
(19)日本大地震及东电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处置工作加快了菅内阁下野的步伐。
(20)有在朝者数人下野;有在野者多人下坑。(鲁迅《而已集·拟豫言》)
(21)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例(15)~(21)中,“下”所带的宾语也均是“处所”,但它的意义却是“到达处所”。也就是说,“下”在这一类结构中的意义是“到达”。这个意义与本义“底也”“落也”“降落、落下”“从高到低位移”仍然是一致的。之所以把“到江南”表达成“下江南”,是因为,北京当时是清朝的皇都,是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心,康熙是天子、皇帝,而江南相对北京是处在下位的,所以说“下江南”意为“到江南”。再如例(18)中的“下海”。该词源于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舞台上演出的戏曲《洛阳桥》。说的是清朝有个姓蔡的状元要为家乡建一座洛阳桥,在建桥过程中当桥墩突然打不下去时,听到老百姓的“海龙王不同意,所以卡壳”的议论后,就贴出一则布告:“兹为我乡建造‘洛阳桥……今拟委派一位能下得海去的人与龙王面洽架桥事……”。现在“下海”的许多人员原本是政府机关人员,他们放弃有保障的工作单位而从事风险较大的商业,而商人从事的行业素有“商场”“商海”之称,故而“下海”因其隐喻义逐渐固定下来而变成词。再如“下馆子”。我国古代属农耕社会,家家种田织布自给自足,极少数离家苦行的人,为了凑合填饱肚子,才在自带干粮外选择饭馆。由此推断,饭馆专为社会边缘人士提供有偿服务,进饭馆吃饭的人社会地位比较低下,于是就有了“下馆子”的说法。总之,这类结构中处所宾语是动词“下”动作移动的终点。
2)下+ 雨/ 雪/雾/冰雹
在这个结构中,“下”为“降落、落下”之义,且宾语“雨/雪/雾/冰雹”是施事。“主语不一定是施事,宾语也不一定是受事,不能把主语和宾语的区分理解为施事和受事的对立”(朱德熙《语法讲义》)。因为“主语、谓语是句法概念,施事、受事和与事等等是语义概念,这两方面虽然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不能混同。”(朱德熙《语法讲义》)。这一类结构均可以做如下转换,其意义不变:
(22)下雨=雨下
(23)下雪=雪下
(24)下雾=雾下
(25)下冰雹=冰雹下
3)下+ 其它名词
这一类结构中作宾语的名词或代词是“下”的受事,因宾语不同导致“下”的意义不同。我们把结构“下+名词”换成“名词+下”以及“名词+下+了”,比较其语义,以解析这类结构中“下”的意义是与其宾语结合在一起而产生的概念隐喻义。例如:
(26)下棋 棋下?棋下了(下:落下,隐喻义为“玩”)
(27)下注 注下?注下了(下:投入)
(28)下功夫 功夫下?功夫下了(下:投入)
(29)下结论 结论下?结论下了(下:做出、总结)
(30)下枪枪下?枪下了(下:卸下)
(31)下令令下?令下了(下:颁布)
(32)下寨寨下?寨下了(下:驻扎)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发现把这一类结构换成“名词+下”是无法成立的,但换成“名词+下+了”则可以成立,只是需要具体的语境,并且语义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传递信息的焦点不同。此外,这类结构中还有另外的两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中“下”字的语义完全取其隐喻义了。如:
(33)下笔/下手/下刀子
《现代汉语八百词》和《现代汉语词典》都把这一类结构中的“下”意义归纳为“使用”。这一点是值得商榷的。我们用“使用”替换“下”,发现不能单纯把这种情况中的“下”理解为“使用”。
下笔=?使用笔
下手=?使用手
下刀子=?使用刀子
事实上,这里的“下”依然是与其本义“降下,落下”有一定的联系,但是言语交际中,我们更多使用的是其隐喻义。“下笔”由“笔落下”的源语义映射为“写”的意思,如“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下手”則由“手落下”隐喻为“开始行动”;“下刀子”常用的隐喻义则为“切割”具体物品,更为抽象的隐喻意义是“使出坏招”。
(34)下班/下课
例(34)中,“下”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或结束宾语所指的事件。”本例的结构仍然属于“下+名词”,但其“名词”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即表示固定的时间段的名词或名词短语。
综上所述,动词“下”的意义比较丰富,由其源语义,即本义为“下面,位置在下”或者是“降下,落下”或“从高到低得位移”映射出较多的隐喻义,而在言语交际中,其隐喻义的使用也比较广泛。因此,准确把握其意义对于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有重要作用。
注释:
①本文语料除特别注明外,其它均来自北京大学语料库。网址:
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index
参考文献:
[1]胡裕树,范晓.动词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王力.谈谈学习古代汉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5]许慎.说文解字[M].长沙:岳麓出版社,2006.
[6]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中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刘云 吴春波武汉大学文学院43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