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潮到东风》

2012-04-29 00:44:03
投资与理财 2012年19期
关键词:凯恩斯主义林毅夫凯恩斯

作者:林毅夫

译者:余江

出版: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9月

《从西潮到东风》这本书,可以说就是林毅夫教授将他在世界银行工作期间的思考所得与读者分享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让我们得以从全球化的视角看待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的演化路程,也得以用更为协调、共赢的思维寻求解决之道。也许在不远的将来,这一轮经济危机逐渐平息,而新的国际经济、货币体系雏形得以显现时,我们还能清晰地记起林毅夫教授在此时展现给我们的探索和预测。人们常说经济学是经世济用之学,经济发展理论更是如此。在本书中,我个人印象比较深的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林毅夫教授提出危机根源于美国金融监管放松带来的高杠杆率和长期的低利率政策,由此引发21世纪前10年的流动性剧增和房地产泡沫,并通过过度消费、财政赤字、美元国际储备地位等机制形成大量资本外流,最终在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扩散为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其次,是对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失衡解决的理论思考。在这一次金融动荡之后,对凯恩斯主义的探讨和批判十分激烈。林毅夫教授提出了一种“超越凯恩斯主义”模式,即进行全球协同的、反周期的、消除增长瓶颈的基础设施投资。他指出:一方面,全球性财政政策应该具有主动性和反周期的特点,重点放在能促进当前就业和提高未来生产率的项目上,特别是基础设施、绿色产业和教育等项目;另一方面,仍有巨大空间的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促进生产率,推进基础设施投资,而国内机会有限的发达国家则应该创造条件,支持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从而实现共赢。可以看到,新的“马歇尔计划”并非不可行,关键是要跳出一国一城的局限,应当推动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结构性改革,持续进行基础设施投资,这样也能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提高发达国家的需求。通过给多边开发银行(包括世界银行和区域性开发银行)提供同等资金,能够起到连接不同经济体实际需求的作用。从短期和长期来看,林毅夫教授站在他的立场上,给出一个共赢的策略。最后,值得关注和思考的是林毅夫教授在本书中提出的单一超国家储备货币,即用名为“纸黄金”的全球储备货币来替代目前的国家储备货币体系。作为凯恩斯曾经提出名为“班柯”的国际货币的改进版,这种方案在当前美国经济规模占比下降、美元储备货币不稳定性日益显现的背景下,可能是一种多方能够受益的模式。尽管可以预见的是,在操作上,这种方案还需要经历较长期的博弈、探索和尝试,但正如70多年前凯恩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过程中,对罗斯福总统的答词里所说的:“既然我们要致力于一种共同标准、共同法则,它就应该是所有人乐于接受的。”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向,无疑也应当向更稳健、照顾更多经济体利益以及避免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内在冲突的道路前进。凯恩斯曾经调侃说,实际上,经济学并不是十分困难的学科,但是为什么优秀的经济学家风毛麟角呢?他认为,关键是杰出的经济学家必须具备多种学科以及从理论到实践的“种种才能的良好结合”。

猜你喜欢
凯恩斯主义林毅夫凯恩斯
多赚两只蛋的钱
多赚两只蛋的钱
多赚两只蛋的钱
领导文萃(2020年2期)2020-03-17 09:21:58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
需求管理理论
林毅夫:去产能需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协同发力
大社会(2016年3期)2016-05-04 03:40:54
林毅夫:探索中国经济“哥德巴赫猜想”谜底
传记文学(2014年8期)2014-03-11 20:16:51
如何看待凯恩斯主义
人民论坛(2012年1期)2012-04-29 04:47:15
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的演变
林毅夫案,台“国防部”挨批
环球时报(2009-07-24)2009-07-24 19: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