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的牛首山情结

2012-04-29 00:44赵洪军
读者欣赏 2012年2期
关键词:报恩寺裸体亚瑟

赵洪军

《报恩寺图》为纸本水墨淡彩,纵131.8厘米,横74.4厘米,现藏日本泉屋博古馆。此画作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十月佛成道日。此画在构图上采用中国山水画的“高远”与“深远”之法,将报恩寺、长江、牛首山等大景揽入画中,将实景与心中之景融为一体。画面左上侧牛首山高耸危立,深幽空灵,草木葱郁,密林屋舍顺道盘旋而下。画面右侧山岩层层叠叠,呈梯形构造,伟岸壮观。画面中间是报恩寺,其九级五色八角琉璃塔金碧辉煌,高耸于殿堂佛阁之间。远处长江浩渺,风帆点点;更远处山色交融,逶迤起伏。近处森林茂密繁杂,水榭庭院伴水依山悬空而建。全画构图考究,笔法严谨,多以细点秃笔干擦与披麻皴、解索皴勾画山石,体现出一种繁茂静谧的气氛。整幅画面一半是画一半是题跋,凸显了中国画的特色与意蕴。髡残同时代的画家程正揆说:“石公作画如龙行空、虎踞岩,草木风雷,自生变动,光怪百出,奇哉。”

髡残在《报恩寺图》跋中写道:

石秃曰:佛不是闲汉,乃至菩萨、圣帝、明王、老庄、孔子,亦不是闲汉,世间只是因闲汉太多,以至家不治、国不治、丛林不治。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接着,他还谈到了复兴报恩寺之事,最后点明了创作的缘起。1654年髡残来南京“受衣钵于浪丈人,丈人深器之,以为其慧解处,莫能及也”,并驻锡城南大报恩寺。第二年,报恩寺修藏社(即校刊《大藏经》)主持松影上人因故去楚,时由髡残代领其事。按道理,他在大报恩寺完全可干就一番事业,然而到1662年,51岁的髡残却正式离开了大报恩寺,迁居祖堂山幽栖寺,直至终老。原因何在?从其画迹上的纪年以及与朋友的信札往来来看,他大概厌倦了地处闹市的大报恩寺的嘈杂:“城市厌烦燠,江山玩清晓。盥濯临石湖,吟啸望云。”他向往一份清净,向往一块幽静的,可以修炼、参禅、习画的场所,而南郊的牛首山、祖堂山是再适合不过的场地了!此时的髡残已渐衰老多病,且有很重的风湿病和胃病,他自己有诗云:“十年兵火十年病,消尽平生种种心。老去不能忘故物,云山犹向画中寻。”在牛首山的时光,正是大师创作的最高峰。髡残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多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报恩寺图》更是其中的代表作。

报恩寺位于南京城南之聚宝山,古称长干寺,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古刹之一,初由吴主孙权修建。明永乐年间成祖北迁,因报父母深恩,在寺中“造九级五色琉璃塔,曰第一塔,寺曰大报恩寺”。报恩寺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且为三寺之首,也是明末清初的佛教中心。琉璃塔被西方人评为“中古七大奇观”之一,惜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其遗址发掘被评为2010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有研究者对《报恩寺图》的构图提出异议,认为既然是画报恩寺图,就应该放大突出报恩寺的形象,而非牛首山的造型,更不应该画出浩渺的长江,这似乎与现实地理位置对应不上。这实际上是对中国山水画画理的不了解。中国山水画多为散点透视而非焦点透视,其本质上是写意的,它可把诸多不在一起的景物聚集成图。另外,这也是对髡残大师创作背景的不了解,实际上大师更多的是画出了其心中的报恩寺。

裸体的吹笛者

布面油画

154.6×63.2cm

亚瑟·希尔

亚瑟·希尔(Arthur Hill)出生于英国诺丁汉,是一位风景及风俗画家。我们对他的生平所知甚少。比较确定的是,1858年至1893年间,画家在诺丁汉及伦敦地区甚为活跃。他的作品曾被陈列于英国皇家学院、英国艺术家协会、格拉斯哥美术学院、伯明翰皇家艺术家协会、利物浦沃克艺术画廊以及曼彻斯特城市艺术画廊。1880年,亚瑟·希尔被选为英国艺术家协会委员。作为弗雷德里克·莱顿和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的追随者,希尔也致力于重振古典主义画风,但他的贡献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被忽视并受到了不公正的批判。他对画作中模特曲线的研究被贴上了肤浅的标签。评论家们批评他只注重呈现女性的美貌及优雅,忽略了人物的情绪和感受。他的作品个性鲜明,注重表现裸体的古典美,画中人物通常不着寸缕或遮盖甚少。与阿尔玛-塔德玛及莱顿所不同的是,这两位通常更注重历史细节以及服饰细节,但是希尔把注意力都集中于女性身体。在他的画作中,没有对建筑的塑造,背景仅仅为一堵墙或一方大理石地面。这完全不符合维多利亚时代的美学规则,即艺术作品中的裸露应服务于某个古典的主题,从而使得裸体不会引起关于性的联想。因此希尔与詹姆斯·惠斯勒及威廉·特纳走得更近,他们甚至创作了一系列表现情侣做爱场景的作品。在当时,创作这些作品自然会被视为一种亵渎,一种粗鄙的行为。

亚瑟·希尔最重要的两件作品目前分别陈列于伯恩茅斯博物馆及罗素-科特斯艺术画廊。这两件作品描绘的都是令人惊异的真实的女性裸体。在画作《一个送水的埃及女人》(1881年)中,一个女人身穿一袭透明的黑色长裙,裙纱下的乳房和私处清晰可见。这一表现手法使此作不能被归类于任何流派,也不能被归类于东方主题的作品中。在希尔的另一件作品《被囚禁的安德洛墨达》(1876年)中,女性的裸体是更加舒展而毫无遮掩的,就连将安德洛墨达束缚于岩石上的锁链都隐含着一种虐恋的象征意味。在《裸体的吹笛者》中, 画家通过人物肩膀与胯部的扭动创造出一种不规则的平衡。尽管在这幅画中画家对女体的私处略有遮掩,但毫无疑问,这一部位正是这幅画的重点所在。在这幅画作中,画家采用透视收缩法展现了女子性感的腿部,而对头部仅仅采用了中性的色值及结构进行处理。笛手这一人物身份仅仅是用于表现女性裸体的一种背景,因而画家着重在身体部分呈现出不同的肌理及色调,从而表达出身体的温暖及感官的愉悦,并在背景中采用冷色调的大理石进行衬托,形成更鲜明的对比。

(供图/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

猜你喜欢
报恩寺裸体亚瑟
亚瑟·贾法的非线性叙事述略
亚瑟,收拾房间
亚瑟,收拾房间
ARTHUR'S HICCUPS
报恩寺是度我今生的莲
报恩寺是度我今生的莲
明代报恩寺琉璃宝塔探析
裸体写生
蜘蛛
事关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