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常生活的抒情诗人

2012-04-29 00:44子逸
读者欣赏 2012年2期
关键词:霍克尼散步画家

子逸

尽管大卫·霍克尼在美国生活了几十年,但他的艺术与美国波普艺术的喧嚣聒噪却始终保持着距离。霍克尼的艺术是细腻而私密的,对艺术潮流怀有一种若即若离的冷漠态度,简洁的构图,和谐的色彩,平滑温润,绝不张狂。他描绘寻常的家居风景和人物,呈现出的却是不寻常的景致,波澜不惊的生活在他的笔下散发出淡淡的诗意。

霍克尼1937年生于英国工业城市布拉德福德。他的父亲肯尼思是个有趣的人,有着给政治领袖写信的嗜好,据说他曾给当年的政坛风云人物赫鲁晓夫、甘地以及埃及前总统纳赛尔写过信。霍克尼先是在布拉德福德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后于1959年进入英国皇家美术学院深造,与他同时入学的还有艾伦·琼斯、德里克·博歇尔、彼得·菲利普斯和美国人基塔吉。20世纪60年代初,波普艺术已在英国获得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这几位渴望创新和突破的年轻人,因为参加了在白教堂画廊举办的一系列英国和美国艺术家的展览而迅速崛起,受到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他们以其各具特色的创作,迎来了英国波普艺术的第三次浪潮。霍克尼表现同性恋主题的绘画,触及社会道德的禁区,因而成为颇受争议的人物。

1964年,霍克尼移居美国。之后,他开始以南加州为背景创作家居场景及城市风景绘画。这些作品远离商业广告式的灯红酒绿,似乎只着意于日常生活的平静与安逸,然而它们却不是对现实的真实呈现。霍克尼以一种冷静的态度与全新的视角,展示出诗意化了的景致。

与许多现代及当代艺术家一样,霍克尼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画家,他不仅在造型艺术领域任意游走,还在不同的艺术领域自由穿行。在绘画之外,他的创作还涉及舞台布景与服装设计、拼贴摄影、电影、静电印刷术和书籍装帧设计等等,并且,他对每一阶段的每件工作都会全心投入,永远充满热情。

1966年,霍克尼为伦敦皇家宫廷剧院的《尤比尤·罗伊》剧组设计布景与服装,从此与舞台设计结缘,先后为芭蕾舞剧《北方》、歌剧《浪子回头》《神奇的长笛》《游行》《俄狄浦斯·雷克斯》《双方获益》和《特里斯丹和绮瑟》等剧目设计布景与服装。

20世纪70年代,霍克尼在艺术界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开始有人把他的生活和艺术拍成电影,这些作品包括由迈克尔和克里斯琴·布莱克伍德制作发行的《大卫·霍克尼日记》(1971)、由杰克·哈泽恩制作发行的《轰动一时》(1974)以及由菲利普·哈斯制作的《与中国皇帝在大运河一日游—由表及里都是错觉》(1987~1988)。在这部电影中,霍克尼的艺术潜能得到了极致的发挥,他不但是此片的编剧,还担任了此片的导演和主角。

1977年,霍克尼为诗人华莱士·史蒂文的《弹蓝色吉他的人》制作蚀刻版画插图。有意思的是,史蒂文是由毕加索的一幅同名画作获得灵感才创作了这首诗,而霍克尼又为由绘画而来的诗歌创作插图。这一来一去间,蕴藏着微妙的文化史的故事。

20世纪80年代,霍克尼将创作的兴趣更多地转向了摄影,创作了大量呈现出立体主义空间结构与神奇时间元素的“霍克尼式拼贴”作品。霍克尼是毕加索的崇拜者,关于这一点,他从不讳言。他从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获得灵感,由绘画转向摄影—将“单点对焦”获得的图像,以“多点透视”的方式拼贴在一处,获得一种“移动对焦”的效果;再由摄影转回绘画—以“移动对焦”的原则结构进行绘画布局。毕加索曾说过:“我不刻意追求,我会发现。”霍克尼也未刻意追求新奇与刺激,他只是调整了一下观察的方法,仅此而已。

1985年,霍克尼为巴黎《时尚》杂志总第622期圣诞专刊设计封面和40个版面,他为这一期杂志创作了40幅新作,每页上的复制品都与原作等大,这些作品是对他当时“全力倾注的事业进行的最详尽的说明”。此刊出版后3个月就成为收藏家竞相争购的珍品。

1981年5月至6月,霍克尼与斯蒂芬·斯彭德、格雷戈里·埃文斯一道到中国旅游。1982年,由斯彭德撰文、霍克尼画插图的《中国日记》一书由泰晤士和赫德森出版公司出版。

霍克尼对中国艺术情有独钟,他曾谈到中国绘画大师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大师之间的区别:“如果中国绘画大师拥有一座花园,不管这花园有多小,他都愿意在花园里散步。这样,他就会在花园里铺上小路,使散步的时间更长。所以,他先是在花园中的小径上散步,然后再回去作画,绘出花园或者绘出他在其中散步的体验。与此不同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是坐在屋中,透过窗口向外观察,然后再作画。他是把自己固定在那儿创作‘窗口作品,因此,他就想到透视法。中国画家不用透视法,因为当时间在流动时,他们并没有站在那里,他们在散步中观察。这样看来,他们之间的出发点大不相同:一个是坐着的,一个是走动的。中国画家作画时,也会坐下来,但是他的作品绝不是坐着绘制的结果,而是在花园里散步观察的结果。”霍克尼以清初画家王翚的《南巡图》为例,认为卷轴画独特的观看方式,使观者可以在卷轴渐渐展开的过程中,跟随画家一步一景地进入画面,相当于参与了画家的整个创作过程。他还以伦勃朗一幅张扬恣意的树木风景为例,考察论证伦勃朗受到过中国水墨技法(进口瓷器上的水墨画)的影响。

霍克尼醉心于“焦点透视”和“多点透视”的研究与探讨,甚至为此于1999年暂时停止了艺术创作。他借助于物理学家查尔斯·法尔考对一些古代绘画大师的作品所进行的数学分析,于2001年推出了《秘密知识》一书。他们由近及远回溯西方绘画史,认为安格尔、卡拉瓦乔、凡·艾克以及15世纪30年代布鲁日(位于比利时西北部的古城,现在的西佛兰德省省会)圈子里的画家,都是借助于透视仪器(透镜、针孔和凹面镜)进行创作的。此书一出,舆论哗然。面对各种争论,霍克尼却从容平静。事实上,他研究焦点透视的历史,目的就是要为自己推崇的“多点透视”的原则提供更为有力的艺术史学依据。

霍克尼是一位与时俱进的艺术家,他总是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进行艺术创作。自20世纪80年代起,他就利用复印机和传真机进行创作。如今,电脑绘画软件为他的创作带来了更为丰富、更为美妙的前景。面对艺术,霍克尼永远怀有一颗童心,始终以惊奇的目光注视着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其个性化的创作为庸常的生活注入了鲜活的色彩和温情的诗意。

猜你喜欢
霍克尼散步画家
大卫·霍克尼在东京
霍克尼灵感
霍克尼和梵高:自然的画作是如何给我们带来快乐的
散步的收获
散步
酷炫小画家
刘西洁作品
散步畅想
一起去散步吧